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为有》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24 10:48:43

李商隐《为有》全诗翻译赏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解: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此诗明写闺怨,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富家女子。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爱,因而在云屏深处娇嗔缱绻,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无端"的抱怨,"辜负香衾"的怅恨。王昌龄《闺怨》诗写闺中少妇"悔教夫婿觅封侯",商隐此诗与之同类。然而王诗轻快幽默,乐观活泼;此诗则认真地将夫妻斯守与事早朝对立起来,以无情写多情,以多情怨无情。对比之中,实则上提示了人类生活中两个常见的困惑:爱情与功名有时难以兼顾;愿望与现实常常悖拗不谐。而这两种困惑,李商隐都长期未能幸免。在他的生命体验中,苦涩多于甜蜜,感伤多于快乐,所以他的诗中,自然沉重多于轻松,严肃多于幽默。

此诗前人未确切编年。有人推测此诗约作于会昌六年(846)至大中五年(851)之间,即李德裕罢相后,商隐妻王氏去世之前(参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拓展阅读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及作者出处

“把酒问月”这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几分醉意,从而倍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紧接二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意谓:明月高悬,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难即,莫测高远;可是不管夜间人们走到哪里,随时都得到月光的照拂,相与同行,如在身边,于是距离顿消。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再接下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点染之功。此处写出了一轮圆月初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那种光彩照人的美丽。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意感受。

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情理并茂,富很强的艺术*力。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及作者出处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邻?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注释

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mò):没。

⑷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白兔捣仙药。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白兔捣药”。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3、杜甫《春望》网看天下

《春望》是唐朝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这首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解释】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

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烽火:这里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现代文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唐玄宗退位,太子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人在这首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由「望」着笔,情景相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读罢,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人恍若眼前。

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中心思想

这首歌的中心思想是:本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一个破字 ,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 描绘出长安城草木繁密而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体现出人痛苦的心境,和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品鉴

忧乱伤时,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歌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此即景伤春,以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无限悲愤之情。将国仇与家恨融一体来进行表现,写得字字血,声声泪。读之令人低徊欲绝。在杜甫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众多作中,这一首是情最浓、意最深、格最高的现实主义绝唱之一。好都是人高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间虫鸣似的叹息,而是应合着时代悲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郁悲壮的哀时之歌。前人称杜"史",是因他"善陈时事",颇多"敷陈时事如史"的叙事之作。如果我们把"史"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矛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史"之篇。

点击查看更多李商隐《为有》全诗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8593.html

热门阅读

  1. 男朋友生日贺卡祝福语锦集
  2. 学校广播体操比赛总结
  3. 访春撑一蒿寻梦散文
  4.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学设计方案
  5. 关于寒假的投票总结
  6. 201年六月周末祝福语
  7. 共建邻里好环境教案范文
  8. 师生离别诗句赠言
  9. 周末祝福短信有哪些
  10. 读秦似先生诗词有感600字
  11. 《大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12. 圣诞节浪漫祝福语
  13. 《一剪梅》说课稿
  14. 两个邮递员中班故事教案
  15. 新员工工作总结简短
  16. 教研活动总结怎么写
  17. 简单的开学祝福语精选
  18. 老师结婚祝福语
  19. 市场营销专业自荐书范文
  20. 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诗词
  21. 2016年5月20日甜蜜表白祝福语
  22. 宿未央优美散文
  23. 甘于平凡发言稿范文
  24. 达尔文的小故事
  25. 201年校庆祝福语集锦
  26. 中秋节作文:中秋之夜400字
  27. 二十四孝故事
  28. 2019新年好友祝福语
  29. 80后文坛小将的创业故事
  30. 刘禹锡的故事汇总
  31. 201年关于五四青年节祝福语
  32. 三字经中的故事大全
  33. 2016给员工的圣诞节祝福语
  34. 最新《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5. 情人节的说说精选55句
  36. 六年级下册《我们与周围环境》教学设计范文
  37. 儿子生日快乐祝福语
  38. 质检实习人员的报告范文
  39. 我是女人我骄傲三八妇女节演讲稿范文
  40. 我的失恋打油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