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丽江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0

形容丽江的诗句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海拔2,400米(旅游要防内源氧缺乏症),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历史上丽江古城却有城墙。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平遥古城)。

1、玉龙卧雪秋寒早,为访幽境踏栈行。古木原林猿声急,沱雨冷风游兴浓。——《丽江玉龙雪山探幽》作者:曾国辉

2、夏日艳阳去丽江,高原景色不寻常。白云朵朵树上挂,溪流汩汩山涧淌。梯田层叠似明镜,林间时隐现牛羊。又是一年农忙时,仿佛已闻稻花香。——《去丽江》作者:蓝色港湾

3、水流双车转,桥小百座横。故道茶马远,古柳又新春。——《游丽江古城》作者:天心洲人

4、石板沿街铺设,水溪穿巷流经。古楼新曲夜升平,鬓影衣香春景。好酒席间无醉,鲜花两岸留名。鼓声阵阵叹枯荣,苦辣酸甜心境。 ——《西江月·丽江古城》作者:春堤晓星

5、家家流水,塘塘垂柳,五彩石清爽路。桃花源里走一回,携妻子,轻轻慢步。瓦屋栉比,院芳香郁,颇好客民风朴。来生木府做闲人,叹没有、阎王笔簿。——《鹊桥仙·游丽江古城大砚镇》作者:*皮

6、古城夜空茶酒香,游人如织赛马帮。小桥流水垂柳倒。今日已非古时廊。 ——《夜游丽江古城》作者:蓝色港湾

7、高原水乡不虚名,小桥流水杨柳亭。十里酒吧千年月,绝胜江南别样情。玉龙雪峰白云飞,蓝月湖波翠如翡。甘海子草色漫天,牧歌遥遥骏马归。 ——《丽江行》作者:司马秋风

8、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曲巷,岁月久悠增。——《寻丽江古城》 天净

9、边陲古城气势雄,遍布名胜醉春风。遥望玉龙琼山峻,俯视墨潭泉液通。万朵茶花一半山,千翠绿树十三峰。佛洞烟霞锁翠微,金沙虎跳腾碧空。——《滇西游记》

10、深夜不能眠,举杯无管弦。美酒英雄泪,明月佳人眼。离家千万里,彩云照西南。兄弟情义在,豪饮醉不还。——《丽江感怀》作者:简雷

拓展阅读

1、文化 有文化底蕴的

*中华文化!一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横空出世入天将,绝地逢生穿铁蹄。

一曲悲歌多壮烈,千秋正气树丰碑 二 滚滚红流染碧空,飘飘巨练舞长虹。

千山飞越云追月,万马奔腾虎啸风。

天地低昂歌正气,山驰骛走英雄。

梦随万里长征路,凭吊忠魂觅旧踪。

三 千古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

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

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

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四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

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腥雨倾。

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

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五 古城遵义出真龙,一代伟人*。

赤水河边遗妙笔,金沙畔走神工。

兵胜诸葛不毛地,将越达开绝境中。

三面红旗期陕北,英雄弯弓引雕弓。

六 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

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

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

呜咽湘君泣,今古英灵是国殇。

七 一代枭雄石达开,安顺兵败不胜哀。

河横断英雄路,风雨终消霸世才。

身陷重围孤奋战,军临死地久徘徊。

风云巧遇百年后,万里长征走疾雷。

八 一桥飞越风云里,大渡河头兵马行。

号角齐鸣穿地裂,炮弹俱发向天倾。

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

深褐斑斑看铁索,终为壮士血凝成。

九 天风浩荡天神怒,一面红旗上雪峰。

背顶寒天吹面雨,足踏冻土打头风。

漫山壮士猛如虎,动地豪情矫胜龙。

一代伟人衣雪点,风流儒雅赋苍穹。

十 窃国窃军*,红军队里一飞枭。

朝违北上搞分裂,暮作南冠降敌曹。

狼子心肠血开口,阴阳权术暗藏刀. 奴才面目一朝现,人物风流也折腰! 十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

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

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

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十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

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

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

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十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

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

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

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十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

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

西指昆仑*地,东临渭水汉秦宫。

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十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百岩峻峭履平地,万马轩昂飞巨龙。

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

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十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

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

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

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十七 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

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

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

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

十八 走马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十九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近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廿 盘古开天一代中,千山万水走红军。

铁蹄荡漾山前月,铜号徘徊岭上云。

慷慨悲歌天地泣,轩昂遗曲古今闻。

将军自古沙场死,壮士当年岂顾勋! 廿一 万里长征万里雄, 雄师谁吊觅遗踪? 砺磨剑气千山上, 挑战人生极限中。

日月朗朗魂不死, 风云浩浩曲难终。

今朝重走长征路, 兴我中华期大同。

-长征歌---长征歌 -------陆定一、贾拓夫合编于吴起镇 1935.10 十月里来秋风凉,*红军远征忙, 星夜渡过雩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十一月里来走湖南,宣临兰道一齐占 冲破两道封锁线,赫得何键狗胆寒。

十二月里来过汀,广西军阀大恐慌, 四道封锁线都突破,势如破竹谁敢挡。

一月里来梅花香,打进贵州过乌, 连占黔北十数县,红军威名天下扬。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 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

三月打回贵州省,二次占领遵义城, 打坍王家烈八个团,消灭薛吴两师兵。

四月里来向南进,打了贵阳打昆明 巧妙渡过金沙,浩浩荡荡蜀中行。

五月里来泸定桥,刘文辉打得如飞跑, 大渡河天险从过,十七个英雄姓名标 六月里来天气热,夹金山上还积雪 一四两个方面军,懋功取得大会合。

七月进入川西北,艰苦奋斗为那个, 为了抗日救中国。

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行军不怕冷, 草地从来无人过,无坚不摧是红军。

月出发潘州城,陕甘支队东北行, 腊子口渭河安然过,打了步兵打骑兵。

二万五长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 粉碎敌人新“围剿”,统一人民救中国! 长征 那条路从历史书中 一直蜿蜒出来 比黄河还要曲折十倍 一支穿草鞋的队伍 沿着那条路 终于走进了铿锵的国歌 那条路有巨大的根系 那根系深埋在 一些回忆录里 许多老人多皱纹的脸上 爬满了那些根系的痕迹 那些根系是被草鞋踩出来的 那些草鞋把雪山都踩化了 把草地也踩成了公园 把华夏的版图一块块踩红 在那根系最狭窄的...

2、秋天的唯美大全

1、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2、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唐】孟浩然《初秋》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

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10、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唐】孟浩然《初秋》

1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12、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唐】白居易《秋思》

13、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唐】白居易《立秋日登乐游园》

14、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唐】白居易《中秋月》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17、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二首》

18、晚趁寒潮渡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上》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0、天水碧,染就一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

23、山色浅深随夕照,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24、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 【宋】秦观《满庭芳》

2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2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8、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0、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31、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32、秋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3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34、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3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秋歌》

36、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37、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宋】陆游《秋波媚》

38、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唐】杜甫《客亭》

39、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宋】程颢《秋月》

40、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4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中秋月》

4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43、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44、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4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 ** 思》

46、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47、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4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49、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5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3、文化 有文化底蕴的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有很多: 1、唐朝·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唐朝·白居易《青石》: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 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若石屹不转,死节名流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呵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3、唐朝·张九龄《荆州作》: 先达志其大,求息不约文。

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

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

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进士苟非*,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

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

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千载一遭遇,往贤所至难。

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4、唐朝·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楚想。

5、宋朝·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6、宋朝·王安石《吴长文新得颜公坏碑》: 鲁公之书既绝伦,岁久更为所珍。

荒坛坏冢朽崖屋,剥落风雨埋煨尘。

断碑数尺谁所得,点画入纸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持寄情相亲。

六书篆籀数变改,训诂后世多失真。

谁初妄凿妍与丑,坐使学士劳骸筋。

堂堂鲁公勇且仁,出遇世难亲经纶。

挥毫卓荦又惊俗,岂亦以此夸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

歌甘棠美召伯,爱惜蔽芾由思人。

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

7、宋朝·陆游《夜闻湖中渔歌》: 梦回一灯翳复明,卧闻湖上渔歌声。

呜呜乍低忽更起,嫋嫋欲断还微萦。

初随缺月堕烟浦,已和残角吹城。

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

放臣万里忧国泪,戍客白首怀乡情。

峡猿失侣方独宿,沙雁垂翅犹遐征。

巴巫竹枝短亭晚,潇湘欸乃孤舟横。

世间此恨故相似,使我百感何由平! 8、宋朝·陆游《书愤》: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9、宋朝·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

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

人物高传卧龙里,*近接弄珠川。

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

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

尚得州麾养衰疾,优游岂减居林泉。

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

之翰来若金石,重于我辈何其偏。

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10、宋朝·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宋朝·文天祥《沁园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欻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沈,仪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12、明朝·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词网» 文化

4、秋天的唯美大全

1、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

4、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7、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8、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9、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0、秋风吹到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村》

11、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1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13、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14、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15、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秋月》

16、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7、浔阳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8、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9、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五首》

20、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遇雨》

5、文化 有文化底蕴的

行不行 (你也可以酌情删减点) 对古典词写作手法的借鉴和应用 整个的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流行歌曲在写作手法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或套用或模仿了古代词的语言格式和风格。

用古典词的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词语言上的精练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又亦或是什么别的内,古典词往往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这正好符合流行歌曲传唱的要求。

康德曾说:“最高的范本,鉴赏的原型,只是一个观念,这必须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里产生出来,理想本来意味着一个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

”[sup][6][/sup]虽然说美的观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产物,但是大多数文艺作品都能激起人的美感。

之所以能够激起人的美感,这与文艺创作本身的特殊规律有关。

古时有“兴”、“观”、“群”、“怨”之说,而之所以兴,就在于“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

”(《毛补疏序》)古典词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用象的方法来反映生活,以言情作为主要内,以感人作为自己的职能。

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这都是歌创作的基本要求了,古典词里更常用到的比兴手法,在现代歌曲的写作中,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例如琼瑶的词作《在水一方》典型地借用了《经》中的“比兴”手法: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水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

我原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而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中伫立。

” 《爱像青橄榄》中就把爱情象的比喻为青橄榄,苦涩过后却有余味在心头,这是对爱情的真实感受:有酸苦更有甜蜜。

《像雾像雨又像风》中:“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只留下一场空。

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任凭我的心跟着你翻动。

”爱情生活中对对方的爱的感受是一种抽象无的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

词作者把它同雾、雨、风这些具象联系在一起,让欣赏者通过对雾的朦胧模糊不清晰,雨的来得快去的得急,风的来去无踪的具体感受来把握这种云遮雾障的感觉和不可捉摸的情思。

三、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当*行歌词品位普遍不高的原因及其科学的评判标准 流行歌曲从古典词中汲取了营养,通过“化”、“雅化”等手段似乎使流行歌词更具有了文学性。

然而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大量借鉴、引入古典词,便可以从根本上就治当前流行歌曲普遍存在的内浮浅、品位平泛的弊病。

因为这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我们从传播流行的过程来分析:就传播媒介来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高端发达的时代。

在半导体、便携式CD、MD、和MP3大行其道的今天,传播媒介已从以前的示现媒介发展到了到再现媒介,高度发达的机器媒介取代了自然的文化载体——文字。

机器媒介也极大地推动了流行歌曲的迅速传播。

广播、CD光盘、电视、网络等机器媒介都给人听觉、视觉上的全方位享受,高科技手段及展现方式吸引了人们原本给予歌词的关注,这种传播方式使得流行歌曲更依赖于一种符号的转换,更依赖于技术上的精湛与高超,而不是歌曲旋律与歌词内本身,这便使得创作者很难再有将歌曲还原为再现媒介的冲动,而歌词也只能以简单、直白的方式才能获得最大范围内的广大受众的爱,才能实现当代流行歌曲的商业价值。

而就在流行歌曲的传播不必再依赖于文字的同时,这种对文字依赖性的削弱也同时是对文学依附性的削弱。

这样,歌词的文学性逐渐让位于了其所依附乐曲及的流行性。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当*行歌词品位不高的原因了。

当然,说其品位不高也是相对而言的。

并不是说当下的流行歌词就没有艺术价值,只是与传统的文学词评判标准来比我们似乎很有必要换一把标尺。

记得国内研究思想史的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流行歌曲的文章——《唐过后是宋词》,文章中说:“这是一个让位于歌的时代,看着追星族如痴如醉的样子,不由你不相信这是一个它的时代……”[sup][7][/sup]先生与一些对流行歌曲不屑一顾的文人不同,他以一个思想家的敏锐眼光洞悉了思想文化发展的现状,承认流行歌曲自有其特殊的价值。

所以,我们以一种新的评判标准来评判流行歌词是有重要意义的。

用葛先生的比喻:“野生的杂花或原生的鲫鱼难道就没有存在价值?如果特别钟情于文学性、文学式,大可以去读而不必听歌。

”不错,虽然与唐宋词相比,流行歌词的文学性似乎不高,但它作为一种既已存在的文学样式也应具有其自身的文学性特征。

而这种新的歌词语言的评判标准也正指出了当*行歌词发展的方向。

诸如:对古词的巧妙融合,对现代文学的吸收和借鉴等都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当然,这个新的标准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挖掘,有待...

点击查看更多形容丽江的诗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4591.html

热门阅读

  1. “幼儿悄悄话”大班游戏活动计划
  2. 刘禹锡游玄都观历史故事
  3. 星级员工评选自荐书范文
  4. 元宵节欢乐祝福语50句
  5. 平安夜的祝福短信0句
  6. 我和企业共成长演讲稿范文
  7. 安全教育总结范文
  8. 房屋租赁承包合同范本
  9. 小学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设计范文
  10. 好习惯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论文
  11. 形容大学军训生活的句子
  12. 201年清明节祝福短信
  13. 数学老师考前动员会的发言稿
  14. 安缦世外桃源的悠然重生美文
  15. 公司文员实习报告大学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