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43:10

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课件。

学生准备: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一、创设情境

填空:

1、___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_、__。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____。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课件演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实验: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先说一说它们的体积是多少?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观察结果: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同而体积相同呢?

体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2、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0.2 = 0.2×0.2×0.2; ( )

②5X×2=10X; ( )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 =12(分米 ); ( )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 。( )

4、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证明”等四条线索展开,并且都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实,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鉴于新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操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推理和最后的结论,都由学生得出,老师只起“导”的作用。正方体体积公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它归为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来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对长、正方体之间包含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其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总之,新课力求体现两个特点:1、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2、课堂教学的组织,将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和掌握图形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间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

拓展阅读

1、品德社会《大家都在

一、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的社会是习的社会,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2、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习就会落伍。

3、在观察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而不厌”、“习不止”中受到鼓舞。

二、重点:

通过看图,让生知道当今社会,不论男女老少,都不断地习,接受新鲜事物。

通过习,培养习大人们“而不厌”、“习不止”的精神。

关键点:

通过习,启发生珍惜时间,抓紧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

三、课前准备:

b)要求生做好调查,家里的人近两年来新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现在又在什么?

四、过程:

1、谈话引入,检查调查结果。

生都说出家里人近两年新到的知识和本领,师以一个生小明家为例,向同们展示一下。)

2、电脑出示课本40~41页的八幅图,每幅图都有旁白说明

3、小组讨论: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习?

5、师说:小明爷爷是一位种田能手,很多事情都干,是村里有名的能人。现在,爷爷遇到了新问题。电脑出示书中42页的三幅图。

6、师小结:通过过去是劳动能手,今天却遇到了新问题,说明了社会进步真快呀!天天都有新变化。大人们在抓紧时间习。我们要和他们比一比,看谁得更!

2、《地震中的父子》第一课时

材分析:

本组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会看病》。《地震中的父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的传奇故事。这篇课文,描写具、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二是引导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本节课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习,重点引导生从课文的具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情分析:

生在三、四年级曾接触过有关人间真爱的文章,如:《妈妈的账单》、《她是我的朋友》、《掌声》、《卡罗纳》等,对理解母爱、友爱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从未接触过有关父爱的文章。同时,在感受爱的时候,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从内心感悟。阅读的过程中,未能透过文字,真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朗读时不能有感而发。本篇课文的习,对五年级生而言,其生活经历文本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没有验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他们的理解和我们师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距。在课堂上,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理解强加给生,而应引导生通过朗读、验、想象等法来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课文主题。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生从课文的具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法。

1、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师准备课件。

1、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生朗读父子了不起的语句,初步感悟父子的了不起。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地震”,看到这两个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2、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漂亮的城市顷刻夷为平地!它使美丽的家园眨眼变成废墟!它使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课件出示:1994年1月17日,一场里氏6.6级的地震侵袭了美国洛杉矶,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累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3、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地震中,有一对父子用他们的真情,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习17课《地震中的父子》(板书课题)。

4、指导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读课题告诉我们地震中的谁?(好,有了重音。)什么时候的父子?(对“地震中”有所强调)

师小结:对,大家已经掌握了朗读的诀窍,把要强调的、要回答的问题的字读出重音,读好它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课文,大家都预习了吗?读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现在老师就来检测一下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洛杉矶 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 砸着 疾步 颤抖

血丝 血迹

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句子: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师:第一遍读课文时,老师感觉这句话读不好,我把握好句间的停顿,练读了两遍才读好。你们试一试。

指名,齐读。

师:以后遇到读不好的句子,别着急,停下来,想想句间该怎样停顿,多练习一下就会了。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提示一下,写人记事的文章在归纳内容的时候,只要把六要素串联起来就可以了。

3、课文写了一对怎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读到的?(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师:齐读。“了不起”是什么意思?(非常伟大、超出常人、超过一般人)

三、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过渡:哪些语句可看出父子的不起呢?

1、出示阅读提示单

第一步,默读:一边读一边画,分别用“——”、“﹏”画出你认为父亲和儿子了不

起的句子。

第二步,放声读:画完后,练习读一读这些句子,争取读出点味道来。

等会我们一起交流、赛读,好吗?

2、交流读。

父亲在救儿子的过程中,最感动你,最能说明父亲了不起的是哪一段?

(1) 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

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指名读,师根据生的读追问:你注意到了几个时间词,你为什么要突出时间词?(你为什么把这几个词读得这么快?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慢?)

师:时间,父亲很辛苦。你读出了你的会。36个小时,相当于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也相当于我们的60多节语文课。读着这几个时间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数字引发了我们的.想象,这一个个时间段,就像一个个慢镜头一样,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不容易,看到了父亲的疲惫不堪。这位父亲坚持挖了36小时,我们看到了他这个模样?

齐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在老师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向父亲表达敬意赞美的小诗。

他挖了8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师配乐朗读。

父亲坚持挖了这么的时间,我们被他坚定的信念,这种坚持放弃的精神,这种深厚而伟大的父爱所感动,大家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过渡:“没人再来阻挡他?”前面都有哪些人劝阻过他?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2) 课件出示:

有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帮我?”

消防队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同们,请注意这位父亲说的3句话?想想父亲当时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父亲当时的心情吗?

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同样一句话,表达了父亲不同的心情。无论人们说什么,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他坚信着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课件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郑重承诺啊!掷地有声地读。(齐读。)

过渡: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他对儿子深厚的爱,让我们感动。从哪里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1)“我告诉同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小结:父亲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引读:这对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四、总结延伸

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当中。看到这样一个圆满的、奇迹般的结局,你是什么感受?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

课件出示: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不论发生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了不起 总会在一起

3、在家里

一、谈话导入

1、同们,校要求我们争做“新三好生”,你们知道“新三好”的内容吗?(在校做个好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少年)

2、大家在校的表现老师很了解,但同们在家里的表现老师却不知道。今天,冬冬同请老师到她家里去看看她在家里的表现,同们就和老师一起去好吗?

3、出示课题:

4、在家里 (指名读题目)

二、图文对照,认读词语

1、出示图,这就是冬冬的家,请同们睁大你们敏锐的眼睛,认真观察,看看冬冬家里有什么?(指名回答,师点击课件,出示词语)

2、同们观察真仔细,找到这么多物品,但我们不光要会说,还要读准它们的字音,认清它们的字形。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一次识字比赛,看谁先记住它们。(生看书,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3、指名看图读词语,纠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4、现在老师把图去掉,同们还会读这些词语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习、识记生字

1、在词语中,有许多生字宝宝等着我们去认识呢!请同们在书上把生字宝宝找出来,画上圈,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很调皮,把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大家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指名介绍,相机习新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5、生字宝宝很喜欢交朋友,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帮生字宝宝找到朋友?(生练习给生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扩展词汇

1、生字宝宝非常感谢同们,它们推选了几名代表到我们这里来了,是谁呢?请同们拿出桌子上的袋子,把里面的部件拼一拼。(指名说拼出了哪些生字)

2、同们在冬冬家认识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的家里还有哪些物品呢?请你们把收集的词语卡片拿出来,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

3、老师也给同们带来了一些词语朋友,看一看,谁认识它们?(指名读词语卡片,丰富生的词汇)

五、练习写字

1、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下面,让我们来习写2个字。

2、出示生字“上、下”认读组词。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一说,要写好生字必须注意什么?

4、师示范,生书空练习。

5、生练习在书上写,写完后评议。

点击查看更多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6100.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