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散文
在不是很久的从前,不管是识字还是不识字的老人,常常会劝诫污毁写有文字纸张的孩子:“敬惜字纸。”敬惜字纸,这是中华民族一个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信仰。对文字的敬畏实质是对文化的尊重。过去,纸张特别是可用来书写的纸张的生产是一件相当烦琐的事,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而使用文字也只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技能,能书写以至著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由于载体形式和传播方式带来的不便以及对文字本身的敬畏,人们的书写总是力求形式的精美和意蕴的丰厚。而阅读,也自然成为一个细细品味、慢慢享受的过程。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早已成为一种现实而非精神的需要,即使对文学、文化类书籍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也只是一种消费和消遣,过去读书人那种细细的品位和欣赏的阅读态度早已荡然无存。此时,面对每天动辄数十上百版的报纸、面对种类繁多的流行杂志、面对花花绿绿和各种宣传品,再提“敬惜字纸”似乎显得非常荒唐和可笑。固然,现在的绝大多数“字纸”是不值得“敬惜”的,但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我觉得对“字纸”还是要有一种“敬惜”的态度。那么,青少年应该“敬惜”什么样的“字纸”,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呢?
首先,要读书。这个读书不是泛泛而言的读书,意思是要尽量去阅读书籍而不是报纸杂志。因为现在的报纸杂志出版周期都非常短,内容又极为庞杂繁多,其中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无用的冗余信息。这对那些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来说当然无所谓,但对青少年来说,为获取一点有用信息而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阅读大量垃圾内容中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除了一些业经证实确实办得较好的专业性杂志外,大众类流行性报刊基本可以不必读。而书籍的出版相对报刊来说要更严格更慎重一些,虽然其中很多也缺乏价值,但相对报刊来说毕竟要好得多。因此对青少年阅读而言,我觉得在书和报刊之间应该选择读书。
其次,要读好书。书籍的出版现在情况也很复杂,有作者自费出版的,有应时的通俗畅销书,此外才是正规严肃而有价值的书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青春时光更为短暂,博览群书并不是要不分好坏见书就读。目前每年全国出版的书籍逾30万种,其中的大多数是不值得读的。因此,青少年读书不能见书就读,而应该有所选择,要选那些权威单位、权威人士推荐的或公认的好书来读。这其中肯定会有一些好书未被推荐出来、其价值未被充分认识,但这个发现的工作还是让那些专业人士做吧。对青少年来说,与错失好书的遗憾相比,在浩如烟海的书堆中寻寻觅觅而浪费青春会更让人痛惜。
最后,要读经典书。据统计,我国在西汉之前,共出书1033部计13029卷,至清末共出书181755部计2367146卷,从辛亥**到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出版书籍约10万种,新中国成立后到1979年全国共出书555781种。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一年所出的新书已超过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所出全部书籍的总和。面对如此众多的典籍,青少年应该读些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多读些经典。经典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大浪淘沙而沉淀出来的精华,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经典是好书,值得青少年阅读,但经典并不一定意味着完美,阅读经典,是因为经典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是可以共享的精神资源。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经》在当时就是人们共同的文化资源,不熟读《诗经》,至少在上层社会,与人的交流沟通就会出现困难。同样,在今天不读经典,以后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就会缺少一个牢固的文化基础。
那么,青少年到底应该读那些经典书籍呢?我这里不可能开出一个具体的书目,只能说出一个大致的范围:一是中国传统经典,包括四书五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名篇、唐宋八大家散文、明清小品文、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等;二是中国新文学经典,主要是现当代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三是西方文学经典,包括西方古典名著和现代以至后现代的经典名作;四是介绍中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经典读物、经典科普读物和权威的百科全书。
读书,读些好书,读些经典书吧,阅读会让人充实、博大、丰润、完善。
拓展阅读
1、传承经典好书共读广播稿
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兰之声广播站正在直播,欢迎您的收听。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是主持人xxx,希望我们的广播能给您带来快乐。
甲:在今天的节目中首先为大家推荐介绍的是小说《夏洛的网》。
乙:介绍这书的内容之前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E.B.怀特。也许大家对E.B.怀特不熟悉,但是《精灵鼠小弟》这部很受欢迎的电影大家一定知道,精灵鼠小弟的聪明可爱给看过电影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的,E.B.怀特就是这部电影的剧作家。E.B.怀特是一位成就很高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对于几代美国读者来说,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写第一流的青少年读物《小斯图亚特》和《夏洛的网》。E.B.怀特曾为青年写过四本书,分别是《小斯图亚特》、《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以及《夏洛的网》。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夏洛的网》。《夏洛的网》至今已经发行500万册以上,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甲:《夏洛的网》这本书讲述的是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小猪威尔伯未来的命运是成为熏肉火腿,他最大的愿望是能看到冬天的雪,但是作为一只猪,它只能无奈地接受做火腿的命运,在被运往集市的.那天,它的愿望和生的希望一起破灭。这时好朋友蜘蛛夏洛坚信它能救小猪。威尔伯歇斯底里的“我不想死啊!”
的哀号中,夏洛那一句坚定的“你不会死的,我救你”,留给每一位读者深刻的印象。为了这个承诺,夏洛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其中。为了救威尔伯,夏洛努力的吐丝,聪明勇敢的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等字样,这些字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最后因为这些字,让威尔伯在集市上赢得了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最后,小猪威尔伯得救了并且终于看到了冬天的第一场雪,然而蜘蛛夏洛因为吐丝过多,生命走到了尽头,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卵带。故事的结局中,小猪威尔伯守护着夏洛留下的卵带,守护着夏洛生命的延续。《夏洛的网》恰好写了一个在一年中发生的故事。农场的四季就像人生四个阶段,忧喜悲欢尽在其中。故事的最后,繁华和喧闹终于收场,悲剧和戏剧都已过去,只留下如往日安静的农场。
乙:书中,作者赋予了小动物人一般的灵性,除了刻画对朋友真诚无私的蜘蛛夏洛以及害怕孤独希望有一个爱他的朋友的小猪威尔伯这两种正面角色外,也刻画老鼠坦普尔顿这种表现人性阴暗、自私的一面的反面角色。老鼠坦普尔顿与蜘蛛夏洛的性格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就另一方面而言,坦普尔顿同样是一只令人悲哀的老鼠。长期以来,其他人排挤他,从不给予他关怀,造就了他自私的内心世界。作者对他形象的塑造也值得我们去反思,感悟。
甲:《夏洛的网》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感悟的哲理,其中最令读者感慨的是友谊这二字。友谊是一种用任何东西都交换不了的财富,拥有这笔财富的人,生活中的孤寂会一扫而空,面对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充满希望和快乐。生活中有一个人分担你的烦恼,分享你的快乐,在你哭的时候为你递上纸巾,在你笑的时候他懂得你的开心,为你付出时不会计较,帮助你时不求回报,这个人就是朋友。
乙: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说话。说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正因为它的平常而更显示出它的重要。在我们平日生活中,有人能言善变,就有人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时会齿舌打架;有人说话思路清晰,就有人说了半天对方也不知所云。那么说话这么一件平常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方法呢?蔡康永的最新作品《蔡康永说话之道》就给了大家清楚的答案。
甲:“说话有什么方法”这个问题问蔡康永可以说是没问错人。提到蔡康永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他与小S主持的娱乐访谈节目《康熙来了》。这个节目精彩之处就在于小S时不时仍出的炸弹问题以及蔡康永冷不丁抛出的鬼马问题,做客的嘉宾没有能幸免于难的。蔡康永在节目中敏锐犀利、机智幽默,逮住“爆料”供词不放。如果说小S负责搞笑和抛问题,那么蔡康永则负责冷笑话以及将节目拉回正轨。
乙:《蔡康永说话之道》,乍一看这个标题,以为这本书应该会像是拥挤在书店畅销柜台的那些《某某成功学》《如何赚钱》《如何成功》一样媚俗的书,那些书读过之后只会让人觉得人生原来暗涌着那么多目的和手段啊。但是《蔡康永说话之道》这本书序言中的一句话,就将自己的作品与那些书区分开来,这一句话是“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确实,语言最美的时候,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彼此的存在,而这一切,只需把对方放在心里!
甲:蔡康永的这本教科书没有照本宣科。语言上,没有说教分明的模式,简单亲切,轻松愉快地通过一个个虚构却又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让读者明白不用能说会道,不用假装深度;只需懂得倾听,懂得欣赏,已经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美德;而与人交流,也无所谓“良心”“灵魂”这类高贵字眼,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推心置腹的“感觉”,而不是生死之交!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资,又何乐而不为呢?对于生命中最在乎的亲人,用话语将关心表达出来,让他们感受到。
乙:这本实用诚心的小书,会让读者觉得蔡康永不是遥不可及的明星,不是学富五车的长辈,也不是媒体渲染出来的那个有着显赫家世的公子;他就像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惜、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谦逊真诚,幽默风趣,为你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从他身上汲取源源不竭的能量,不仅是知识方面,更是如何做人!
甲:感谢大家的收听。
乙:本次的兰之声广播到此结束。
2、传承经典好书共读广播稿
音乐:《 找朋友 》
【女】采撷一缕阳光,编织七彩的花环。
【男】留住一阵清风,播撒希望的明天。
【女】付出一份真诚,打造温馨的世界。
【男】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你同行。
【合】欢乐的时光,红领巾广播与您一齐分享。(音乐渐弱)
【女】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邢璐瑶。
【男】我是主持人程驰。
【男】今天为大家安排的栏目有新闻袋袋裤——第一时间了解校内校外的新闻,七彩星球——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插播音乐《小鸟小鸟》)
【女】首先让我们进入新闻袋袋裤。
【男】 用心灵点击资讯,
【女】 用资讯点亮校园,
【合】这里是新闻袋袋裤时间。
【女】1、4月2日我校大队部成功组织四—六年级学生前往潘黄*陵园进行祭扫活动。
【男】2、我校青年教师微型课比赛成功举行。
【女】3、下面公布读书节之跳蚤书市活动中的获奖名单。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奖的同学。
【女】新闻就为您播报到这儿。下面是七彩星球栏目。
(插播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
【男】打开我记忆的大门,书籍就向满天的.繁星,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一本好书,《100个培养小学生情操的感人故事》。
【女】为什么我喜欢这本书呢?书中向我们讲述了100个培养小学生情操的感人故事。故事中有练字写完十八缸水的王献之、身残志坚的巴拉尼、还有把斧子推销给总统的乔治…… 其中我最喜欢一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文章。
【男】辛迪·克劳馥是美国名模,从小就热爱大自然。读小学时,她课余喜欢收集一种棕色蛾的茧,到了春天,克劳馥惊喜地看着小蛾从茧里面挣扎着出来,这些降临的小生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女】有一次,她不忍心看着一只小蛾从茧里出来时备受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样子,用剪刀把连着它和茧的丝剪断了,她想自己热心的帮助使小蛾得到解脱,助了它一臂之力。不料,小蛾没多久就死去了。
【男】克劳馥伤心地大哭起来,她没有意识到结果会是如此可怕。
【女】母亲匆匆忙忙赶过来,弄清事情原委后,拍着克劳馥的肩膀说:“孩子,小蛾从茧里出来时要拼搏奋斗,不可能舒舒服服。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使身体里面的废物排除干净。如果让其留在体内,小蛾就会变得先天不足而活不成。”
【男】”克劳馥认真地听着,并牢记在心。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她慢慢地体会到,人也要像小蛾一样,离开了努力奋斗,也会变得软弱无力,最终一事无成。克劳馥不敢懈怠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名模。
【女】七彩星球就为你播报到这儿。
【男】为庆祝中国**建*90周年,下面让我们一起高声歌唱《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女】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短暂
【男】每一次怀想都是那么香甜
【女】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
【男】一起在红领巾广播里快乐遨游!
【合】老师们,同学们,再见!
3、传承经典好书共读广播稿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三(8)班的蔡xx。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
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无须图表与诠释就能打动并启发吾人。有近似川端康成《千羽鹤》般的轻描淡写,又非马哈福兹《开罗三部曲》般现实晦涩,尤为出色的是作者笔下那缓慢而又沉静的痛苦,敏锐与真实。
这部小说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美国为背景,深刻讲述了父与子,人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脆弱关系,描绘出了一个忠诚与血缘的动人故事。阿米尔的故事是在一种淡淡的回忆的笔调下开始的……阿富汗的故乡,阿米尔与仆人玩伴哈桑,还有懒洋洋的悠长童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也不过如此。但童年与成年的节点总是充满悲伤,一只被割断了的蓝风筝,成为了阿米尔和哈桑心中永远的痛。面对被污辱的哈桑,阿米尔是懦弱的,逃避的。事过境迁,负罪感却并没有因时光流逝而消散丝毫。当一切有关身世的谜团被解开,阿米尔心中对亲人与良知的呼唤愈发强烈,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重返故土,追忆已逝的哈桑,与孩子一起放风筝,道出了心中所想“为你千千万万遍”,当阿米尔捕捉到孩子唇边的"一抹微笑时,他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读这本书不需要一气呵成,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往往要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品读,就像微风轻拂羽毛,继而轻触掌心的踏实感。每个人都有自己回忆往事的方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有的是一如小英子清澈眸子般无忧无虑的童年,捷克诗人塞弗尔特的《世界美如斯》,用温情与美好滤掉沉重往事,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蓝风筝,伴随的是这样那样的心结,但只要回归赤子之心,愿意用一生去弥补就一定能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可以脱离时代背景而不朽,如果《追风筝的人》只局限于个人恩怨情仇,那么故事立刻就会沦为失败之作,相反,在小说中,饱满复杂的文化情调随处可见,苏联入侵,*文化,内战爆发,君主制的终结,看似毫不相关的历史情节,被天衣无缝的融入了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中,成为了小说的不朽之处,这就好比鲍勃·迪伦与村上春树,同样是文学大家,同样是沉迷于摇滚和爵士乐,但结果终究由时势所决定,当迪伦背着吉他,辗转各国,为自由和未来奔走呼号时,村上春树还只是个整天泡在爵士乐酒吧里做着文学梦的学生,村上春树同样是文学赢家,只可惜输给了自己的时代,这也印证了好的文学作品需要镶嵌在时代背景中才会更富深度。
关于文学,其实从来不存在固有形式,纸质书是一种方式,电影,诗歌,戏剧同样饱含文学色彩。你可以听周云蓬,听李志,听张晏铭,在游吟歌手如诗的歌词中感受本真而澄澈的灵魂,你可以看王家卫,看陆川,看贾樟柯,在一帧帧文艺画面中体味超越文字的现实精彩,你可以看《海鸥》,看《安娜·卡列尼娜》,看《牡丹亭》,在中外戏剧的舞台追光下如饮甘霖,一切形式都无法磨灭文学的本质,无论是书,是歌,还是戏剧,有心去感受,就会得到回馈。
文学的意义在于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孤陋,不偏执,读书多了才会越发知道,自己了解的太少,愿你可以选择一本有热度,有情怀的书,在逼仄的时光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开拓自己的天地!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6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