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31 11:54:15

《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教案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

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课后记:

拓展阅读

1、《20退学设计范文

题五 练习

型:练习

间:

堂练习。

巩固本单元所学十几几的知识

学重点:通过练习,口算达到定熟练程度。

、揭题:

今天我们来做堂练习,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书写工整。

二、复习:

1、出示:

6+5= 7+8= 4+8=

11-5= 15-7= 12-8=

看到这些题,你想到什么?你发现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2、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11 8+()=16 6+()=15

11-3= 16-()= 15-6=

独立完成,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堂练习:

1、两步运算:

11-9= 15-7= 17-6= 12-6=

15-9= 14-7= 18-9= 12-5=

11-4= 16-8= 13-6= 17-8=

2、连加、连、加混合:

7+8-9= 16-8+4= 10+7-9=

14-6+5= 11-7+9= 13-6+10=

18-9+2= 14-7+6= 15-8+10=

12-3+7= 11-6+3= 17-8+9=

13-8+7= 15-6+8= 12-9-3=

6+8+5= 19-7-6= 13-5-3=

3、师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解决。

四、小结:

谈谈你这节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十几

8+(3)=11 8+(8)=16 6+(9)=15

11-8=3 16-8=8 15-6=9

后小记:

题六 练习

:练习

间:

容:练习三3~6题。

巩固所学十几几的知识。

2、新标《两数》优秀

1、能正确口算百的两数。

2、经历探索两数口算方的过程,体会算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重点:

学会两数的口算方

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过程:

、新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11页的例2容,说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

师:我们先来解决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整十数、数的计算方,这道题中的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都是把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可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整十数、数。

师:怎么解决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去两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计算直接个数,十数;后者退,计算不能直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6题。

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组的个同学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个运算符号和个数字,个同学把数字告诉二个同学,二个同学根据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个同学结果,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堂小结

这节主要讲了两数的口算方般把数看成个整十数和数,再从被数里依次去整十数和数。

3、《三个小伙伴》范文

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文中的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 把 ”“ 拉 ” 。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声有色地朗读文,背诵文。

3、了解三种动物的外貌特征及作用,理解容,懂得遇到困难大家要密切合作,主动想办,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4、积累语言,能仿照文本形式进行想象说话。

学过程:

、揭题复习,质疑导入

1、上节,我们学习了《三个小伙伴》,还认识了三个朋友呢,他们是谁呀?

⑴、学生回答(板贴: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⑵、交流人物特点(相机板贴图片)

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学生读词语)

2、 件 出示并齐读: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同上山栽树。

3、质疑:他们空着手能栽树吗?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二、入情入境,感悟朗读

㈠、整体感知 2 - 5

1、自己去读读 2 - 5 自然段,想想: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边读边把这几个困难用横线画下来。

2、交流: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3、 件 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4、指导读好三个问句。

㈡、重点指导 2

1、(创设语言情境,把学生当作故事中人物来问)小象小象,你有什么办吗?小袋鼠,小袋鼠,你有什么好办

件 出示小野猪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说话的无声动画)

2、他指着自己的嘴巴在说什么呀?

⑴、指名说。

⑵、听 件 配音。

⑶、找出文中的句子,指名读。

⑷、 件 出示: “ 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 随即进行生字词学:

●“ 巴 ”、 “ 嘴巴 ” :单个字读声,词语中读轻声。

●“ 硬硬的嘴巴 ” :

a——“ 的 ” 是轻声,要读得又轻又快。

b—— 指导读出硬的感觉。

⑸、读好句子。(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观察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及评价)

3、语言训练:小野猪可真会安慰人啊!如果你是这只小野猪,还会怎样来安慰自己的小伙伴?(不着急不着急,没关系没关系,别紧张别紧张,别慌别慌,没事的没事的)

4、小野猪是这么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请你找出句子来读读。

⑴、指名读

⑵、看 件、表演等方式理解 “ 拱树坑 ” 。

⑶、谈话明白:能为大家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虽然累,但是感觉很快乐。

⑷、小野猪的嘴巴就是厉害,能用来当锄头挖树坑,小象和小袋鼠的嘴巴可没有这样的本领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呀?(指名说)

⑸、读好三句话(指名读)

5、读好二自然段(齐读)

6、指导背诵:读得真好!老师这里有段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愿意用这容为它配音吗?( 件 :无声动画,与二自然段相配套)

㈢、方学习 3 - 5

三自然段

1、过渡:小野猪用硬硬的嘴巴当锄头,把树坑挖好啦!可是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呢?是谁想办解决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能像刚刚学习二自然段样自己去学懂三自然段吗?

2、要求:先自己读,并认真思考,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3、是谁解决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⑴、指名读。

⑵、 件 出示: “ 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个皮口袋。不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堆肥料。 ”

4、读了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5、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做,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⑴、分角色读。

⑵、指导评价并适分句指导读好。

⑶、再指名分角色读。

7、集体分角色读好三自然段。

四自然段

1、引读:三个小伙伴把小树 —— ( 件 演示,出示四段容)

五自然段

1、自读五自然段。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3、你能读好小象的话吗?( 件 出示:五自然段后两句)

4、指导读懂关键词。

⑴、学生质疑。

⑵、读懂 “ 浇得湿湿的 ” 和 “ 吸足了水 ” 。

⑶、读好三句话。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五自然段。

㈣、回归整体

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同上山栽树。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小野猪用硬硬的嘴巴拱好了树坑,小袋鼠用皮口袋运来了堆肥料,小象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㈤、学习六自然段

1、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可高兴啦!瞧,他们在干什么呀?

⑴、 件 出示:图片+文字(六自然段)

⑵、自由说。

⑶、看上去,他们心情怎么样?

⑷、指名个读,其他同学想:从哪些词语也能看出他们很高兴?

⑸、交流。

2、读好六自然段

三、明理感受,指导背诵

1、三个小伙伴动脑筋想办,解决了个又个困难,终于把小树栽好啦!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结:是啊,他们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用自己特有的本领把困难个个解决了,把事情做得好好的,我们后是不是也要这么做呢?

3、指导背诵

⑴、试着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个小动物来讲讲,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⑵、指名定角色,其他人和老师起讲 1、 4、 6 自然段。

四、运用语言,拓展说话

1、 件 :起上山摘果子

2、 件 :梯子

没有梯子爬上去怎么办?小象说: 不会儿。

3、 件 :箩筐

没有箩筐装苹果怎么办?小袋鼠说: 不会儿。

五、生字

拉把

1、认读

2、说说两个字的共同点。

3、学习 “ 把 ” 的笔顺

4、怎样才能把提手旁写漂亮?

5、怎样才能把 “ 拉 ” 写漂亮?

6、写字

板书:

小野猪硬硬的嘴巴拱树坑

小袋鼠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长长的鼻子浇水

4、《将相和》

学目标

)了解自然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二)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中心思想。

二、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三、学过程

)检查复习。

1.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学目标。

(三)了解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文的1自然段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是全文所有故事发生的总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就不会有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发生,也不会有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发生,没有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就不会有蔺相如次次的升官,最终职比廉颇还高,因而就更不会有负荆请罪这段佳话。

(四)编排本剧:

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让学生对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1.熟读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

师可先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

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师可带领学生编排些动作,朗读中作些表演。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

3.表演容。

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间允许的情况下,可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间,可再请些同学朗读表演。

5、《老人与海鸥》学设计

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安排:

1.读通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文。

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容。

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件)。

、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师: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定格。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老人叫吴庆恒。他生前孤身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几乎舍不得花分钱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师板书题,学生齐读题。

3.引导学生质疑,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个怎样的老人?

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

4.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文的容也就读懂了。现在,请大家小组为单,按老师的要求自读文。

二、小组合作,自读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⑴小组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⑵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⑶画出描写最令人感动的幕的句子,有感情地读读。

2.学生小组为单,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整体感知

1.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师强调字音:“驻、瞻、挫、饼、昵”。

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学生齐读。

4.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讲了老人与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天来临,老人便会风雨无阻地来到翠湖边喂海鸥饼干,视海鸥为儿女。然而有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四、品读感人的

1.师:读文,把描写感人的幕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反馈。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大不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过了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指名朗读这些句子。

4.全班朗读这些句子。

五、堂小结

同学们,这感人的幕常常会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呢?下节我们继续学习文《老人与海鸥》。

六、作业设计

1.朗读文。

2.比比,组成词。

饼( ) 驻( ) 遗( ) 涡( ) 啄( ) 祥( ) 瞻( )

拼( ) 拄( ) 遣( ) 蜗( ) 逐( ) 详( ) 檐( )

点击查看更多《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6091.html

热门阅读

  1. 在公司个性的自我介绍
  2. 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该怎么办励志美文
  3.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4. 2015三八节给老婆女友的祝福语
  5. 201年五四青年节祝福语微博
  6.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培训会主持词范文
  7. 写景优美段落摘抄大全
  8. 人物描写摘抄
  9. 关于小学运动会口号
  10. 看图读拼音识字优秀教案
  11. 易拉小猪头的睡前故事
  12. 清明怀念故人的诗句
  13. 我的妈妈的随笔
  14.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出国玩带什么卡
  15. 小心自己的嘴巴励志美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