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赏读四步曲论文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40:15

中国古代诗词赏读四步曲论文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现代人学识与素养积累的一种经典。古代诗词的赏读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高考的一个重要得分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起古典诗词来总觉得吃力,高考得分不高。鉴于此种现象,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我个人认为,要想学会赏读古代诗词,就要由浅入深地层层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鉴别意象,归纳整理

古典诗词通常是由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凝炼性、抽象性的意象组成。赏读诗词,首先赏读的就是意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意象进行鉴别与归类。

鉴别意象,关键在于弄清一首诗词里面包含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中,那些可以归为一类,那些是具有特别文化内涵的,那些是实,那些是虚。那些是客观描述,那些又是主观描绘的。而归纳整理则是在鉴别意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楚意象的构成要素及种类,并把它们按一定的类属加以整理,以期能让学生逐步判断诗词中每个意象的差别,达到解读意象的目的。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尝试把意象大致分为自然类,社会类;再把自然类又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等小类。

二、组合意象,活化诗境

诗词的语言顺序常因表情达意或格律的限制而与我们平常的口语表达习惯相异,如果我们不弄清楚诗词的表达与口语表达之间的差异,就难以理顺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组合意象,就是在弄清意象之后把这些意象按照我们自己的认知模式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组组我们能理解的画面。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一句,就需要我们把其中的意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组合。构成一组我们可知可感的画面,那就是,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一条只有)桅樯(的)——(小)舟——独(自停泊在)——夜(色中)。

意象组合完成后要弄清楚画面蕴含的意义就得想方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在动态中把握其中的景物变迁、情感变化,这就是活化诗境。

活化诗境需要我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我们组合后的画面一点一点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来;并在叙述中在脑海里勾勒出这一段一段的经历。同样拿“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来说说,带着一丝丝冷意的微风吹拂着岸边枯*小草,小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一条只有一根高高的桅杆的小船顶着风缓缓前行,夜色渐渐浓了下来,小船不得不在这荒凉的地方孤独地停泊靠岸。就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正是这一“活化”过程让静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脑中虚拟的活动之景。

三、置身画面,融入诗境

有道是,人因景生情,景因情生色。诗词的意象通过组合活化为一幅流动的画面后就带上了赏读者的感情色彩,要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完全地投入其间,放开身心品味整幅画面带给自己的心灵的感悟,让自己彻底地迷失于诗境之中,自问在其间产生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化虚为实,倘佯其间;随其境,悟己心,品己情。

又道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相同之景,不同之情。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体悟,这源于各自面对这一事物时不同的心境,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赏读者在明悟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后并不意味着对这首诗词的解读完成,这只是赏读者个人对他人作品中描绘的意境的一种自我解读,要明悟创作者的真实情感、意图就需再进一步。

四、设身处地,品味诗情

读古人诗词如同古人对话,品古人诗词亦如同古人进行心灵交流。知人论世是品味古代诗词的方法,也是品味诗情的关键。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自己的情绪体验中,而应在明意、画象、入境之后跟着诗人的步伐,陪他走过他的辉煌,他的凄凉,他的失落与彷徨。把自己画作诗人,走在他行进的路上,想象自己也如他一样子孑然一身,漂流浪荡,也如他一样金戈铁马,意气风发,也如他一般狂放悲歌,泣涕满裳,也如他一般……

化为古人,我就是他,方能真正地品出他的诗中之情,词中之意,意中之志。

析象(分析意象)、活化(组合意象,活化画面)入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替代悟情(化身古人,明悟其旨)既是古代诗词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代诗词的学习方法。赏读古代诗词要做到入得诗,出得诗。正所谓:随他癫,与他狂,跟他一起共彷徨;爬千山,涉万水,古今共醉哭一场。

拓展阅读

1、最令人心碎的

一、《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解析】“梳洗”在晨,“斜晖”临暮,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景切情,尤有神韵。

二、《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解析】此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来。梦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三、《破阵子》

南唐·李煜

十年来家,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解析】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上片回顾事时的繁华逸乐;那十年来的.家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下片记叙离别故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

、《摊破浣溪沙》

南唐·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解析】那销歇的馨香、摧败的残叶,那绿池的西风愁波、美人憔悴自伤,经此气息的熏染,遂相绾而上臻于凄美绝伦之境界——一声“不堪看”的轻叹,竟化作群芳芜秽、美人迟暮的千同叹。

五、《江城子》

宋·苏轼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析】这是一首悼亡。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生涯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此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和律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六、《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解析】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这次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她仍遣人送酒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挥笔题写于园壁。

七、《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这首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怎一个愁字了得。

八、《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解析】庭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上片用比兴之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

下片另拓境。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主人公心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地之间。他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九、《风入松》

宋·吴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扫林亭,依旧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解析】此上片情景两融,所造形象意境有独到之处。首二句是伤春,三、句即写到伤别,五、六句则是伤春与伤别交织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厚。下片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但思念已别的情人,何尝忘怀?虽不忍去游故地而又不忍不去,尤见其情感浓深。

十、《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解析】元丰二年,暮冬。会稽山上,微云轻抹;越州城外,衰草连天。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秦少游正与一位歌妓举杯话别。数月前,蓬莱阁内一见钟情的往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眼前是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客心凄楚,更难舍惺惺相惜的知音。此情此景,令人销魂。万种离情,这会儿都付与赠别的香囊,轻分的罗带。半生来,功名不就,空赢得薄情郎的恶名。此一去,何时重逢?禁不住泪沾城不见,灯火黄昏。

2、高《三演义》后感范

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这雄伟无比,大气磅礴的开篇一,引出了一部罗贯所著空前绝后的历史演义长篇小说——三演义。

翻开泛*书页,字字细,无数个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的形象饱满而立体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它的每一个情节都紧紧牵动着者的心弦。勇于向命运宣战的,是坚毅的蜀汉。英才豪杰辈出的,是富庶的江东。胸怀凌云壮志的,是威武的曹魏。合上书本,仿佛置身于战鼓隆隆的沙场,硝烟弥漫,青山连着山外山,这不免生出种种豪情。三鼎立,天下纷争。且看他们究竟如何将这历史的舞台点缀的五光十色,绚烂缤纷。

“遗庙近昭陵,问魏吴而今安在?万年垂汉统,看英雄此日何如。”三演义的蜀汉可谓是唯一一个忠心于兴汉室,胸怀苍生苦与痛,心牵天下安与乐的都。说到蜀汉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蜀汉的顶梁柱——乱世枭雄刘备刘玄德。书道,他白手起家,礼贤下士,关爱百姓,知恩图报,用自己的努力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以启发吗?我们虽为凡人,但只要有雄心壮志,并像他一样永不言败,永远在向前看,永远奋斗,那么成功是必然的了。这是刘备的成功之路,是蜀汉的复兴之路,也是我们可借鉴、学习的成功之路。

演义的东吴,真可谓是英杰辈出,“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洋洋洒洒一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道出了东吴少主孙权的气魄。正是英雄出少年。本该期待着这位年轻的贤君能有一番傲人的作为,留下千绝唱时,罗贯却笔锋一转,写了孙权晚年的粗暴与嗜杀。贤君变身为暴君,英主变身为昏君,善始却不能善终,这怎能不使人警戒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想有个完美的句号,有个理想的终结需要一颗冷静克制的心,需要持之以恒的行。

曹魏,一直是实力强劲,一个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为首的是一位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称的曹操曹孟德。“山不在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帝王之气,辽阔之姿。曹操有一个特点,他爱笑。他笑对友人,笑对敌人,笑对磨难,笑对天下。赤壁之战,他败走华容道,性命堪忧之际,他却还“抚掌大笑”。这是坦然,也是胸怀。面对困难,如果能像曹操般对其一笑而过,勇于直面它,挑战它,这样我们定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强!

战火纷乱,智谋层出,群雄并起,这是三演义,看大江东去,品千风流人物。《三演义》是作为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历史佳作。

3、高《三演义》后感范

我从小爱看《三演义》,在小学的时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演义》啃,似懂非懂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

《三演义》真不愧是我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兴亡的历史画卷。无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是心胸狭窄的周瑜、英勇善战的关羽、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

诸葛亮是我在《三演义》最欣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鞠躬尽,死而后已,他熟知天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以木偶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一个个故事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虽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万支箭陷害他,可他顾全大局,豁达大度,不愿意在大敌当前时与周瑜闹翻,而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他预测三天内必有大雾,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更深知曹操多疑,料定他不敢轻易出兵。诸葛亮安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一字儿摆开”,是为了受箭的面积大、数量多;让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提示曹军射箭方向;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既能增加受箭面积,使船身保持平衡,又能使回程顺风顺水,巧妙地利用草船“借”来十万多支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三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书,每阅一次,我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让我收益匪浅。

4、高《三演义》后感范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学名著《三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家就可以反映出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在三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5、七年级语必背

(一)、课内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 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寺,初日照高林。 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

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古代诗词赏读四步曲论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2590.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有关高考的简短祝福语
  2. 与坚强相关的名人名言
  3. 拆房安全协议书范本
  4. 暖心的生日祝福语
  5. MySQL在PHP中的存储过程调用?
  6. 育儿心得范文
  7. 沁园春雪的书法
  8. 生意对联集锦
  9. 小鸡开鞋店的故事
  10. 描写春天的古诗二年级上册
  11. 满江红怀子由作翻译赏析
  12. 2016年儿童节精美贺卡祝福语
  13. 我们爱运动教案
  14. 真实爱情小故事之爱情天梯
  15. 201年元旦祝福语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