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19:19

《郑和远航》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26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拓展阅读

1、《质数合数》数学

自学内容 p23-24例1、做一做,p25—26的t1—5

指导方法 思考:

1、按要求填写下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质数合数?举例说明

3、在这个表中找出100以内的全部质数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23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 34 17 15 23 20

43 39 51 78 90 99

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②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一、创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来分,今天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反馈预习,探索研究

预习反馈(1)请写出1~20各数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预习反馈(2)观察:①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生反馈:

只有一个因数 1

只有1它本身两个因数2,3,5,7,11,13,17,19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4,6,8,9,10,12,14,15,16,18,20

①自然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因数一定是多少?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提问: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自然数按因数个数来分,可以分几类?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2)完成p23做一做,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提问:你是怎样判断的?(找出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是不是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不必要,只要发现自然数除了1本身指望还有其它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

3.出示p24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的制作一张100以内的指数表?

(2)按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以用筛选法。

(3)介绍筛选法:先排除2以外的所有偶数,接着排除3以外的所有3的倍数,再接着排除5以外的所有5的倍数,最后排除7以外的7的倍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也必须排除,这样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质数。

100以内的质数:(略)

(4)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三、巩固练习:

完成p25题1~5

第3题:质数+质数=10,质数×质数=21,分析:这两个质数一定小于10,10以内的质数有2,3,5,7,通过观察可知,只有37。

同样,质数+质数=20,质数×质数=91,只有3+17=207+13=20,而积是91的只有713。

四、拓展延伸

1.判断

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④两个奇数相减,差一定是偶数

⑤两个偶数相加,一定是合数

2.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0以内的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

3.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

①10=( )+( )

②16=( )+( )

① 24=( )+( )=( )+( )=( )+( )

五、课后小结:

六、作业:

2、《质数合数》数学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偶数)

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师:只有1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学质数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习题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4)两个质数的是偶数。( )

(5)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7)在自然数中,有无限多个质数,没有最大的质数。( )

板书

一个数,如果只有1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质数合数》数学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侯,你们可以叫我什么呢?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共同上一节数学课,我很想大家成为朋友。作为朋友,我应该知道每个同学的名字。可是我又不能一下子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全记住。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暂时先用学号来代替名字,这个办法可以吗?

学生回答(好)。

师:从左边起第一位同学为1号,向右依次为2号、3号…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号报一下,我对数字很感兴趣,看谁能让我先记住。

学生依次报学号。

师:我也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了,我就是?号了。

二、复习导入:

师:现在呀我想向同学们重新介绍我自己。我是?号,?是奇数,能被3整除。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介绍一下你自己?谁来介绍?

学生回答,(强调:其它学生要认真倾听,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根据回答中学生报的质数进行提问:它能被谁整除?板书,引导:还有哪位同学的学号也是这种情况,只能被1这个数本身整除?(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10个左右质数)

师:谁的学号除了能被1这个数本身整除以外,还能被别的数整除?(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10个左右合数)

三、探索新知

1、总结概念

师:那么这两组数都是什么数呢?请同学们看数学书59页的内容,看谁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学生看书。

师:好了,我看了同学们看书很认真,那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这些数是什么数吗?(指着第一组数)

学生回答质数的概念。(如果不完整,引导: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像这样只有1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又叫素数)。(师相应画上椭圆,出示课题:质数。并贴出质数的概念。)

师:那通过看书你知道这些数又是什么数呢?(指着第二组数)

学生回答合数概念。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完整。像这样如果除了1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师相应画上椭圆,出示课题:合数。并贴出合数的概念。)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手指课题)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概念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现在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39号,39除了1它本身两个约数以外,还有别的约数,所以39是合数。你们也想这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听他们介绍得对不对。(4、5个同学介绍)还有同学想介绍,那就请同桌两人互相介绍介绍吧!

2、游戏促学:

师:好了,咱们大家的学习兴致可真高!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学号是1——20的同学请注意,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起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报一下自己的学号。学号是最小的质数的学生请说一句话!

师: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起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报一下自己的学号。最小的合数请说一句话!

师:1——20号的同学,谁一次也没有站起来?你为什么不站呢?

学生回答。

说明:是的,1只有一个约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认识质数表

师:判断一个数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除了根据概念去判断以外,还可以查看质数表。(出示100以内质数表)

师:这是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在这里出现有是100以内的什么数?(质数)没有出现的呢?(合数1)

师:现在请你将这些质数读一读,然后找出20以内的几个质数,并将它们记住。

学生读背。

师:20以内的质数谁背下来了?

学生回答。

师:你们可真聪明,记得这么快!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个判断质数的方法,当我们运用概念判断有困难时,别忘了可以借助质数表。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关于质数合数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个别的问问从哪查到的)

4、《质数合数》数学

1.经历并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2.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探索精神,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掌握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学习难点 灵活地运用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7分钟)

1.课件出示:

(1)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2)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

2.找出2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课件出示)

(1)奇数有:

(2)偶数有: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总结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18分钟)

1.课件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几个奇数、偶数然后加起来,通过探究,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3.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

4.验证猜想

奇数-偶数=( )

1.回顾学过的概念。

(1)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一个数,如果只有1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1)奇数有:1、3、5、7、9、11、13、15、17、19

(2)偶数有:0、2、4、6、8、10、12、14、16、18、20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偶数+奇数=( )

3.小结: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4.验证交流。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材第16页第4题。

2.完成材第17页第6、7题。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5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读一读材第17页“你知道吗?”

课后小结

在学习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基础上来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本节课的学主要采用游戏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加强交流,探索规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本节课首先复习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来引入新课,然后采用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数的奇偶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谐、愉快的学习氛围。练习题的也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的奇偶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习题

1.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在2,3,4,5…中,除了合数以外都是质数。( )

(2)所有的偶数一定是合数,并且所有的质数一定是奇数。( )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4)两个质数的都是偶数。( )

2.不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在结果是奇数的算式下画横线,在结果是偶数的算式下面画波浪线)

328+736 836-655

1000-427-144

1+2+3+4…+19

23×16-11×7

1000-427-144

1+2+3+4…+19

23×16-11×7

板书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4.验证交流。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点击查看更多《郑和远航》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1606.html

热门阅读

  1. 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
  2. 《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3. 精选七夕情人节祝福语13条
  4. 猪年新年贺词
  5. 关于老街印象散文
  6. 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合同模板
  7. 2018年春节送公司的祝福语
  8. 山行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9. 小学生教师节贺卡祝福语精选
  10. 晚间问候语
  11.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课堂的教案设计
  12. 春节横幅标语
  13. 从开始到现在爱情诗歌
  14. 房屋租赁协议书模板
  15. 201年3女生节祝福语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