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发布时间: 2025-07-24 11:56:42

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每一则成语故事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成语故事可以提高我们对语文阅读的能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代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倚门倚闾

成语故事: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故事: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成语:背水一战

成语故事: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成语: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蔺相如说:“对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成语:防微杜渐

成语故事: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拓展阅读

1、:草船借箭的意思:草船借箭的诗词

“草船借箭”这则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将叫周瑜,智勇双,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另一方面叫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2、简短儿童

嫦娥奔月

】传说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地被烤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仙飞向天宫,*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恃才傲物

】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把梁武帝写的《经义》作太学的教材授课。他写《后汉书》100卷,《齐史》60卷。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梁武帝认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赐他谥号“骄”。

舍生取义

】春秋末期,夫赵襄子杀了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身漆癞子,**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

十步芳草

】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使命。唐太*诲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看你能否发现他们,用人就要用他们的长处。封德彝点头称是,于是给唐太宗推荐了很人才。

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海变桑田,桑田变海。比喻世变化很。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bai的清*,主张*,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伟》——海空卫士】20xx年4月1日上午,王伟在执行对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的任务中,所驾驶的飞机被美机撞毁后跳伞落海,光荣牺牲,年仅33岁。

【受骗以后】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当它在一棵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在这部小说中,对于五帝的家族渊源、世系关系,我抛弃了那种已经历史化了的头绪繁乱且多矛盾百处的诸种记载,采用了一种更为简洁合理的新的说法,以便于我们这部神话小说的叙述和中国神话体系的创建。

除了高风巍峨的昆仑山之外,伟的诸神黄帝轩辕还喜爱流连在凡人们所在的地上,喜爱欣赏耸立在人间地上的崇山峻岭。轩辕最爱的是位于滚滚东流的长江以南的黄山。

从前,在壮乡有个名叫达汪的姑娘。她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绣出的花、鸟都像真的一样。有一次她绣麻雀 ,还有一只眼睛没有绣好 ,一不小心绣花针刺破了小手指头,一滴血不偏不倚,恰好滴在了要绣眼睛的地方。

秦朝时候,在八达岭有这么两户人家,他们相邻而居,墙东是孟家,墙西是姜家,多少年了,处得跟一家人一样。这年,墙东孟家种了棵瓜秧,结了一个瓜,顺着墙头爬过去了,在墙西姜家那边儿结着呢。

相传很久以前,在哀牢山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一个英俊、勤劳、善良、勇敢的哈尼族青年奇尼。他十分孝顺父母,每天对父母照顾得体贴入微。有一天,奇尼种完田往家走,突然,前边的路上刮起了一股旋风。

现在我要讲了!风说道。不,请您原谅,雨天说道,现在轮到我了!您在街角上已经呆了那么久,声嘶力竭地吼够了!就这么感谢我吗?风说道,我为了您,我得在人们不愿和您打交道的时候把伞吹翻,甚至把伞吹折!我来说!太阳说道。

3、小孩子简短睡前童话

【#儿童# 导】童话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认识到真、善、美,多了一份天真和纯洁。阅读童话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文修养,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丰富课余生活。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孩子简短睡前童话,**与借鉴,希望你们会喜欢。查看更多请点击儿童频道。

孩子和妈妈在树林里捉迷藏。

“妈妈,你找呀,看我藏在哪儿?”

妈妈意不往辉那边看,却向一棵树走去。树儿轻轻摇,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一簇簇小蘑菇,擎着伞儿站在树下。

“妈妈,别到树后面找,那里有小鸟,别吓飞了它!”

妈妈停住了,还是不往辉那边望,却意用手拨开草丛。一只肚蝈蝈被惊动了,一下子蹦到草尖上,悠悠地打起了秋千。

“妈妈,别到草丛里找,那里有小兔,别吓跑了它!”

這时,妈妈踮起脚尖,一步步向辉走去。孩子闭着眼,咯咯笑着。突然,妈妈一下把孩子抱住了。

孩子仰着小脸,不明白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我藏在辉里呀?”妈妈甜甜地说:“我的小妞妞,是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

一个星期天,蓝狐狸和朋友们去郊游。太阳很,绿草蛇担心地说:“太阳太了,我们没有遮阳帽,太阳会把我们晒黑的。”

蓝狐狸说:“你们等着,我用我的魔法树叶,给你们每人变一顶遮阳帽出来!”

一,二,三!蓝狐狸头上的魔法树叶不见了,头上出现了一顶白色的棒球帽。蓝狐狸取下一顶棒球帽,还有一顶;取下一顶,还有一顶;一,二,三,四,五,一共有五顶棒球帽,正好每人一顶。

波波蛙说:“我不喜欢棒球帽,我喜欢用荷花做的遮阳帽。”

波波蛙跳进池塘里,折下一朵又又圆的荷花,刚好做一顶荷花遮阳帽。

绿草蛇说:“白色的棒球帽太了,我戴上去会罩住我的眼睛,我喜欢戴彩色蘑菇做的遮阳帽。”

绿草蛇爬进树林里,选了一朵红色圆点的蘑菇戴在头上。嗬,好漂亮的遮阳帽,不不小正合适!儿童

小松鼠和小白兔说:“我们也会自己想办法,自己制作遮阳帽!”

他们跑进树林里,一会儿跑出来,每人头上多了一顶用树枝编的遮阳帽!

蓝狐狸戴上白色的棒球帽,还剩下的四顶呢,搁哪儿呢?哦,挂在小树上吧,小树下面,山羊公公新栽了小豆苗,白色的棒球帽正好给小豆苗挡太阳。

家戴上五颜六色的遮阳帽,高高兴兴去郊游。

这是一只整天都想着能够飞翔的兔子。

“妈妈,我想飞。”兔子悄悄地对兔妈妈说。

兔妈妈说:“你可以在草地上奔跑,在森林里挖地洞,但你不能飞。”

兔子失望地问:“为什么?”

兔妈妈摸着兔子的头,“我们没有翅膀,飞不起来呀。”

隔天,兔子在一棵树上摘了两片的叶子,然后把叶子粘在背上,看上去真像一双翅膀。兔子在草地上奔跑,希望借助风的力量飞起来,但试了好多次都没功。

兔子去找兔妈妈:“妈妈,为什么我有了翅膀,仍然飞不起来呢?”

兔妈妈安慰他:“因为我们不是鸟类,没有飞翔的能力。”

第二天天刚亮,兔妈妈就叫醒了兔子:“孩子,妈妈带你飞。”

兔子又兴奋又惊讶,他看到了一只雁风筝,雁的头顶上安装了一个的口袋。

“你跳进风筝的口袋里。”兔妈妈说。

兔子点点头,真的跳了进去。兔妈妈马上拉紧风筝的线,在草地上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哈哈,我会飞了!”兔子在风筝的口袋里开心地叫。

兔妈妈累得气喘吁吁,跑着跑着不小心摔倒了,风筝一点一点地降下来。看到妈妈这么辛苦地让自己飞,兔子心里很难过。他跳出口袋,搂住兔妈妈说:“妈妈,我不要飞了,其实在草地上奔跑,在森林里挖地洞,没有什么不好的!”

兔妈妈擦擦头上的汗珠,微微一笑:“是的,做自己最快乐我们可以一起在地底下挖出一座城堡,到时你可以邀请空中的朋友来做客呀!”

兔子一听,兴奋地点点头,现在,他整天都在想着怎样在地底下挖出一座城堡来。

4、民间七年级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袈裟,变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5、民间七年级

北宋年间,河南陈家庄有一户人家。丈夫名叫陈世美,妻子叫做秦香莲,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是小康人家,日子也过得去。

这陈世美是个读书人,自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心想赶考*,把家务推给秦香莲。好一个贤惠的秦香莲,上敬父母高堂,下抚一双儿女,还时常关照夫君,一家重担挑在肩上,从无一点怨言,把这个家里内外上下整理得井井有条。

公婆都夸她是个贤惠的好媳妇,陈世美也心喜有一个贤内助,儿女都说她是位好母亲。一个家庭,在秦香莲照料下,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考的年头,陈世美拜别双亲、妻子与儿女,来到京城应试。陈世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穷耕苦织,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秦香莲草草埋葬了两个老人,然后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来找寻自己的丈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子考中了状元。陈世美考中状元,身价一下子变了,心也同时变了。皇帝见状元郎一表人才,就决定招他为驸马。

为了当上驸马爷,陈世美编造了一套谎话,说什么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苦读诗书,并无婚配等等。看来,真是不说假话办不,陈世美一通假话,骗过皇帝,顺顺当当地做上了驸马爷。

住在豪华的驸马府,白天有数十名童仆丫鬟侍候,晚上有娇滴滴的金枝玉叶陪眠,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陈世美过上了*般的生活,什么父母呀,妻子啊,儿女呀,统统都被他抛到爪哇国去了。

陈世美一走,几年没有一丝音信,父母天天盼儿子,秦香莲也日夜望夫君早日回归,他们哪里知道,在陈世美的档案中,父母已是早死掉的亡魂,妻子也是不存在的幽灵。

接着出现两年旱,陈世美父母相继去世,秦香莲安葬好公婆后,闻听陈世美在京城作了官,家乡也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带着一对儿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这一路的辛苦不用说了,秦香莲到京城的第一天,就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世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香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惊的是陈世美做了驸马。秦香莲在京城举目无亲,只**着头皮,又气又恨地来到驸马府。

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宫找陈世美,但陈世美却不让他们进宫。

一到门前,守门的狗腿子见秦香莲一身烂破,又听她说要见丈夫陈世美,就狗眼看人,认定秦香莲是冒认官亲,又是打又是骂,要赶走她们母子三人。恰巧陈世美这时出府,一见秦香莲与自己的儿女,心中不由一惊。秦香莲见到陈世美,喊:"相公!相公!"儿女一见父亲,一齐喊起:"爹爹!爹爹!"哪里料道,陈世美脸色一黑,气急败坏地骂门差:"你们怎么让一个疯妇到驸马府来捣乱!马上给我乱棍打走!"可怜的秦香莲,竟在亲夫唆使的狗腿子的棍棒下,被赶走了。一霎时,真是天黑地暗,秦香莲似跌入万丈深渊,多想一*之啊!但见一双幼小的儿女,秦香莲还得活下去。

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在紫墀宫里,秦香莲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世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当时,秦香莲心中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陈世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世美能认下妻子儿女。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世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头上戴的乌纱帽和身上穿的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世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假扮做一个卖唱的,在陈世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

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世美寿辰之日,紫墀宫张灯结彩,鼓乐齐奏,贺客满堂。宰相王延龄亦借贺寿为名,带着香莲进宫去在筵席前卖唱。尽管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以至泣不声;尽管王延龄在旁多方婉言相劝,但陈世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出宫去,并且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白纸扇一把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去告状。陈世美见王延龄气冲冲走出宫去,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

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才恍然悟:原来要杀的并不是陈世美的什么仇人,而是陈世美的妻子儿女!韩祺左右为难:要杀香莲母子吗,不忍心下手,不杀吗,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终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世美的恶行,她拿起了钢刀,急奔开封府去告状。这时候,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回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子,一面叫王朝去骗陈世美到开封府来。陈世美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

起初,包拯还正言相劝他认下香莲。陈世美却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并且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世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莲理直气壮地控诉了陈世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罪状;铁证如山。但陈世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便喝令刽子手打落陈世美头上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把他捆绑了起来。跟随陈世美来的内侍见势不好,急忙跑回宫去报信。

皇姑闻讯惊,连忙摆了车辇,赶到开封府来讨人;但包拯却坚持不放陈世美,一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有办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的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用威胁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的人,并且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他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

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世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人执法如山,不怕丢乌纱,硬是顶着国太、公主的天压力,杀了那负心欺君的陈世美,演出一幕流传千的"铡美案"。

点击查看更多古代成语故事大全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1095.html

热门阅读

  1.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2. 关于教育工作实习自我鉴定范文参考
  3. 新学期优秀班主任发言稿范文
  4.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
  5. 《小母鸡种稻子》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6. 六一节幼儿发言稿怎么写
  7. 情感散文:平常人的生活
  8. 弱电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9. 关于小年的祝福语
  10. 最新201年春节祝福语
  11. 三八妇女节幽默搞笑祝福语
  12. 课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范文
  13. 当时年少春衫薄情感美文
  14. 主持人一分钟的演讲稿
  15. 爱的教育好句好段摘抄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