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教科版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编选了《小壁虎借尾巴》、《美丽的丹顶鹤》两篇主体课文《大熊猫》、《画鸡》两篇扩展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美丽的丹顶鹤》是本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题目表明本文是写丹顶鹤的。以“美丽”来界定丹顶鹤,表明文章内容一定着眼于描写丹顶鹤的美。本文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春天丹顶鹤由南方飞回北方。第二自然段:写美丽的丹顶鹤及其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可爱的丹顶鹤及美好的传说。第四自然段:写丹顶鹤的故乡及我们要爱护自然保护区。课文主要写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及故乡。告诉我们保护珍稀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既概括又很形象地介绍了丹顶鹤,是我们对丹顶鹤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本文写作特点是:1、对丹顶鹤的介绍既全面又重点突出。2、叙述、描写、说明综合运用。
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我调空能力较差。因此,教学活动更多地要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倾向,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需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上进心、自信心、自觉性,让孩子们大胆地学,充满自信地学,放飞学生的个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识页字旁(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了解丹顶鹤的样子和为什么要保护丹顶鹤;结合课外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了解,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想象重点词句,背诵二、三自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丹顶鹤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小朋友,今天动物王国来了一群可爱的动物,他们是谁呢?瞧!他们来了。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师叙述:春天来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从南方飞来。
师: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
生:我看到了一群群洁白的丹顶鹤。
生:我看到了丹顶鹤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空中飞。
生:……
师:大家的眼睛真亮,一眼就发现体形较大的像鸟的动物是丹顶鹤。那么你们想了解丹顶鹤吗?今天这群丹顶鹤给我们带来了一篇很美的课文,题目是:16美丽的丹顶鹤。
(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过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看看
吧!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师:根据同学们的经验,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呢?教师给你们1分钟时间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吧。
2、开展“我读对了吗”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互读课文
3、再读课文
师:同学们试一试,不看拼音你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分段指名读
师:好!我们合作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好吗?一个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别闲着,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比你读得好,你向他学。别人不如你,呆会你和他比一比,开始吧!
(第一自然段):哪位同学大胆地告诉大家“我想读”
评:万事开头难,第一段读正确,读通顺了,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下面的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的。
(第二自然段):请你的好朋友来接着读好吗?
(第三自然段):老师也想读,不过这几天老师感冒了,谁能帮老师 读一读呢?
(第四自然段):大家都急着读了,这样吧,喜欢最后一自然段的同学就请你主动站起来读一读吧。
拓展阅读
1、小学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最新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力。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小学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最新
1、初步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前学习方法引题。
1、 齐读课题。
2、 根据单元导读,引出本课学习方法(附板书:多读多想)
3、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简介小兴安岭。
二、按预习方法自行初读课文,师检查预习情况:
1、 请生教读圈出的生字,并随机正音。生提醒教读。
2、 请生领读勾画的新词及喜爱的词语,注意正音。在不理解的词旁打上“?”随文学习后不解,再提出来共同解决。
3、 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现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贴学生的四季画。
(春)抽出嫩绿涨满 淙淙地流着
(夏)葱葱茏茏浓雾照射
(秋)松柏苍翠林间飞舞献出
(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 呼呼地刮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1、 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应怎样读,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 汇报读,互评,齐读。(板:大花园 巨大宝库)
3、 小结本文“总—分—总”的组篇方式。
四、按喜欢的季节分组,合作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揭示阅读提示:
1、 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 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3 展示汇报,选你最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朗读,或邀请伙伴表演,……
五、交流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这段所写的春天的景物
2、学生说喜欢的景物,读句子,说读出的体会。师生多角色感情朗读。
重点引导:
(1)抽出(应用查字典理解、换词比较体会树木的生机勃勃及拟人手法的生动形象)
(2)溪水的欢快旋律,师生在朗读与配乐中互动。
(3)从“悄悄看、别惊扰”中体会小鹿在这舒适、安宁的家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及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喜爱的景物。(画画、朗读、表演等)
4、感情朗读全段。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5、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全段。
六、用组词、辨析等方式学习这段生字。
板书
春 夏
秋 冬
(注:“春、夏、秋、冬”是学生画的小兴安岭的图片)
3、小学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最新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学习重点:
1、会读、会写本课所学生字。
2、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小兴安岭,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预习任务:
1、借助拼音能读,能写本课15个生字。
2、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优美风景。
自主、合作、探究:
1、小组之间互读生字,交流如何记住易错字、难写字。
2、互读课文,相互纠错。
3、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谈谈自己最喜欢
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并把相应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找出用得好的词语,大家交流。
5、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我来闯关:
a、看拼音,写词语。
qiānsīwànlǚ cōngcōnglónglóng yàocái
( ) ( ) ( )
dǎngzhù gòngxiàn guāfēng jìnpào
( ) ( ) ( ) ( )
b、辨字组词。
刮( ) 浸( ) 挡( ) 药( )
乱( ) 侵( ) 档( ) 约(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 了解大兴安岭相关知识。
班级 三年级 课 题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 时第二课时
主备人 陈勤英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学习方法指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预习任务:
1、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课文描述想象,感爱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自主、合作、探究:
1、“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中的“抽出”用得真好。讨论为什么好呢?并在课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谈谈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并把相应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交流:学习了这篇课文有怎样的感受?
我来闯关:
a、仿照课文,按四季顺序写一写家乡的一处风景。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写作的顺序都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88h.cn/articles/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