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8:41

关于生活的古诗

古人喜欢以生活为题材来作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拓展阅读

1、五月的词赏析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宋代〕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该词是宋代词人叶梦得所作的一首咏怀词,先用“新月”与“暗水”对比,用“疏星”与“流萤”对比,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坐在凤凰亭里,四周一片寂静。仰视天空,见一弯新月慢慢升起,正高挂树梢;侧耳细听,即将干涸的弯曲的池塘,还有涓涓的流水声在暗中发出枯竭前的悲鸣。再纵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时从画檐前落下;却有几点流萤在暗处闪闪发光,自由自在地随意到处飘动。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是“常见”,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没有人把它集中起来描绘、观察、思考。“新月”是在成长、向上的,不会变成弯曲的“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是它落下的时候,它的亮光还不如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哲理。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叶梦得祖籍苏州晚年闲居吴兴,据《湖州府志》载:“叶元辅居乌程,至梦得已四世。”乌程,即吴兴也。叶梦得居吴兴已“四世”,当然是第二故乡,他的“归意无多”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给他以启示:“新月”与“枯沼”,“疏星”与“流萤”都相去无多;从中悟得的道理谱就新声去问他的知音“采菱”人,可是水天空阔、烟波浩渺,却又是无处可寻了。

这首词寓理物,寓理情,艺术技巧是很高明的。

2、五月的词赏析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李白〔唐代〕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分前后两节。前节八句,着重描写了初抵东鲁时的真实感受。“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两句点明时间,梅子开始由青变黄,蚕桑之事已了,这就意味着进入了产的第二道工序:“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东鲁的城乡妇女,又投入新的劳动:纺织。东鲁人有重织作的传统,李白初次旅游就获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从二十五岁经三峡出蜀,历湖北、江西、江苏、河南、山西等地,这时还没有机会出仕。“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两句正是人当时思想情况的写实。李白回顾自己南北奔走的历程,决定到东鲁定居。读书、学剑是李白的两大爱好。“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中的“访前途”有问路和了解今后出路的两层意思。李白初抵东鲁,访路途卜前程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个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没有写出“笑”的内容,有意留下一个悬念。

后节十句,是李白对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复,是全的重点部分和精彩片段。“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在李白看来,“下愚”们不能理解“壮士”*怀,也没有资格在“穷通”的问题上发议论。“穷通”即“穷达”,是为了押韵需要,改“达”为“通”。李白对“穷达”的理解,完全是从儒家思想出发。李白力争在*上获得出路,先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然后归隐江湖,“独善一身”。李白这种思想,正和战国时期的鲁仲连是一致的:“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李白用鲁仲连的事迹,比喻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是因为鲁仲连的故事就发在山东。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李白来东鲁前就曾有西游长安的打算,后来转而向东,不料初抵鲁郡就遭到汶上老翁的嘲笑,李白这时有“西归”之意,但他想到自己“直道”而行的人态度如不改变,是很难得到朝廷重用的。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两句是李白对汶上翁表示:“你的谈话没有任何意义,请不要说了,直道而行是我的一贯作风,即使像飞蓬那样示意飘转,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对汶上翁讥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动的艺术概括。他首先把讥笑者同自己作了尖锐的对比,然后明确提出自己从事*动在不同情况下的原则立场。中塑造了鲁仲连这样一个功成不受赏的高士形象,其实这也是李白自己的形象写照。

3、五月的词赏析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纳兰性德〔清代〕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湔裙谁独上渔矶。

上片词人点明了时间和节令。即“五月”与“黄梅时节”。然后,他以“分镜头”的形式描写了“麦”“雨”“燕子”等富有节令特点的事物。“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在五月,水墨江南里,青绿的小麦稀疏错落在阡陌间,刚好是梅雨时节,雨丝绵绵地飘落下来,一派大自然的美景。“闲看燕子教雏飞”,纳兰怀着一份闲心静坐窗前,看着屋檐下的雏燕学飞,扑打着稚小的双翅,此时才明白命之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景色是安定平和的。

下片将景色概括为“罨画”,又将目光转向了水边的美丽女子。“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烟渡流水如同浓墨泼出来的山水画,静谧的山峦间隐约流露着雨过天睛的阳光。纳兰娓娓道来,一幅泼墨山水田园画就慢慢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沉醉其中,浮想联翩。颜色深处,是云青青兮欲雨;墨色淡处,是水澹澹兮烟。“溅裙谁独上渔矶”,水边的布衣女子赤脚踩着鱼矶石,木槌轻举,捣衣声回荡在这寂静的田园里。这是原本一幅寂静的国画,捣衣女霎那间就打破了寂静,令画面变得动鲜明起来。末尾一句,只用了一个“独”字,就为整首词笼上了深重的失落情绪。

这首词读来颇有《经》的清雅之趣,所描写的景象也颇具田园风格,原来幸福的彼岸并非功名利禄,而是内心的安定与平和。全词清新明丽,显示了纳兰词的又一风格。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生活的古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9099.html

热门阅读

  1. 学雷锋赴敬老院慰问活动总结范文
  2. 初夏我们在风雨中悄悄的告了别经典爱情散文
  3. 七夕节祝福短信
  4. 水泥砖购销合同
  5. 墨香染过韶华散文
  6. 最新小学生的演讲稿
  7. 军训总结的优秀范文
  8. 形容春天桃花的诗句
  9. 搞笑小品剧本《广告风波》
  10. 《动物过冬》三年级活动课教学设计
  11. 语文教育实习生工作总结
  12. 秋天转凉祝福语精选
  13.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
  14. 经典重阳节爱情祝福语
  15. 家长接送承诺书模板参考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