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中蕴含哲理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5-07-24 12:11:46

雪梅中蕴含哲理的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年代: 宋 作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②降(xiáng),服输。

④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鉴赏

这是宋代诗人卢梅坡咏物言志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梅”“雪”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并寓理于其中。

“梅雪争春未肯降”,这句是写梅雪在“争春”上互不相让。因为梅花在冬末春初开放,香气飘散,给人以一种春天不久要来临的感觉;而白雪几经降落,也意味着春天不远了。“未肯降”即不肯认输。

“**人搁笔费平章”,这是指诗人要评价梅雪谁是报春使者,也需要放下手中笔,好好地权衡一番。“**人”,即诗人:“搁”,放下:“平章”,评论。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这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梅不如雪那样洁白。“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的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逊”,逊色、差一点。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者从气味角度来写,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差”讲。

三、四句意思:(看来)梅花在白的俏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白雪在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一“色”一“香”,一“长”一“短”,堪称神思巧运:“**人搁笔费平章”的难题,作者轻轻巧巧一笔即“盖棺”——其实是既“盖”又未“盖”,因为“色”与“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啊!

对于咏物言志的诗,我们要从物中获得启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即“由此及彼”)。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哲理: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拓展阅读

1、游山西村40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言必信,行必果。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3.李杜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

1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6.*暮年,壮心不已。

1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

1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27.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28.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2.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7.若人有眼大于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38.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3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初

1.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2.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3.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人生无根蒂》

4.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5.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6.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

8.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佚名《长歌行》

10.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初

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6.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7.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8.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4.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6.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7.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18.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9.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爱)

点击查看更多雪梅中蕴含哲理的诗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1603.html

热门阅读

  1.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2. 实现梦想在细节的教师演讲稿范文
  3. 冗长怎么造句
  4. 辞旧迎新工作的诗句
  5. 精选合作名言
  6. 大学四年毕业自我评价
  7. 播音主持人应聘的自我介绍演讲稿
  8.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9. 关于教育工作实习自我鉴定范文参考
  10. 新学期优秀班主任发言稿范文
  11.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
  12. 《小母鸡种稻子》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13. 六一节幼儿发言稿怎么写
  14. 情感散文:平常人的生活
  15. 弱电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