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象》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8-09 12:06:01

《黄河象》教学设计模板

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2、简要复述课文重点段落。

3、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

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一下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指读第四段:

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

指答:

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

名称:因为在甘肃省,所以叫黄河象。

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

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

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

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

板书:斜插脚踩

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

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

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

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

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

2、汇报:

据沙土和砾石?(水)

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

(1)天气炎热

(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

(3)老象渴

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

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

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

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

(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

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

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象感到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

(5)复述:课文按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简要复述。

自练、指名说、评议。

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六、师生对读第九自然段: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

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

指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八、总结:

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

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

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

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

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

3、小组汇报:

4、评议:

十、作业:

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力求生动、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十一、板书:

斜插脚踩

热喝

拓展阅读

1、《小虾》

第一课时

习课文《小虾》,认识掌握生字,熟读课文内容并理解小虾的样子和捕食两部分。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一只小虾)看一看观察一下说说你所看到的?(生观察,老师了解生的观察方法)

2指生回答,集体进行评价或者互相补充。(根据生的观察适当的进行书)

3老师:大家刚刚经过有顺序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眼中看到的小虾,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作者是怎样记录他眼中的小虾的。(书:小虾)

二、讲授新课:

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大家再度课文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生掌握独立读书的要求,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时注意看准生字、标点符号再进行读,把课文读通顺。)

2、生独立的阅读课文,老师**指导个别的生。同时了解其他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掌握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

水缸 甚至 青苔 钳子 搏斗 猛烈

⑴阳光漏过葡萄架的空隙,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儿。

⑵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他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的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

⑶脚末端那幅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⑷我从缸里捉出几只较大的虾,发现他们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小卵。

4、先请生自己读。再指生进行朗读。

5、同位之间互相进行词语、句子的检查,互相进行发音的纠正。

6、请你快速的找一找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生回答。

7、请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仔细听课文读得是否准确。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1——4自然段。

1、生自己朗读课文1——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了解了哪些和小虾有关系的内容。

2、指生回答,老师结合生的回答,和生一起共同习相关的段落。

3、你对小作者写的这四段进行评价一下:他写的好吗?好在哪里?

4、小组内进行互相交流,老师**了解生交流的情况。

5、指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评价。

(引导生抓住写小虾的样子、运动等重要词句描写进行朗读、欣赏和评价)

6、在生冲表达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回读课文进行概括思考。

7、小组成员合作朗读课文,想想这四段都写了小虾的哪些方面?

8、指生回答,老师进行书:小虾生活的地点、小虾的样子、小虾的运动)

9、自己寂寞读课文,找出描写小虾样子、吃东西、生气时的句子。

10、指生朗读相关的句子。

三、课堂小结:

到这里你对小作者家里养的小虾喜欢吗?说说为什么?如果请你来照顾这些小虾你会做些什么呢?(课下思考)

小虾生活的地点

小虾小虾的样子:有的…有的…

小虾的运动:先是…然后…接着…直到…

第二课时

继续习课文《小虾》,理解课文五、六段,拓展延伸课文知识。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你还记得小作者家里的小虾吗?说说看。(指生回答)

2、如果请你来照顾这些小虾你会怎样做?(集体交流)

3、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照顾它们的!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课文五、六段,总结作者观察小虾的方法。

1、生独立默读课文五、六段。说说小作者告诉了大家什么?

2、指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的生。

3、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小作者是怎样来观察写小虾的?

4、小组内先进行交流,再指生回答。

5、老师结合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书。(按部分来对小虾进行观察和描写)

6、说说小作者都写了小虾的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

7、如果请你来写一种小动物,你会从哪些方面写?(指生回答,也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8、课下请你选择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小动物,进行有顺序、有部分的观察。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出示生字卡片进行记忆:

缸 隙 撒 甚 即 副 搏 猛 烈 卵

2、集体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重点记忆:隙撒甚即搏卵

3、利用生字进行扩词练习。重点交流:隙撒撒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选择课文第三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到了怎样观察一种动物,课下请你选择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小动物,进行有顺序、有部分的观察记录。

“我”这样观察小虾:有顺序、按部分

2、《景阳冈》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说说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并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

2.检查自情况。

(1)读读你印特别深的段落,随机理解词语。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个别语句语言表达上与现代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请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三、景阳冈*时,抓动作见特点

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1.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2.引导书:机智勇敢 武艺超群

(1)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①“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的武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②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3)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①体会“闪”对表现武松的形的好处。

②感情朗读。

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

四、 *前抓喝酒,写语言见特点

1.除了*,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前喝酒,和店家的对话,自己的心理活动。)

2.快速默读这一部分,画画相关的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引导,并

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4.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1)豪爽

这酒真有气力!

(2)倔强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3)勇敢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这是店家的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4)酒量惊人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5)胆量过人

武松听了,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6)好强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5.这些内容和武松*有什么关系?(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武松的话语和心理活动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3、《妈妈的帐单》

1.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引导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渎课文理解

1.提出默读要求。

2.生默读思考。

3.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解

1.引导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重点问题交流:

(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

(2)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四、课堂延伸

1.引导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4、一年级老师

1、重视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养成有很多方面,首先要会的是整理书包和带齐习用品,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铅笔(8-10支,每天卷好)、尺、垫、橡皮。孩子忘带数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但如果有责任心的话,这类问题是不会反复出现的。孩子要逐步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将习用品准备齐全,这在习惯形成初期非常重要。

其次,作业格式训练也是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要利用数练习本让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老师会布置,家长只要督促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即可)。

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还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家长每天先听孩子说一说当天有什么作业,再看孩子做的是否符合要求,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重视孩子算能力的培养。

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同时要留心孩子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算方法存在问题。但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的。

3、依据生活理解数,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知识较抽,容易混淆,我们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认识,有些孩子正确掌握左右需要较长时间和过程,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认知、空间理解、想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习中去。又如用小正方体拼拼搭搭,观察小正方体的分布,数数一共多少块,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大有益处。再如用一布口袋,内放各种形体,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可以不断加深孩子对形体特征的认识。虽然这游戏具有挑战性,但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4、重视数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妨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说数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 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书中的实际问题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师或家长引导下看书说出题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5、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

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习收获。

6、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得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7、注重孩子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习过程,关注孩子的习内容,数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算。

5、一年级老师

一、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目标。这一册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出数的过程,能掌握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了解了解数位和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掌握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了解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了解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了解培养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了解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了解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养成良好的习能力和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书,能在书上找到要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问题;会根据数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说得比较完整而简洁。

⑸会用。会用习一些数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轻声讨论数问题。

⑻能合作。能与同友好合作完成数游戏、数活动、进行简单的数研究。

⑼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具、文具、数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了解体验习数的价值,感受用数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育,促进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二、重点、难点

本册材的重点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习认数和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中最基础的内容。是生终身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算外,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了解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生了解数的实际应用,培养习数的兴趣。

三、情分析

一年级两个班。其中一(2)班共38人(男21女17),一(4)班共42人(男25女17)。初入两班已个性初显:(2)班如山野稚朴天成,勇敢无畏,少约束,法自然,拟严规矩,不压个性,严爱相加;(4)班如园林静美有规,和谐温顺,有礼貌,志上游,拟拓视野,鼓励张扬,放手而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科书,改变理念,充分利用材资源,寻找生熟悉的数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激发生的习兴趣。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引导生用数思想思考。

5.在习方式上倡导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结合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育。

6.对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生树立好数的信心,以促进生全面发展。

点击查看更多《黄河象》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0596.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真诚和友善的诗句
  2. 有关元旦的对联
  3. 印度项目质量管理经验论文
  4. 微信有内涵的个性签名
  5. 观看雷锋心得体会201
  6. 情人节关于名人的爱情故事
  7. 历史人物文天祥的故事
  8. 正能量早安句子
  9. 鲁迅《药》的读书笔记
  10. 圣诞节的唯美祝福语
  11. 2016年十二月祝福问候语
  12. 2016父亲节送给爸爸的祝福语问候
  13. 太重技巧是败招美文
  14. 《美丽中国》小学读后感范文550字
  15. 《蓝斯阿姆斯壮》的读后感
  16. 关于我的幸福诗歌
  17. 泥巴人你不会怪我吧幼儿故事
  18. 《游山西村》的教学设计范文
  19. 担惊受怕的造句
  20. 小青蛙学本领幼儿故事
  21. 学跳高随笔
  22. 毕业祝福语摘抄
  23. 大雪节气聚会的祝福语
  24. 忠犬八公的故事经典台词
  25. 梁实秋的爱情故事
  26. 祝自己生日快乐的qq说说祝福语
  27. 简单新年祝福语
  28. 太阳升起之前就开始奔跑的散文
  29. 送给亲人的八一建军节祝福词
  30.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推荐
  31. 搜索春天的古诗
  32. 工信委上半年普法的工作总结
  33. 赵州桥精品教案
  34. 土木工程项目部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35. 寓言的成语故事
  36. 为腾飞的灌南欢呼高中生演讲稿
  37. 祖国山河关于国庆节的作文500字
  38. 关于形容拥有了的经典语句
  39. 关于国庆节幽默祝福语大全
  40. 优美句子摘抄50字以内
网页更新时间:2025-10-25 15:34:41
本页面最近被 12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四川,TA在页面停留了 7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