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日赏月优秀日记

发布时间: 2025-08-12 13:11:04

团圆日赏月优秀日记

傍晚,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往盘子里放水果,有桃子、桔子、苹果、柿子、梨子、葡萄、菠萝,还有像刺猬一样的,我也说不上名儿,这些水里看了真让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炉,并插上香。我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门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这东西点燃,过了一会儿,等爷爷干完后,我问爷爷:“爷爷,这是什么东西?”爷爷点起一支烟说:“这叫九层香,是为了出门不遭受风雨!”我听了点了点头。

终于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吃团圆饭了,啊!这么多好菜!全是为了远到而来的舅爷爷准备的。吃完团饭,我们看了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问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吗?放到那儿等坏呀!”奶奶笑着说:“小傻瓜,这些水果是为了敬月亮爷爷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爷爷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爷爷吃饱,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到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我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

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豆那可爱的小白兔儿呀!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这时,妈妈吟起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银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亮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拓展阅读

1、中学生求柱的体积数学范文

不知不觉中,两周都已过去了,做为一名快要毕业的毕业生,我不禁感慨万千。大家都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做一件事——坚持写周!这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锻炼写作能力。

回顾前几天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受益匪浅。

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求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等知识。让我们再来回忆回忆我们所学的内容吧!首先想想柱有什么名称:柱上下两个面叫柱的底面,围成柱的面还有一个曲面,叫做柱的侧面,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柱的高。

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柱的高。这样我们很容易看出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怎样求柱的表面积呢?把柱的表面全部展开,那么我们就看出它像一个除号,柱的表面积等于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接下来又要做题了,而且还是要求很麻烦的柱体表面积。唉,求表面积还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还得相加,稍不留神就会算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一块求完呢?我思考着。看看底面积和侧面积的公式吧!

S底=πr2,有两个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侧面积公式:S侧=2πrh,将它们两个相加在一起,提取同类项:2πr,利用乘法结合律,组成一个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个新的公式从此诞生。有了这个公式只用相乘一次就万事ok啦!

以前我曾经求过环形面积,运用了一个公式:S环=π(R2-r2),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公式的组合啊!由两个相减,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这些新的公式的诞生都得归功于灵活的偷懒!如果不是觉得太麻烦,其实也不会有这样的公式。其实,灵活的运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出题的人偷了一个懒,少说了一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们偷懒,不偷懒都不可以。

有这么一道题:在一个大正方形里有一个内切,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的面积。

如果按照常理,我们应该先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积。可是,在这道题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开方,可是这样是很麻烦的,而且肯定求不尽,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公式了。既然的面积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整体a,也就是说,我们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是(2r)2,化简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这样呢我们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的面积就约为15.7cm2。这样,不用开方,也可以求出的面积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结合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方便的实用新公式。

只要创新,其实在把巨人们吃过的馒头揉在一起,做成一个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吗?

2、中学生求柱的体积数学范文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的周长=周率×直径=

周率×半径×2

的面积=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mh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环 R-外半径

r-内半径

D-外直径

d-内直径 S=π(R2-r2)

=π(D2-d2)/4

D-长轴

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 符号 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h-高 V=h(S1+S2+4S0)/6

柱 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柱 R-外半径

r-内半径

h-高 V=πh(R2-r2)

锥 r-底半径

h-高 V=πr2h/3

台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径

d-直径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 V=πh[3(r12+r22)+h2]/6

环体 R-环体半径

D-环体直径

r-环体截面半径

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

=π2Dd2/4

桶状体 D-桶腹直径

d-桶底直径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弧形,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3、中学生求柱的体积数学范文

柱大家可能不陌生吧?可是做一个柱可就成为难题了。数学课上,舒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做一个柱,并且进一步探究它的体积。

一回到家,我就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做出一个柱呢?我翻了翻数学书,发现原来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组成的。那么长方形的长就相当于柱的底面周长,而宽就等于柱的高。

我找到一张卡纸,首先得剪出两个直径是10厘米的和一个长方形。可是因为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为了能让卷成后的长方形桶和两个的 大小吻合,我得先算出长方形的长。我皱了皱眉,仔细思考,因为长方形的长等于直径是10厘米的周长,那么长应该是314厘米了。我小心翼翼地剪出这3个 图形。

接下来该是把这三个图形粘在一起的时候了,这一步不仅很难,而且也很关键。我起先决定用透明胶把它们固定,但想了想,觉得如果用透明胶粘的话可能会不太坚固,我决定用双面胶粘。

接着我又用卡纸剪出一些锯齿状的纸片当被粘掉的部分,并将它们贴在形纸片上,粘上双面胶。

然后我沿着长方形的长将两个形纸片贴上,并在连接口用胶带固定。现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既坚固又美观的柱。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数学中要多动手,这样才能探索出数学王国中的更多奥秘。不仅在数学中是这样的,凡事也如此,只有敢于动手实践的人,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4、中学生求柱的体积数学范文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柱的表面积、体积等,除了简单的应用,我们还遇到了“拦路虎”。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的数学考试了,试卷有点难,尤其是一道填空题。题目告诉我们:一个柱的侧面积是20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求这个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拿到题目先分析,即使不会做,也可以知道直径是6厘米。题目分析好了,表面积都回求,用公式就能求了,但是体积怎么求呢?

用3.14×3×3×200÷3.14×6,就表示柱的体积,200÷3.14×6这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子分母就可以抵消,最后就等于300立方厘米,许多同学都恍然大悟。

可是,蒋钰焘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他说,只要用200÷2×3就可以了,因为把一个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现在200÷2就相当于长方体的前面,由长方体的体积是用底面积乘高,可以想到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正面面积乘高。老师听了,夸他空间想象能力强,我经过他的讲解,也更明白了。回想学柱体积的那一节课,老师拿了一个柱体的模型,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相当于柱的侧面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正面面积乘高。

他这么一讲,老师又拿了一个长方体演示,我们都弄懂了。

点击查看更多团圆日赏月优秀日记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2091.html

热门阅读

  1. 格林童话《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的故事
  2. 最新研究生导师鉴定范文
  3. 题西林壁的优秀教学设计
  4. 犀利的个性签名
  5. 汉语拼音教学总结优秀范文
  6. 2016年军训心得体会
  7. 去永川野生动物园游玩日记
  8. 《用2至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9.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案
  10. 中班户外活动计划
  11. 大忽悠哲理故事
  12. 班组长安全承诺书范文
  13. 《缘分五月》主题婚礼策划方案范文
  14. 形容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15. 《黄河象》教学设计模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