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练习8》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43:08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练习8》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运用量词。

2、能按指定的要求把词语归类。

3、领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规律,知道中心词加上修饰语后可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会用“如果……那……”、“不管……都……”仿写句子。

4、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一段话;能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题要求填写的均为量词,意在训练学生准确使用这类词。

练习时,一要强调用得恰当,二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练习的要求;

按要求先口头对词语进行归类,师生共同订正;

书面独立作业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2个句子。

按课文内容,再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读读例句。

用加点词语说个句子。

讨论订正并选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这样加的理由。

这段话是石头与泉水的对话,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朗读时应根据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括号里应填“水滴石穿”。

三、教学第7题

先让学生读这段文章,按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弄懂这段话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找出概括全段的句子。

拓展阅读

1、小案编写模板

《清澈的湖水》

预期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美好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产生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湖水)齐读,谁能说说怎么样的湖水?(生自由讲)

2、(板书:清澈的)齐读,注意“澈”是翘舌。指名读出“清澈”的感觉。

3、你见过清澈的湖水吗?在清澈的湖水里可以看到什么?

4、过渡:这节*就和你们一起去欣赏清澈的湖水!打开书129页,在读书之前你要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吗?

这几个小朋友提的要求也是你们每个人想给自己提的是吗?你们的态度可真是认真,那么接来就带着你们的要求自由地读读书吧!

、初读课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

2、反馈:

师: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你们个个都是爱读书的孩子。课美吗?还想读吗?谁想读第一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的普通话真准,老师要奖励你一个智慧果!(课件出示带有“两侧”的苹果)请你读。(再指名读这个词——齐读,注意“侧”是平舌音)

说说你的左侧是谁,右侧是谁。

说得这么好,老师再奖励你们一个智慧果(课件出示“卷起”,读)你在哪儿见过“卷起”?

(2) 第小节谁来读呢?(指名读)

你读得真好,听的同更认真,所以老师要奖你们一个大智慧果(课件出示“石龟”)高兴地和它打声招呼吧!(读:亲切地、生气地、惊讶地……)

(3) 第三小节我要请一个小组来读,哪个小组想读啊?

(课件出示:映出、镜子、变幻)这三个智慧果奖给我们班最自信的孩子!指名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好这三个词

你觉得“幻”字跟哪个字很像?(比较:幼)

(4)第四小节中有几个生字特别难读,哪个勇士敢于挑战吗?(指名读,正音:攥、扔、企盼等)

(5)最后一小节留给最需要锻炼的小朋友。(指名读)

(6)师刚才大伙读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老师要送你们一份大大的礼物(出示“欣赏”指导读好,“赏”字跟哪个字很像?)

通过刚才的读课,你欣赏到了什么?(生自由讲)

过渡: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细细欣赏,接来我们就跟着主人公小洁去欣赏吧!

三、1-3小节

1、(动画课件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注意指导生把话说完整)

又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一小节)自由读

指名读,评价:听了他的读你有什么感觉?谁也想来试试?

你的波纹更加长了,也更加美了!还有谁也想感受一?

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真是美极了!大家一起试试吧!

2、我们的主人公小洁在哪儿呢?你发现了吗?课中两次重复出现一个小洁的动作,看谁很快找出来? (紧紧攥着面包纸)小洁干吗紧紧攥着张面包纸不放啊?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读读2、3小节吧!

4、反馈:小洁为什么紧紧攥着面包纸呢?(估生会说“被景色吸引”或“怕弄脏湖水”之类,据生回答可以再提示:课又是怎样写湖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重点句: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

(1)指名读:谁想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你读得真好,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读得真美,完全有资格当小导游了!

(2)小游客们,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导游吗?(引导质疑)

点拨:山峦?(山峰)——这位同能抓住自己不懂的词来提问,真不错!

变幻的山峦?(播放课件:山的倒影随着水波在动)请你自己看看画面,根据画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能抓住不懂的句子提问。(看图解决:水面平,湖水清)

为什么小洁觉得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3)看着这迷人的湖水你想夸夸它吗?(指名读,齐读)

(4)欣赏了这么美的湖水,听了你们的美读,老师真想说“真是美不胜收啊!”(出示成卡片“美不胜收”齐读一次)难怪小洁觉得——引读最后一句话。

5、过渡:(指图)倒映在水中的山峦是如此的奇妙,那课又是怎样写山峦的呢?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1)指名读(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这边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2)谁来做做“展翅欲飞”的动作?(如果生飞了,点拨:石头在那飞呀飞的?)

(3)其他几块山石请小朋友自己试着边加动作边读一读。

(4) 指名表演读。师:真有意思,还有谁向他挑战?

(5) 男女生赛读。

(6) 出示图:看着图说一说(意在指导背诵)

6、小洁只欣赏到这几块石头吗?(想象说话:有的山石像 )

7、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谁也能用上句式说一说呢?

出示句式:看,那边 ,这边

8、师:我们的同真厉害,把这些静止不动的山石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啊!(出示成: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9、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洁荡舟湖面,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我们的心深深地被陶醉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1-3小节吧!

10、现在你们终于明白了小洁为什么紧紧攥着面包纸了吗?老师想说的是:小洁手中攥的仅仅是面包纸吗?——她攥住的是美啊!那手中的面包纸怎么办呢?我们节课再来解决吧!

四、巩固字词

课件出示智慧树:刚才我们吃了许多智慧果,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五、写字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跟着小洁欣赏了清澈的湖水,我们的眼睛变得更美了,也更亮了,面让我们把“眼睛”这两个字写好。

1、引导观察字型。(请睁大眼睛看着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2、书空笔画。(拿起小手在空中写一次)

3、生书写,注意姿势。

4、展示交流。

2、小案编写模板

《乡孩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了解乡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3、为自己作为一名乡孩子而感到骄傲。培养孩子热爱农村,将来建新农村的思想感情。

一、提问导入新课

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乡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老师给大家留了一点作业,这节课,老师要看看大家完成得怎样,你们一定会让老师大吃一惊的。

、精读课

(一)读、悟课第一小节

1、师读第一小节,让生边听边回忆自己躺在妈妈怀里,趴在爸爸背上那种幸福的时刻。

2、大家听完课后,一定想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快说出来吧!

3、指导朗读,读出父母与孩子之间互敬互爱的感情。

()读、悟第小节

过渡:孩子,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大家的生活经历又各不相同。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书中描写的乡孩子的生活情境。

1、生边读边观察插图,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

2、小组说,指名说。

3、乡孩子的生活如此快乐,那么怎样朗读呢?指导生用轻松、愉快的气朗读。

(三)读、悟第三小节

1、生小组合作第三小节。

2、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四)读、悟第四小节

过渡:读了前面的三个小节,你有什么感觉?课中一样吗?赶快去读一读。

1、生自读课第四小节,感知乡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

2、思考:乡孩子为何如此快乐?(充足的阳光,开阔的空间,多彩的生活,父母的呵护)

三、知识的延伸(成果的展示)

过渡:同们,我们是乡孩子,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做什么呢?

1、生把自己经历过的和从父母那里到的告诉大家

①采野花②钓鱼③捉螃蟹④拾稻穗

⑤割草⑥去草地打滚⑦捉蚱蜢⑧去树林中捉迷藏

2、那你们能依照书中的样子,说一说这些事吗?

3、生大胆地、创新地进行说话

例如:采一束野花编织一个美丽的花环,妆扮了美丽的房间,送给爱我的老师,送给爱我的老奶奶。

捉一只螃蟹,急坏了调皮的*,吓坏了我的奶奶。

拾一篮稻穗,逗乐了我的妈妈,乐坏了我家的小公鸡。

4、师及时评价生。

四、小结

们,我们的乡村山清水秀,乐趣无穷,你们爱它吗?那你们快快行动起来,好知识,把我们的乡村建得比城市更美。

3、小案编写模板

《浅水洼里的小鱼》

一、 创情境,导入新课。

1、 同们,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歌唱;大海是小鱼的家,小鱼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地遨游。你们看!(播放课件: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自由快活的生活情景。)

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2、 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层一层阵拍打着岸边,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上。后来,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今天我们就来十八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你们知道什么是浅水洼吗?(出示课件:浅水洼图片。)

4、 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美丽的大海,离开了亲爱的伙伴,它们的命运将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

[意图:阅读本,虽有多种层次,但一般来说,整体把握本故事,揭开本的“面纱”是第一步。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短片引出故事,然后放手让生去阅读本,在情境冲突中去整体把握本所讲的故事,掀起了本的“红头盖”。]

、 随识字,读通课

1、 初读课、交流识字方法。

①翻开书132页,自由读课,遇到生字,做上记号。

②遇到生字,你准备怎样认会它?(相机提醒生:①借助拼音认字,这是个很好的办法,要注意将拼音多读读,把字音读准。②问问同,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同有困难,你要帮帮他,同读对了,你要夸夸他。)

2、 检查生字。

① 出示:继续 蒸干 干死 甚至 在乎 叨念 (同桌互读,齐读)

② 理解“在乎”,谁能告诉大家,谁在乎你?那谁在乎小鱼呀?

3、 初步感知课

小鱼离不开大海,大海也离不开小鱼。而课中的小鱼离开了大海,被留在了浅水洼后,发生了什么事?默读课,想想该怎么讲这个故事?生说故事,引出“这条小鱼在乎!”

[意图:通过词来巩固生字,为正确流利读课基础,并且根据生的思维,确立了带动全篇的词-在乎,为深入阅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 深入、感悟真情。

第1自然段

1、 浅水洼里的小鱼们在乎什么呀?请读一读课第1自然段,想一想。

2、 生交流

3、 师小结归纳:

⑴小鱼回不了大海,被困在水洼里.小鱼在乎的是能不能重新回到大海的怀抱里。

① 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自读,指读

② 板书“困”,大口框里边的“木”就如那些被冲上沙滩的小鱼,那“木”字外面大大的“口”就是一个个浅浅的小水洼。这时,小鱼的心里会怎么想?

[意图:“困”像房子的四壁围住了正蓬勃生长的树木,因此树只能无奈地佝偻着;“困”是一道道浅浅的堤,却阻断了小鱼跃回大海的路,小鱼只能“望洋兴叹”。“困”是什么?困是绝境。抓住一个“困”字,就可以理解小鱼的无助和无奈,小鱼的期盼和渴望。]

③ 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只有一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鱼的多?

出示:被困的鱼――成百上千 不其数

[意图:抓住“多”字,并进行替字训,说明遭遇同样命运的小鱼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不其数,为理解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作好铺垫。]

④ 这可是几千条活生生的小生命啊!时间长了,这些小鱼回不了大海,它们会怎么样?

⑵理解最后两句

① 交流 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齐读)

② 这两句中,哪些字词写出了小鱼有生命危险?(吸干 蒸干 干死)

理解“蒸”,面的四个点就像太阳发出的光,中间的像个水字,一横就是沙漠,火在烤着水。温度越来越高,水分越来越少,这些小鱼就要被活活蒸死,干*,那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呢?(痛苦 难受 活活受煎熬 生不如死……)

[意图:这是一个朗朗晴天,白天沙漠上的温度一定会很高。“吸干”“蒸干”“干死”这些词读来让人产生一种揪心的疼,这是多么沉重而恐慌的“干”啊!每一点水分的流逝都将小鱼们更近地逼近死神的阴霾之中。每一点水分蒸发带走的都是小鱼们生的希望。“干”是小鱼的困境,“干”是小鱼的绝境。而绝境的到来,竟“用不了多久”。此时的“蒸”字也已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如同炙烤的感觉,有着如同触及心灵的痛楚。一个“蒸”字,解读不完小鱼的紧张和忧虑,解读不完孩子们的同情和怜悯。]

③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浅水洼里本来水就不多,现在太阳烤,沙子吸,里面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热,小鱼们痛苦地挣扎着。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呢?(伤心)请你带着伤心来读一读。(悲痛)请你带着悲痛来读一读……

④ 齐读,板书:干死。

4、 小鱼们在浅水洼里不停地蹦跳着,挣扎着,美丽的鳞片都在阳光闪闪发光,小嘴一张一合,呼吸是多么得困难。孩子们,拿好课本,再一起有感情地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

5、 如果我,如果你,如果我们就是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这时候火热的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

[意图:要让孩子真正走进故事,就一定要让小鱼先游进他们的心里,让小鱼成为他们抹不去的牵挂――这些小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课的第1自然段较为详细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情境和起因。阅读这一段的关键是让生进入本所描写的世界,去真切体会小鱼的处境。只有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鱼危险的处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小男孩的举动,也才能感受到小鱼生命搁浅迫切需要帮助的内心世界。本自然段的采用了特有的三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通过引导生咬嚼字,通过抓住三个带“干”的词:吸干,蒸干和干死,来让生体会小鱼的处境;是让生展开形象化的想象,揣测小鱼会怎么说,怎么想,来体会小鱼的心情;三是通过诵读,让生在朗读中再现情境和表达感情。]

点击查看更多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练习8》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8589.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