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李白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5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赏析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地名出现了五处,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这样,诗句就显得没有痕迹,妙入化工。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拓展阅读

1、《唐诗··关》诗词原文 题解 赏析 配图

这是一首写征戍和别离之苦的诗。“关”是汉代乐府旧题。借用古调,在诗中描写了天、玉门关的明,引出守边将士们在夜对家乡、对妻子的思念。

出天,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①天: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②长风:暴疾而起的风。 ③登:,在今西大同市北,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北进,被匈奴单于围困于此达七天。青海湾:即今青海湖一带。汉唐曾多次在此与匈奴、吐蕃交战。 ④高楼:代指留在闺中的妻子。

诗的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边塞图景。明从天升起,浮在苍茫的云海间,从东到西的浩浩长风,掠过中原大地,横度玉门关而来。这是身在西北边疆的将士们,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景象。征人东望“长风、明、天、玉门关”这些边塞特有的自然现象,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怀念家乡的情绪。

“汉下登道”四句承上启下,展示广阔的边塞征战的景象。因为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的战士,几乎看不到有人能够生还,可见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极大痛苦。

最后四句写守边的将士们面对眼前景象,个个都因想念家乡而愁苦脸,并且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夜也在不停地叹息。

诗人漫不经心地写出一幅万里边塞图,却把征战的景象和征戍者的心情描写得真实自然,极其深沉地表达了将士们思念家乡的心理,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带来的巨大痛苦。运用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融合思乡别情,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也许只有才能做到。

2、《关》全诗翻译赏析

出天,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

胡:这里指吐蕃。

① 关,属乐府“鼓角横吹”曲,多写离别的哀伤。唐玄宗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外族不断爆发战争。借此乐府旧题,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② 天,祁连,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匈奴语呼天为“祁连”,故祁连亦称天

③ 玉门关,为古时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此处泛指西北边地。

④ 下,出兵。登,名,在今西省大同市东。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在附近与匈奴作战,

被围困七日。窥,窥伺,侵扰。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东北部,唐军在此曾多次与吐蕃交战。

⑤ 戍客,指戍边将士。

⑥ 高楼,戍边将士妻室的居所。

皎洁的亮从祁连升起, 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 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 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 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 哪个不愁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 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 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 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 的“黄尘足今古,骨乱蓬蒿”同步。

的《关》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夜图,将关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诗人将战士的思乡、家人的思亲融于广阔苍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

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怀的自然流露。这首写“关”“”“”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引起的情思。

“关”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伤离别也。”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出东海”或“出东”一类描写,而天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落的地方,何以说“明出天”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从天升起的景象。天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如出于天耳,非以天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子夜吴》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天、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今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3、《子夜秋

长安一片,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词语注解】: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子夜秋》是唐代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思情;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怀人乃古典诗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亦有兴义。此外,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如果您对的诗感兴趣,可点击查看的诗全集。

4、岁父爱如美文

爱可以说是人性中的一种完美。有了爱,我们就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丽。我们如此依恋生命,珍惜生命。

就像曲。在我逝去的春天和秋天,爱情,就像三的温柔,就像秋日的阳光。我有母爱、亲情,友情和爱情。然而,最难忘的是我的、是父亲的爱。

——也许是因为父爱已成为我生命的灯塔。

——也许是因为父爱,在突如其来的永恒死亡中,即使你在世界各地旅行,也无处可寻……

我是父亲梦中的第一个心爱的女孩。在我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季节,我父亲为她梦寐以求的女儿生下了一个爱春天的名字。我的父亲经常拿起一首古诗:吹脸不冷,柳风,湿衣服,湿杏雨。他希望女儿的未来是一个风景如画,美丽的王国。

在我幼稚的时候,当父亲从远方回来时,父亲的爱是我手中的美丽糖果。这是我父亲在旅行时精心挑选的一件花裙。这是一部无尽的故事和一首无法演唱的曲。

童年假期是最快乐的日子。周末,我知道我父亲要回来了。我期待着夕阳,黑暗的眼睛充满幻想,总是望着天空,想着,太阳正在下沉,爸爸正在回来。

爸爸有一头优雅而扭曲的头发,一双眼睛和一双狡猾的眼睛。这是我双眼皮难以忘怀的眼睛。我希望这些眼睛永远不会被关闭,并且总是拥有美丽的爱情光。

爸爸太早失去父母。年轻的父亲告别了他家乡古朴的小镇,开始了漫长的人生旅程。

走出大学门口,父亲来到无人陪伴的偏远地区,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他的父亲像水一样平静,但他恋爱了。他痴迷于在一个小镇上读老师的女孩,看起来像一朵花,非常善良。她后来成了我们亲爱的母亲。在异乡,我的父亲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在爸爸的眼里,妈妈永远是最美丽的人,无论时间紧迫,无论何时何地。

父亲无动于衷、明经。他将自己独特的生活情感和精神追求传递给了孩子们。

很长,父亲喜欢很久。父亲喜欢春天的'蚕蛹嘴里的蓝宝石丝绸,它是无穷无尽的。

吐,吐,这丝绸给我们带来了一串明亮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沉重和沉重。今天,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它经常走到最前沿。我记得父亲在冬天放在床上的热水袋;我记得蚊帐上密密麻麻的、密针线,就像刺绣女人的针;当他在考场时,我不能忘记父亲的个人墨水。两个重磅笔;在进入学校之前,我不能忘记父亲亲自管理的那个包。

顽固的爱情,编织着温暖的巢穴。

沐浴着爱的光辉,我们长大,拥有自己美好的理想。

我的兄弟第一次飞出巢穴,成为大学校园里一位优雅的诗人和学者。弟弟走出家门,从硕士学位到博士学位。奶牛一般都在培养自己的事业;妹妹像一只鸟一样飞到他渴望的地方;我成了一所普通学校的小学老师。年轻人很聪明,但父亲的心却有一个影子。他终于让我上大学去接受高等教育并升华我的思想和心灵。

我终于实现了父亲的梦想。当我第一次从大学回来时,我看到了父亲的脸,像蓝天一样清晰。

毕业后,我远离家乡,来到江南,杏花春雨来到了长江古都。这是父亲理想的领域。区水很明亮,文化遗产如此丰富。

今天,我站在新的讲台上,拿着我父亲昨天教过的教科书。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在天空的另一边,父亲会在天国的灵里知道吗?父亲,我真的成了你生命的延续……

没有父爱的一天的味道是什么?

我的哥哥说我的父亲有两种最深刻的想法,或者下雨和下雨。这是失踪和哭泣的日子;或者阳光明媚,这是家庭团聚的时间是、,但我们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

小弟说,仰望十五岁的满,他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姐姐说时间过得很快,我真的想要想到、,我想要我父亲……

时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并带走了很多。一切都在变化,只有永恒的爱。有了爱,人类就可以无休止地延伸。爱是伟大的。

当他的父亲离开时,他深深地看着他的弟弟和兄弟,听了他的话。刚回到家乡的叔叔说:“老家的枣树长得很大.、非常大。”枣树,已经过了多少年,你还记得昨天的老人吗?

父亲的爱终于变成了灿烂的云彩,在夕阳的余晖中慢慢消失,但孩子们对父亲的想法永远不会结束……

点击查看更多峨眉山月歌 李白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60100.html

热门阅读

  1. 浅析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武术开展的优势论文
  2. 美人不睡我不醉随笔
  3. 王维《相思》赏析
  4. 交通安全伴我行初中作文征文3000字
  5. 霜降的古诗精选
  6. 201年辞旧迎新元旦简短贺词
  7. 幼儿睡前故事汇
  8. 英文版生日快乐祝福语
  9. 骑驴看唱本的歇后语
  10. 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学反思范文
  11. 三国演义中的好词好句摘抄
  12. 没想到我如此幸运优秀作文2000字
  13. 大学毕业生个人的自荐信范文
  14. 格林童话故事:背囊、帽子和号角
  15. 端午爱情祝福语
  16. 迎新年国旗下演讲稿范文
  17. 正月十五元宵节对联大全
  18. 201年鸡年过年的吉祥祝福语大全
  19. 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范文
  20. 寻宝记 童话故事
  21. 梅花魂中的三首古诗词
  22. 父亲节祝福语短信
  23. 实用的成功励志名言警句
  24. 关于老人生日祝福语50句
  25. 栀子花老人杂文随笔
  26. 团聚在今天散文
  27. 建房协议书
  28. 《达尔文的故事》阅读练习附答案
  29. 长者旅游活动总结范文
  30. 孵豆芽记小学日记500字
  31. 年度最佳敬业奖颁奖词摘抄
  32. 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稿
  33.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
  3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400字左右
  35. 产品的购销合同
  36. 关于清明的优美句子
  37. 写人愤怒的句子
  38. 简爱读后感50字
  39. 2016万圣节短信祝福语
  40. 送给高三学子的高考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