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狮子》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得到启示: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依赖父母,应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录音机、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小狮子学自立的故事。小猴子带来一些词宝宝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读准它们呢?(两列火车带读)
1、复习词宝宝。
懒洋洋 练功 享福
劝告 刻苦 依赖
一辈子 必须 本领
师:小朋友真棒!生字词读得这么准确。能不能选择你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练习说话(生1,生2,同桌互说)
师:小朋友不仅会读,还会用词。看你们这么了不起!字娃娃忍不住跳出来与你们见面,能叫准它们吗?
3、小老师带领复习本课生字。(晒,功,抬,何,原,饭,劝)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师:哇!小朋友们认词认字快又准!真是了不起啊!黄老师相信你们朗读课文肯定也很棒,能试试看吗?我们先看看课文共有几段。请八个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靠大家智慧帮你解决。
1、随机抽读8个同学。
2、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能解决及时解决,中心问题留在黑板待讨论重点指导)
3、让学生谈谈理解的内容,解决中心问题。
(结合插图,恰当板书)
真正
学会本领
图1 图2
懒洋洋 刻苦练功
晒 吃 睡 说 滚 扑 撕 咬
4、朗读指导。
(1)联系生活,表演体验。
a、演一演小狮子懒洋洋的样子。演一演“滚扑撕咬”
b、想一想,我们怎样读出小狮子的懒?
(2)过渡:小狮子为什么这样懒?想知道吗?
a、同桌互相读一读小狮子与大树对话。
b、指名答。
c、指导朗读:小狮子回答大树应用什么语气?
d、指名读小狮子的话,师生评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朗读领悟。
师:小狮子的话被谁听到了?狮子妈妈是怎样劝告小狮子呢?请认真听,想想狮子妈妈的意思。(录音范读,全班读。)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小狮子要学会哪些生活本领?不学本领会发生什么事?要学本领就得吃哪些苦?(学生纷纷回答)
(4)听了狮子妈妈的话,小狮子有什么改变?(师生共读)
(5)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表演。学生展示表演。
三、讨论延伸,感悟提高
1、四人小组讨论:
(1)真正的小狮子应该是怎样的?你喜欢小狮子吗?为什么?
(2)学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黄老师相信,学习了这个故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会像小狮子一样成为一个不依赖父母,自己事自己做的好孩子。
四、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做一件事证明自己长大了。
拓展阅读
1、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
1、结合预习,能认读“倭瓜、蚂蚱”等生字词,读通课文。
2、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3、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自身的童年生活。
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课前谈话:qq农场。
1、辨音。
2、标注自然段序号,了解特殊段落。
幻灯片出示相应段落。
3、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概括的说说。
指名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请你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一些句子,然后把这些词语写到句子的旁边,做批注。
生自主画句子。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相机教学:
(一)感受园子的美丽。
(二)感受作者的自由和快乐。
(三)感受祖父的爱。
2、总结全课。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
众所周之,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精益求精,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让我们的课堂焕发活力,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殿堂,是我们每一位师者永恒的话题和追求的目标。现在我就抛砖引玉,以《祖父的园子》为例,说说我的教学流程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分析。
教材解读。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全文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写了作者在园中发生的有趣的事,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了童真童趣的散文,作者萧红回忆了小时候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其实就是玩耍的美好时光,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生动有趣,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相信学生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会有极大的兴趣。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认识8个生字,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丰富语言的积累和提高运用表达的能力。学会并运用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心情。
3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园子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训练列小标题理解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
二:说设计理念。
1、本堂课的设计始终以《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基本理念为依托,在教学中力求引领学生真实地触摸文本,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收益,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寻求阅读视界的敞亮:以文本为基点,进行情感阅读、情境阅读、想象阅读、引导阅读等方法让阅读丰富起来。进而理解文章从而使阅读多元化。
3、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自然,民主的课堂,让师生共同享受课堂,并得以发展。
三:说教法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读懂学生,再根据文本内涵及学情,制定了情境法、以读代讲法、板书配合法等教法学法。真正带领学生溶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期间再辅之相关的口语训练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与自由。
1、情境法。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卡片,情景问答、阅读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文本,从情入手,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自由、无忧的情感主线。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情感中走进园子,再由自由快乐而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以读代讲法。
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情感阅读、情景阅读更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在园子中自由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本文所叙的事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再加之设计了配音朗读、练读,那么读起来就更有乐趣了。设计中我把读文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引读,齐读,练读等等,更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生情,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板书配合法。
《新课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设计了图片粘贴环节。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剪纸艺术,通过对园子的理解学生进行粘贴板书。使课堂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真正带领学生溶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期间再辅之相关的口语训练和小练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与自由。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谈话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桥"架得好,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梦—童年—萧红—祖父的园子。
第二环节:交代目标,指导学法.
学习目标: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理解文章讲了哪些有趣的事,体会作者心情,即这是怎样一座园子。
学法指导。
一、列小标题方法:
1、根据主要意思提炼。
2、根据品词析句提炼。。
3、根据中心思想提炼。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列小标题—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画出结论—代表汇报成果—展示粘贴板书。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汇报成果.
小组根据目标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去,带回来。走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将讨论成果带回来。在这期间要对学生汇报的重点语段进行接读、引读、情景阅读、配乐阅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文本的学习是为了运用,那么我会在进行接读的同时进入口语训练。在明媚的阳光下,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愿意____就___,愿意____就___。愿意_____就____,愿意____就____。若都不愿意,____。在配乐阅读的同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快乐自由无忧的的心情。品悟爱的园子,这一环节中设置了情景问答:(教师情景调侃发问)这位爷爷,您的孙女把你的菜种都踢飞了,可长不出苗收不到小白菜了。这您怎么不责骂她啊?这位爷爷,您的孙女把你的谷子苗铲掉了,秋天可收不到谷子,还要荒芜了这院子啊,这您怎么不打她啊?发问时要面对学生,表情,动作配合进入情景。这样学生也就进入了情景,在调侃的境界里轻松的品悟祖父之爱。花园就成了爱园。
这一部分是课堂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二十五分钟进行。
一首小诗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快乐心情。
《呼河兰传》:《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呼河兰传》第三章《呼河兰传》尾声。
第五环节:课堂练笔,走出园子.
课堂: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写一写你的童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
结语:小姑娘真的玩累了,就地睡着了。看她睡得那么熟,老师不忍心再去打扰她了,我们悄悄地从这园子里出去吧。
五:说教学效果。
(一)说板书设计:没有预设,学生张贴。
(二)说教学效果:掌握园子里有趣的事,体会作者快乐自由无忧无虑的心情。
(三)说作业设计。
作业超市(列小标题,巩固目标;书信练习,注意格式)。
课堂: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写一写你的童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
课后:给萧红写一封信,告诉她你童年快乐的事。虽然永远不会寄出,就把它留在心中。(书信格式)。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以情为线,以读为轴,这里有师生的交流之情,有生与本的感悟之情,有内心共鸣之情,当这所有的情在课堂激荡时,教师活了,学生活了,文本活了,这就是生命,学生主体地位的生命,我们语文高效课堂的生命!我的说课就到这儿。谢谢大家!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3、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
祖父的园子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种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蔬果和家禽,生机盎然。如今,随着我年纪的增长,我开始认真地思考祖父园子背后的种种体验和人生智慧,我深刻地意识到:在祖父园子里的那些时光中,我获得了许多关于自然、人生、家庭、社会、心智等方面的启示和启发,成长了很多。
第二段:关于自然的体会。
祖父的园子让我体会到了自然的魅力和伟大。在园子里,我领略到了日出日落、四季交替、花开花落、生老病死等各种自然现象与规律。我还看到了大自然的生命推动力和毁灭力,学会了如何尊重和保护自然,珍视自然资源,拥抱自然美好。
第三段:关于家庭的体会。
祖父的园子也让我领悟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在这里,我看见了祖父奋勇拼搏、劳动养家的形象,感受到了家庭的团结和和睦。在祖父园子里工作、游戏、休息,时间过得飞快,而我也慢慢地懂得了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更愿意回家和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第四段:关于社会的体会。
祖父园子还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园子里到处是人来人往,无论做生意、交朋友、结交亲戚,都让我看到了各种人、各种事、各种场景,更了解了社会上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与联系。在这里,我学会了尊重别人,理解和容忍不同,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中。
第五段:关于心智的体会。
祖父园子最后让我明白了关于心智的一些真谛与理念。在祖父的教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心境、心神,如何对待困难、挑战、失败、人际关系等问题,如何传承家训和家风,如何拥有一种平和、开放、宽容的心境,这对我后来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帮助。
结尾:
回首祖父园子,我发现,每一次到访都像是一次美妙的体验,让我了解、感受、领悟到了人生与自然的种种奥妙与秘密,也让我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认识。今天,即便祖父已经离我而去,然而祖父的那份付出与影响却依然在我心中,我将会一直坚持下去,将祖父那份耕耘精神和园子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事业和成长。
4、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
不必说高大的洪家大山,不必说美丽的南岳衡山,单是校园里阳光下的花,就可以让你深深地陶醉其中。
每次我一走过校园里生机勃勃的花园,都会停止步伐,静静地观赏个几分钟。太阳暖烘烘的让那些可爱的花朵茁壮成长。
校园里,最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就属迎春花了。它那嫩*花瓣就像一顶黄色的鸭舌帽,为它遮挡着太阳,它们都是成群地生长着,四面八方都是它的好友。有了伙伴,它就不会孤单。
最数人们喜爱的就是桃花了,它也不甘示弱,早早就绽放的艳丽无比了。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穿着淡粉色的长裙,好像一直都在对我眨眼睛呢!
花朵姐姐们都在它们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看呢!它们各个多姿多彩。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讲讲昆虫吧!
最先出场的是蝴蝶小姐,它飞到花丛中开始了它的舞蹈表演。它在花丛中亭亭玉立,为大家表演着它的民族舞,跳得是那么美丽动人。
第二个出场的是蜜蜂小哥们,它们比赛1分钟看谁采的蜜最多。口哨一响,小蜜蜂小哥们如离弦的箭一般迅速地飞出去了。
而其他的昆虫们则躺在门口晒太阳,小鸟们就在花园的顶上徘徊。
学校里的学生的经常会在花园的周围跑跑闹闹,而老师们就喜欢在花园的周围谈公事。
我们的校园到处生机勃勃,尤其是这阳光下的花园。我爱我们学校的花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