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李白

发布时间: 2025-09-23 19:23:01

《峨眉山月歌》李白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诗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秋”字为入韵倒置句末。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正应了秋高气爽,月色皎洁的自然规律,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进入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平羌江在峨眉山的东北,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

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无论河水怎样流动,“ 水中月”也不会随之流走,月随水流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观月老也顺水而去。因此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第三句中人出现了,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 平羌江—— 清溪—— 渝州—— 三峡,诗歌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没有更具体的景物刻划;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明晰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凡咏月处,都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一般来说,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就有五个占了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处处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处处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将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此外,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以地名限制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拓展阅读

1、我与河作文 我与有约作文

夜晚我躺在床上望着天空数着星星,突然有一个声音出现在我的耳际。“想见吗?”“想”只听“嗖”的一声。我被带到了唐朝。并顺利地和交上了朋友,我们很合得来,他还约我去江南玩。

来到江南却下起了雪,我们便到旁边的亭子里躲雪,这时兄说:“我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吟诗作乐好吗?韩兄。”“可以啊,兄”“既然现在下着雪,我就从雪开始说起吧!”“老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雪变雨来多麻烦,不如直接就下雨。”“韩兄,该你对了。”我突然想起1937年鬼子进中原。我就从鬼子开始说起吧。“鬼子吃饭不*,饭到肚子变成屎,饭变屎来多麻烦,不如直接就*。”“对的好,你用饭对我的雪用屎对我的雨,*啊。”兄说道。兄又问;“哦!对了鬼子是什么东西”“他不是个东西。”“哦,那他是人是妖。”我说他是个人妖。诗对到这雪突然停了,我们正要去看江南美景。突然被我弟弟吵醒了。

o(︶︿︶)o 唉!原来是一场梦!

2、我与河作文 我与有约作文

我做了一个梦,朦胧间,一位身着色长衫,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握朱毫(毛笔),表现出桀骜不驯性情的男子飘然向我走来。他是谁呢?

哦,近了,近了,原来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仙-----!他走到我面前,举了举手中的酒壶,和蔼地说:“有酒才有诗,无酒诗不成。其实诗就在你的身边,小朋友,你,找得到么?”我眨眨眼睛,说:“爷爷,你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你作的诗意境深远,清新飘逸,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不仅是我等这些学子,连老少妇孺也喜欢读你的诗。但是诗的内容和意蕴有的还是令人理解不透,是不是能用花表述出来呢?”

“不可不可。”连连摇头,说道,“这诗讲究的就是要有朦胧感。倘若诗意浅露,就如酒兑了水,无味了。”“原来如此。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只接受通俗易懂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而对优美、高雅的诗却不屑一顾,致使诗在书架上昏睡多年,每次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也不管是会开还是平时考,作文的要求总是千篇一律:‘题材不限,诗除外’。世人这样冷落和排斥的诗,真是太过分了。”我愤愤的说。

“恩,我也相信1!”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开心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失了。

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是21世纪。诗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的将来,我相信它一定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你等着吧,爷爷,诗的繁荣已i为期不远了,因为它毕竟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灵桥中学初一:俞晓晨

3、《访戴天道士不遇》全文译文及赏析的诗

这首诗是早年的作品。早年在戴天大明寺读书。后来,因坐永王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故乡。诗曰:“不见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读书处,头好归来。”次年,便死于安徽当涂。

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道士不遇”的诗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无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陈述句。只是说明道士不知所去。是为“愁倚两三松”句,所作的铺垫。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当然,并不是说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4、《访戴天道士不遇》全文译文及赏析的诗

此诗是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是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的。这是入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寺的钟声。

颔联写的是你是诗人进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相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联是说,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峰。

颈联写的是诗人进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竹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色飞泉与青碧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联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根据清代黄锡珪《年谱》,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戴天)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应该是这期间所作。

点击查看更多《峨眉山月歌》李白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63095.html

热门阅读

  1. 拆房安全协议书范本
  2.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3. 暖心的生日祝福语
  4. MySQL在PHP中的存储过程调用?
  5. 育儿心得范文
  6. 沁园春雪的书法
  7. 生意对联集锦
  8. 最新毛概心得体会
  9. 小鸡开鞋店的故事
  10. 有关分手后的伤感个性签名
  11.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模板
  12. 描写春天的古诗二年级上册
  13. 青年团入团申请书优选范文
  14. 满江红怀子由作翻译赏析
  15. 2016年儿童节精美贺卡祝福语
  16. 我们爱运动教案
  17. 真实爱情小故事之爱情天梯
  18. 201年元旦祝福语大全
  19.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20. 呼唤物业管理进社区征文地方范文
  21. 妇女节短信祝福同胞语大全
  22. 表达朋友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23. 中班表演专长班下学期计划的教学设计
  24. 201年新年给老师的祝福语
  25. 201年感人的母亲节祝福语
  26.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
  27. 春节对联大全 12字
  28. 安徒生童话:恶毒的王子——一个传说
  29. 七上八下成语造句
  30. 春季开学典礼的演讲稿
  31.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最新
  32. 林夕名言精选
  33. 充分利用学生在音乐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作用论文
  34. 爱的延续美文
  35. 连锁加盟合同模板
  36. 关于敢转争实践活动研讨心得体会
  37. 鸡年春节对联 201
  38. 2016年猴年新年送老师的祝福语
  39. 最经典的微博经典语句
  40. 2016给学子的升学红包祝贺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