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的抗日小故事100字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员女*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刘胡兰的爱国事迹大家一定想知道吧?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刘胡兰的抗日小故事1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1947年1月12日 ,刘胡兰被国民*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
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毛**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举办的“妇女**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大批**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这位年仅14岁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女*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的**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刘胡兰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个人形象,可她实际在*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临刑前她把王连长送给她的小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保存。
1946年初,家长按照当地风俗,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因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入*,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情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死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曾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1957年,刘胡兰*陵园建成,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进陵园,冥婚至此结束。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每一个英雄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刘胡兰*生前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拓展阅读
1、刘胡兰英雄故事50字
刘胡兰因为拒绝向国民*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6年秋,国民*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这位年仅14岁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妇女**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候补*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晋绥分局追认为*正式*员。*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大批**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这位年仅14岁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工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
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
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牺牲的消息,使一个女**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年满18岁方可转正)追认刘胡兰为中国**正式*员。1956年,在山西省文水县建立了刘胡兰纪念馆,在*家乡云周西村修建了*陵园,永志纪念。
1996年为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50周年,又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工程,增设了刘胡兰事迹影视室,纪念刘胡兰就义50周年书画室以及*和国家的领导人的题词碑。现在刘胡兰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团*、民政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团*、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总*部联合授予的“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2、关于刘胡兰的小故事
有一位年青的**员,在刘胡兰心中成了她一生学习的榜样,对刘胡兰走上**的道路,为*主义事业献身,起了直接作用。这位**员就是19岁的县长顾永田。
1937年发生了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文水县城,老百姓无不愤恨,日夜盼望着当年的红军打回来抗日。
这一天,文水城里的几十个日本鬼子杀气腾腾地出了城,朝云周西村开过来。鬼子刚走到大象镇,突然从公路附近的庄稼地里,闪出一个高大英勇的八路军年轻指挥员。只见他那枪柄上的红绸一闪,早已埋伏在公路两旁的八路军战士就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倾刻间枪炮声、杀敌声震天响。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敌人被消灭了。“八路军打胜仗了!八路军打胜仗了!”胜利的消息传到云周西村,人们奔走相告。胡兰子问他爸爸:“八路军是什么?”“听说就是当年的红军!”刘胡兰高兴得拍手说:“好哇!红军来了!”听人说,指挥打这一仗的人名叫顾永田,才19岁。刘胡兰心里挺奇怪,19岁有多大啊,有这样大的本事!云周西村的群众非常感激八路军,感谢**,都想见一见顾永田,大伙说:“要不是顾永田带领八路军消灭了鬼子,咱村可就遭大难了。”
1938年6月的一天,顾永田真的来到了云周西村。前不久,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顾永田当了县长。
一个年青的**员顾永田成了刘胡兰向往和学习的榜样。可是,这样一个受人敬佩,英勇无畏的**员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1940年春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春联,胡兰子和妹妹爱兰子穿上花棉袄。大年三十夜,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包饺子过年的时候,日本鬼子出来扫荡了。
顾永田果断地指挥队伍阻击敌人,掩护村里群众转移。战斗非常激烈,整整打一天一夜,打死伪警备队和日本鬼子30多人,群众已安全转移,战士们都恳切地劝县长赶快撤下去,但是,他命令战士们说:“立即转移,我来掩护!”战士们安全转移了,顾永田和留下来打掩护的**还在坚持战斗,顾永田已经身负重伤。敌人冲上来了,他把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忽然,他那枪柄上的红绸当空一闪,随着就沉重的落了下来,顾永田为**胜利,为战友和人民的安全献出自己年青的生命。
云周西村的群众为顾县长的英勇牺牲沉浸在悲痛之中,刘胡兰更是哭得伤心,顾县长那年青的面容,那宏亮的声音,“我只不过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刘胡兰心里无法磨灭,她恨死日本鬼子和汉奸了,找到村里的**,对他们说:“一定要为顾县长报仇!”
刘胡兰多想看一看这位19岁的八路军县长啊!
顾永田在云周西村召开了群众大会,刘胡兰在人群中挤啊!挤啊!终于从人缝中看到这位年青的县长。他身穿灰军装,腰扎宽皮带,腰里别着一支枪,特别使刘胡兰注意的是顾县长那支枪柄上那块红绸子,一飘一扬,好像一团火苗。刘胡兰听着听着,忽然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原来,上午她路过观音庙时,正碰上村长徐照德和农会秘书石进芳陪着几个人从庙里出来,其中就有这个年轻人。他们边走边谈,刘胡兰没听太清楚他们说些什么,只听那个年青的八路军说:“我没什么,只不过是人民的勤务员。”第二天,刘胡兰刚出大门就碰上了秘书石进芳,刘胡兰问道:“进芳叔,顾县长怎么又当勤务员了?”石进芳听了,想了想笑着说:“那是打个比方。顾县长的意思是****不能象旧社会当官的那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应当勤勤恳恳为老百姓办事,要象勤务员那样,听懂了吗?”刘胡兰听了,才明白什么是人民的勤务员,她想:“我长大了也要象顾县长那样,当人民的勤务员。”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妇女**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候补*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随后,刘胡兰*晋绥分局追认为*正式*员。*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刘胡兰生下来的时候不叫刘胡兰,按她奶奶的意思,为了吉利,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富兰子。但是,他们家并没有因为叫她富兰子而富裕起来。
云周西村在山西省太原市的东南,汾水河绕过太原,一直流到这里。云周西村是个很不起眼的村子,现在叫胡兰镇。它的东面是太岳山脉,西边是吕梁群峰,这里是一马平川,盛产小麦、棉花,是个金不换的好地方。可是,在以前村东的好水地都让地主富豪霸占着,贫苦农民只能租种村西的贫瘠土地,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有时还得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村东村西形成了一个鲜明对照。
刘胡兰的爸爸刘景谦,爷爷刘起成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干活,春天刨盐土,秋天打短工。刘胡兰的大伯在昔阳县一个杂货铺当勤杂工,奶奶是个过日子的能手,整日纺线织布,管家很严,谁要把小麻油灯的灯捻挑大一些,她就要说几句。全家人勤劳节俭,也只能勉强度日。
刘胡兰的降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一点生气,反而给这个家庭添了一张嘴。后来,刘胡兰又有了一个小妹妹爱兰子,妈妈在月子里又得了病,一天比一天重。家里揭不开锅了,没办法,借了地主石廷濮3袋“驴打滚”的高梁。地主石廷濮害怕红军来了“共”他的产,就发话给向他借贷的穷人提前还债。刘胡兰的爸爸、爷爷没钱还债,只好到外地去躲债,妈妈的病也越来越重,只有奶奶一个人硬着头皮应付。只要院门一响,奶奶就心神不定的说:“怕是催命鬼又来了,这欺*的‘驴打滚’。”什么是驴打滚呀,4岁的刘胡兰一直闹不清。有一次,刘胡兰实在憋不住了,就脆生生的问奶奶:“什么是驴打滚呀?”奶奶给她解释说:驴打滚就是借财主家一升粮食,还的时候就要给两升。这次还不起下次就得还四升,越滚越多。刘胡兰一听,气的小脸一扬,说:“咱们不还他!”奶奶听了苦笑了一下说:“那还行,人家有钱有势,谁要是拖欠不还,不是把人扣到大庙村公所,就是用绳子捆到衙门,穷人谁惹得起啊?”。刘胡兰还不甘心,紧接着又问:“那红军也惹不起他吗?”奶奶想了想说:“肯定惹得起,要不石财主为什么一听说红军要来,就紧着催债呢”。“嘿,红军真好呀,红军来了就好了。”这时,奶奶侧耳听到西屋好像有什么动静,就吩咐刘胡兰:“怕是**又难受了,快去问问,她喝水不?”
妈妈已经好几天不吃东西了,奶奶从一个紧口小瓦罐里掏出两个积攒下准备换盐换醋的鸡蛋,做了一碗蛋汤。妈妈端起热呼呼的蛋汤,刚送到嘴边,看见爱兰子眼珠紧盯着碗的样子,就把碗放下,难过地说:“富兰子,妈不想吃,你和爱兰子喝了吧!”刘胡兰赶快说:“妈,我不喝,我吃饱了。”“你吃饱了?”妈妈看了刘胡兰消瘦的脸颊,心里一阵酸疼!:“听妈的话,你喝两口,剩下的喂给爱兰子吧!”刘胡兰还是没喝,双手端着那碗蛋汤,看看妈妈,又看看妹妹,然后送到爱兰子的手上。
就在这时候,院子里一阵脚步响,石廷濮的狗腿子又来逼债了,奶奶为难的说:“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叫我拿什么还债,富兰子她妈病成这样,也没钱冶……”不等奶奶说完,狗腿子贼眼珠一转,看见爱兰子碗里的鸡蛋汤,冷笑着说:“哼,装穷叫苦,这是什么?”说着,直冲爱兰子走来。爱兰子急忙用手护碗,蛋汤全洒了。爱兰子哇哇地哭了起来。刘胡兰实在气不过,把脸都憋红了,猛跑过去冲着石廷濮的狗腿子喊道:“你赔我家的蛋汤!”
一天下午,刘胡兰的妈妈忽然病重,又咳又喘,还直说胡话。家里只有刘胡兰一个人,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会儿给妈妈捶背,一会给妈妈擦汗。忽然,妈妈一阵猛烈的咳嗽,咳出一滩鲜血,刘胡兰吓坏了, 忙把大伯母喊来。大伯母把妈妈扶起来,往背后垫了一床被子。过了一会儿,妈妈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一些,她拉着刘胡兰的手说:“孩子,妈心里火烧火燎的,想吃点凉东西,给妈买几个梨来吧。”
刘胡兰在大伯母那拿了点钱,冒着寒风转遍了全村,一直跑到村外边很远,才买到了梨。刘胡兰手捧着梨,恨不得一步就迈到妈妈跟前,心想:“妈妈吃了梨,一定会好的,”可是,当她慌慌忙忙推开院门时,听到的是一片哭声。她忙冲进屋,一看妈妈直挺挺的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妈妈,你要的梨买来了!”刘胡兰边哭边把梨塞到妈妈的手上,可是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她。
3、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悟
“怕死不当**!”
这是一名**员宁死不屈的声音,而你肯定想不到,这出自于一位年仅15岁的中国**员,她就是刘胡兰。
1947年1月12日,国民**派包围了云周西村,年轻的**员刘胡兰因此被捕。
面对敌人严酷的拷问,刘胡兰依然坚定不移,宁死不供出同*,反而还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敌连长气坏了,指使手下将跟随她的其他几名战士,用铡刀杀害,刘胡兰却镇定自若走向铡刀,英勇就义。
刘胡兰为了*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壮烈牺牲了,她用她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流传至今的英雄赞歌。因此,毛**为了纪念她,为她写下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到这,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我被年仅15岁的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对中国**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感动。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丰衣足食,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上课,还有那么多丰富的课外课;住在宽敞的大房子里,吃穿都不必担心。可这如此幸福的生活,是用什么换来的呢?是无数位像刘胡兰那样的**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应当加倍地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
4、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悟
如果你爱你的祖国,你必须爱你祖国的伟大河流和山脉。**的光辉处处闪耀,红色的历史遗迹被铭记。虽然寒冷的天气寒冷而炎热,但我从前线回来了,胜利的消息就要传开了。一听到这首动情的歌,我就会想到坚强不屈的女*刘胡兰会想到她的英雄故事。
1947年3月下白,在*带领***前往陕北的路上,***处*、*纵队司令员任强时报告了一位,*问:她是*员吗?任说:她是一名优秀的**员,才15岁。*深受感动,写道:生命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在很小的时候,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抗日民也在文水县成立
*。从此、刘胡兰开始步接触**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话得有价值,死得自意义。她积极参为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放哨、送情报。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二日,刘胡兰被国民*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肋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六位**群众当场铡死。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年,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5、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悟
今天早上,孙先生给我们讲了第18课《刘胡兰》,我感触很深。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刘胡兰因为叛徒被捕,敌人想买她,先诱惑她的钱,但刘胡兰蔑视,然后敌人生气,严厉折磨她,刘胡兰。不管敌人怎么打,刘胡兰什么也没说。虽然她*得血淋淋的,但她一点也不动摇。后来敌人在她和村民面前杀了六名被捕的民兵。敌人威胁她说:不说就杀了你。但敌人没想到刘胡兰根本不怕死。她挺起胸膛说:怕死不是**员!就这样,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当时她才15岁?岁,但正如毛**所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如果没有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我们今天就没有幸福的生活了。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和力量而努力,更好地建设祖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