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孤独有何不可散文
有人说:“孤独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当感觉孤独了,可能就长大了。”你看,“长大”这两个字连偏旁都没有,孤独极了。
长大就要变孤独么?
有的孤独是形单影只,与外界没有交流;而有些孤独却是外向孤独,在一群人中感到孤单。窗外车水马龙,可陪伴自己的只有窗外的云。其实表面镇定并不是保护色,反而是要你懂。
外向的孤独患者似乎都会有多重人格,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方,他的性格可能就不一样了。一群人中可能是表面风平浪静,看不出一丝波澜,可转身一个人的时候哭的撕心裂肺也说不定。
时而文静,时而调皮,时而温柔,时而暴躁,真真假假,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多重人格的出现究竟是刻意还是保护,哪一个才是主人格呢?
总是会隐藏情绪,不让人发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外向的孤独患者有时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伤心好久,却不会被别人发现。
在一群人唠嗑抱怨,无意中笑着说到让他伤心的话时,也只是笑笑,却悄悄的出现了哀伤,表面上云淡风轻,心里的滋味又有谁可以参透。
伤心的时候从来不表现出来,即使想哭也笑着,却常常在夜里独自流泪。
“我的烦恼你们又怎么会知道呢?”
一个在大家面前常带笑容的人却常常一个人在夜里偷偷抹眼泪。白天笑得有多灿烂,夜晚哭的就有多伤心。
常常安慰了别人却在自己无聊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倾诉。所有的不会的情绪都自己咽下去。
委屈时不能倾诉,郁闷时没处发泄……悲观的情绪越来越多,最后堆积成了抑郁。
外向的孤独患者常常会怀念以前,有时候很讨厌现在。
可能孤独的人更容易怀旧,总是说以前,也只是回忆。回不去的是曾经,那些回不去的往往会让人怀念。走不出回忆,走不进现在。
一个外向的孤独患者,手机几乎是不离身的。
因为内心孤独,在网上和别人聊的热火朝天,其实现实生活中却沉默寡言。所以手机常常是不离身,不停的玩手机,其实是为了避免尴尬。
从小就懂得很多道理,一直都本本分分做自己。可有时,却不想懂得那么多,因为慢慢的长大了,很多事也变了,身边的人也一直在换,不想承认自己已经长大,还想多留一些纯真的记忆,可是很多事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
一直一直,都记住自己要更懂事。
陈奕迅的歌真的很好
“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割 ,愈合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独患者有何不可。”
“表面镇定并不是保护色 反而是要你懂”
又有多少人会懂?
不是喜欢孤独,而是习惯孤独,却也害怕孤独。都渴望能够有人陪,只是在等待,等待爱的人。社会的压力大,身边有很多的外向孤独患者,虽然表面上大家都一样,可内心深处里的孤独真的没有人会了解。希望大家都正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心里在想什么,勇敢的坦露心迹,积极地生活,找到懂自己的人。
拓展阅读
1、散文随笔品味孤独
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山把那水围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那树上住。
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那心牵住;天不孤独人孤独,所以人在那天涯哭。
记不得曾几何时,在哪里看到这样的打油诗了?亦或是歌词吧?当时只是觉得满有趣就多读了两遍,不知为什么对于这种“俏皮嗑”我总是能很快记下来。原以为“孤独”跟我绝缘,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不敢妄谈幽默、风趣,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总能让周围的人们高兴、快乐,并不是为了出什么风头,而是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快乐的人,而自从参加“国培计划”骨干教师三个月的脱产培训,我越发地觉得自己孤独,是思念家乡?是思念妻子?是思念朋友?还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真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参加“国培”让我收获了友情,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更重要地是体验到了孤独!记得有本书这样写到:“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己。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是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以往对这话没有太多的感悟,只是朦朦胧胧,现在仔细品味,我认为极有道理。也许平时和别人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伙伴。人往往就是这么奇怪,那是因为人是有灵魂的。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但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在小雨里,在自己喜爱的书籍和音乐里。写到这儿,想起了好友曾说过的一句话:“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你的灵魂,你的内心,是会和你说话的,会问你,你究竟为什么而活?不要忽视这个,不要随便吃一片入眠药把这些念头压下去。”说的真好!而忽视这一点的人是不是还挺多?也许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对于我来说一提起“国培”首先映入脑际的就是背井离乡,接下来就是抛家舍业,最后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凄凉、悲惨的画面,不禁想起很多诗句:什么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刘禹锡的“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以及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席慕容的“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等等,可能平时我出公开课讲诗的内容居多吧,此时此刻这些诗句错杂地在脑中交错着。想想自己现在是孤独的,俗话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也许作为班长此时此刻谈孤独不合时宜,有点扰乱军心之嫌。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活在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完全孤独。人不论伟大平凡,真实的幸福都是很平凡很实在的。财富和事业只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能决定他是否幸福。我们之所以说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天才,泰戈尔是一个幸福的'天才,其根据就是他们在婚爱和家庭问题上的不同遭遇。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我们会孤独是好事,是因为我们想念爱。
我个人认为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也不是恨,而是:冷漠。孤独者和恨者都是会爱的,冷漠者却与爱完全无缘。 朋友你可曾孤单过?当你孤单时你会想起谁?
2、他们不再孤独作文700字小学六年级作文
我住的村子是一个贫困的地方,四面被山包围,但交通还算方便。在我们这个村子里面有一些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孝顺,自己的下半生是一片迷茫。
村里的孤寡老人通常生活在一个个破旧的房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求,他们也想靠自己的力量来养活自己。可是他们老了,做不动了,有老无所依。
又一次,我听妈妈的话去给一个孤寡老人送点东西。一进门,我惊呆了,房子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床,一张破旧的桌子,还有煮饭、炒菜的锅具。房子里的卫生非常不干净,像是很久没有人住过似的。于是我就拿起了扫帚帮他们打扫卫生,他十分的感谢我,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孤寡老人的生活,那真的叫一个“苦”啊!
近几年,国家给孤寡老人给了一些补助,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像石榴裂开露出来的笑。他们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吃上了自己想要吃的食物,生活先前过得幸福多了,至少饭能够吃饱,不必担心受冻了。
国家还给老人们开展了体育健身活动,购进了一些体育健身活动,购进了一些体育设备。老人们通常在早晨或饭后邀几个好友去散散步、讲一讲话、扭一扭秧歌,即能使自己的身体健康,能够长寿,又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两全其美的方法,谁不会这样做呢?村**还经常派人去帮老人们打扫房子,跟老人们谈心,让他们感到世界上到处都有温暖。
上个星期,我再去那位老人家时,家里已经焕然一新了,房子也变得非常干净,厨房用具也十分干净,老人十分的开心!他对我说:“多亏了*的政策好,能够让我们在余下的日子里开心的生活,人们生活也变得更好了。”
短短的一句话,寄托了多大的感情,是啊!*不仅给了我们物质上的帮助,还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之花开遍了整个中国。
3、描写孤独的作文:孤独地刺向苍穹
人总有一颗独立的心蕴育着独立的思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描写孤独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昆山市一中 朱汀予
“每一棵健康的树都是孤独地刺向苍穹。”林采宜如是说。
人好比是树,独木不成林,人亦不可不合众。合众本不是坏事,无合众无以成民族,无以成社会,但不幸的是过分的合众反而使人丢了自我,失了个性。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偌大社会,最不缺的便是只会唯唯应声,低头称是的“普通人”。这类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觉不出丝毫区别。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往往面目模糊,形容不显,转瞬即忘。他们便如团聚着的树,乍一看是一大片,却棵棵营养不良,只消一阵微风,便徒余一地残骸。于是生无价值,死无意义,庸碌一生,泯灭众人而已。
在喧哗中,人很少能学到些什么,在独立中却能。思想的独立性赋予梵高对一切束缚说“不”的勇气和魄力,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他指属于自己。他看世界的角度,他手中画笔画下的每一笔,他颜料盘里的每一缕油彩都属于梵高。他在世俗中学得基本的绘画技巧,然后独自离开,在寂寞中踽踽而行,叩响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如果梵高是一棵树,那么它必已站成永恒。
胡适先生说:“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个人的独立不是脱离社会,不是为所欲为,更不是去空守寂寞而看不见外面的日新月异,而是一种能做我的实力与一种敢做我的魄力。对谩骂置之一笑,对攻讦视若无物,历经风雨仍怀有自信,不依赖,不妥协,才是独立的表现。而那些通过扮丑与质疑真理而哗众取宠的一类人,自以为终于独树一帜,然而为了哗众而假惺惺做出的“特行”,终究没能真正与人保持距离,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欲拒还迎罢了。这种“山间竹笋”式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像流沙一样被淘尽和冲逝,唯有真正独立于群众的人,才会像磐石一样沉淀下来并永远留有痕迹。
诚然,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不该随意离群索居。但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动物的原因,便是人总有一颗独立的心蕴育着独立的思维。物竞天择,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寓居于群,而独立于群。
坚守独立,然后在孤独中刺向苍穹。
指导教师 韦燕
4、永远有微笑就可以了散文
吉祥三宝如果已成为过去,但闪着朴素光辉的真理不会过时。除了阿宝大宝三宝,还有许多和宝字有关的谚语,均广泛流传,但人们最喜欢的却是最近听到的一句:人老有三宝:老伴、老房、老本,想来和吉祥三宝中的太阳、月亮、星星,绿叶、花朵、果实,须臾不可离。
老伴,绝不同于老板,不会给你气受,是你受气后那个摸着你满头银发说,不生气不生气,消消气,身体健康是自已的;不会想着怎么克扣你有限的工资,是想着怎么从自己的有限中分出一些给你的人;不会瞪着挑剔的眼睛说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是眼睛里流露着爱意,处处给你温暖的人。
老房,不是一个简单的房子,是曾和老伴度过的家园。角角落落都有回忆,随手触及都是故事,那里承载了两个人多少年的共同岁月,有甜蜜、争吵,有初为父母的幸福、慌乱,有人到中年的奔波、疲惫、跌宕、坎坷,有此时此刻的安宁、依恋。走过多少风风雨雨,这里一直都是从不拒绝的港湾。
老本,是身体,也是一本让人安心的存折。健康的身体,从来就是人生的本钱,人到晚年,保重好这一副摇摇欲坠的躯壳,才能更好地享受晚年的美丽风景;而你说我没出息也罢,说我杞人忧天也罢,要知道,自己的从容风度,自己的宽心笑容,于那本存折竟是密不可分,它让自己面对疾病不需要惧怕,它让自己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
*:菩提无树
5、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下一句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散文
今天说什么呢?名字该取什么好?对于取名字依旧无可奈何,总觉得一个名字决定一个人,所以总是想不到合心意的名字。
女主就叫做默吧,安静默然的默,恰似她的性子。命名: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
默是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小菜鸟,带着初入社会的不安与不屑。不安是因为,再也不是一个躲在保护圈内的小公主,要自己承受着这个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而前路迷茫不知去向;不屑估计是带着学校出来特有的书生卷气吧,总觉得混社会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而自己一定能混得很好。
安静喜欢独处的她,毕业后并没有和同学朋友结伴,而是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计算着自己的生活费,计算着离上班的地方的远近,寻找着自己可以居住的城中村。大城市的城中村记载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的不均衡,也记载着在城市中努力生存的蜗居人群,这个群体如此广阔,囊括着刚出来混社会的小菜鸟,也包含着这个城市极速发展至今的见证者,却是支撑着城市绝大多数不可或缺的小人物。
一个人拖着等腰的行李箱,行走在阳光无法照射到的小巷中,两边的楼房的如此紧密地依靠着,小巷中散发着没有阳光的照射的微凉的气息中夹杂着各种异样的味道。默拖着行李,穿梭在各条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小巷中,看到有粘贴出来招租的纸条,就掏出手机拨打上面的号码,小心翼翼的询问着是否还出租,价格是怎样,有时候真的害怕房东给出的价格吓坏她的小心脏。
最后默找到了一个价格还在接受范围内的小单间安顿了下来。那是怎样一个小单间啊,安置着一张一米二宽的木床,留下半米宽的过道,连接一个狭窄的卫生间,站在门口就把整个房间看完了。而且这个单间,处在前后左右都有楼房遮挡的三楼,就算是在大太阳的中午,也依旧昏暗需要开着灯,灯的长条的光管却显得黄橙橙的暗淡。终于有一个栖身之地了!默心中就这么简单的想法,也一如既然的心态:对一切安静默然,不过多的强求。
休整一晚后,她把租来的单间装扮成属于自己的小房间,毕竟是自己的空间而且居住时间还不知道多久。给自己喜欢的生活,哪怕是在局促的小单间,哪怕是孤身一人。
搬出自己居住后的工作时间,默依旧按时上下班。然而就几天后的晚上,面对着四面墙壁,默居然开始觉得比以前更加孤独,这种感觉比之前自己总是一个人待在宿舍来得更加强烈。默也被自己的感觉吓到了,怎么会这样?明明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一个人,明明给自己想要的独处空间,为什么会在此时觉得尤其孤独?默把自己抱成一团缩在墙角,抵御着没有缘来的孤独感。
为了逃避着不知所措的强烈孤独感,默开始加班,开始给自己更多能做的工作,开始给自己更多的想法。努力工作的人总会散发出迷人的气息。默都是赶着末班车回到住的地方。她不再说那是她的小家,因为,那里没有家人等着她回去啊,也没有亮着的灯来吸引她早点回去,就算自己把它装扮得符合自己的心意,那也只是住的地方,仅此而已。
有时候,她也想着可以找一下朋友或者同学住一块,有个伴,说不定就不会觉得孤独。然而她总是被自己这个念头吓到。没有谁可以陪着谁度过漫长的时间,如果自己习惯了有伴的日子,万一同伴哪天搬离只留下自己一个人,那么那个时候的自己估计更加无所适从吧。而孤独,可以让自己更加努力,让自己独自一人面对更多未知,独处的时间更容易得以改变和提升自己。
在那时候,默喜欢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是多么契合自己现状的书。默偏爱着这句话: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想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某天回家路上,默刚到公交站末班车刚好到来,一切都是那么巧。默笑了,笑这巧合,笑自己没有错过末班车,笑自己不需要在夜风中漫长等待。一个人的时候笑了,那个笑容足以迷倒众生给自己不一样的力量。回到住的地方,默笑着轻轻说了一句:我回来了。依旧孤独一人,却不再惴惴不安。
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在摆脱孤独的路上努力向前着。
故事说完了。默最后会怎样?或者很好吧,毕竟,不管以后她面对怎样的生活都不会害怕,毕竟她曾一个人孤独的奋力向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