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9 10:39:55

三洲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三洲词·团圆莫作波中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前言】

《三洲词》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写一位年轻商妇对丈夫的思念,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切莫白白辜负了自己的青春,表现出女子青春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生活的渴望。

【注释】

①团圆:一本作“团圞”。

②莫为:一本作“无为”。

③轻:一本作“生”。

④唯:一本作“只”。

夫妇团圆应当持久,不能像水中圆圆的月影;也不要作枝头的落雪,尽管它非常洁白,却没有芳香。水中的月影虽然是圆的,但随着波动就会破碎;枝头的落雪虽洁白如梅,但终不能折下来插瓶供赏。李娘才十六岁,年纪轻轻就已经嫁人了,可丈夫是一个重利轻别离的生意人。家门前有条水路,丈夫轻易就离别而去,只怕他回来时年华已逝,红颜已老。

《三洲词》,或称《三洲曲》,是流行于巴陵三江口的民歌。那地方的商人乘船从长江上下,贩货经商。歌辞内容就写商人重利轻别,使妻子在家,空房独守,有华年易老之感。这首诗前四句是比喻。波中之月,虽然是圆的,但波动而月就碎,这团圆便是虚假的。树枝上的雪虽然洁白如梅花,但它终不能折下来当作梅花,插瓶供赏。这四句还可借用来说明凡事要讲求实际,不要徒务虚名。第五、六句写一个假拟中的李娘,年才十六,就已经嫁人了。结髪、结带,都是结婚的代词。第七、八句写门前有水路直通扬州,做商人的丈夫轻易就离别而去,只怕你回来时已闻不到旧时的香了。“旧香”,用来象征青春年少。

拓展阅读

1、陇头歌辞诗

南北朝佚名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山的流水,流离了山下。想着我孤身一个人,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

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在陇山。冻得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陇山的流水,也发出呜咽的鸣声。遥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断绝了。

注释

《陇头歌辞》为“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诗集》载首,写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张掖、武威一带为陇西,而古代陇西还包括今属平凉市的庄浪、静宁两县。六盘山处甘肃、陕西、宁夏省区交界处,主脉在甘肃境内。

陇头流水,指发源于陇山的河流、溪水。一说是发源于陇山,向东流的泾河等几条河水。

欣城:不详,我认为指今镇县的“新城”,“新”与“欣”同音。汉代时平凉部分地方,包括今镇县属北地郡。新城距平凉不远,距陇山东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发:早晨从欣城出发。

暮宿陇头:傍晚住宿在陇山顶上;暮:傍晚;宿:投宿,住宿。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形容六盘山一带气候十分严寒,冻得舌头都卷了上去,不能说话;语:说话。

鸣声幽咽:天寒地冻,陇山下东流的河水结了冰,河流在冰层间呜呜咽咽,像人哭泣一样。

遥望秦川:遥望:远眺,即向东远望;秦川,指陕西省中部。这里的秦川,指陇山以东广大地区,不一定指中或关中地区。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经济、化以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汉唐四朝,前后十朝,长安之名真正是名声赫赫,以至在唐以后长安成了国都的代称,李白《金陵》诗说:“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称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金陵为长安,实即今江苏南京。长安位居关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胜于天下独居第一。

关中周围群山环抱,东有华山、崤山,西有陇山,南有终南山、秦岭,北有洛水东西的黄龙山、尧山和泾水两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陇山又称陇坂、陇坻,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为六盘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约一百公里,绵亘于陕西、甘肃二省边境,山势陡峭,山路曲折难行,是渭河平与陇西高的分水岭。古称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过,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艰危苦寒的陇山顶上,回望富丽繁华的长安城和千里平沃野,眼见陇水一股向东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种感受真是无可名状的凄凉和悲壮。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陇坂,往往徘徊瞻顾,悲思涌起。历代流传歌咏秦陇的诗篇不下数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乐府民歌的首《陇头歌辞》最为有名。

第一、两首均以“陇头流水”起兴,与下内容的联系是在陇头之水“流离”而下——无定所、不由自主方面。

创作背景

山川风景是没有感情的,但登山涉川、观览景色的人却有感情;人们常常触景生情,每每借歌咏抒发。北朝西行服役的人们越陇头分水岭时,瞻望前程、回顾家园时感伤命运歌唱悲凉,这首《陇头歌辞》便是当时劳动人民所传颂的。

2、解连环·孤雁解连环·孤雁

1.自顾影欲下寒塘

出自: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用意:顾影,孤栖自爱神态的写照。表示有深自珍惜。特别是一“欲”字,更是对这种想下未下、犹豫迟疑的神态的深刻把握和维妙维肖的刻划。用孤雁来象征自我形象,

2.残毡拥雪

历史人物:苏武

用意:用苏武故事。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这里喻指困于元统治下有气节的南宋人物。

3.长门

历史地名:西汉汉武帝刘彻皇后陈阿娇(汉帝刘恒女儿馆陶公主的女儿-陈皇后)的寝宫。

出自:杜牧《孤雁》“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用意:汉武帝时,陈皇后*入长门冷宫。这里用长门宫的寂寞冷落来形容孤雁的凄凉哀怨。

4.锦筝

出自:唐钱起《孤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用意:筝音抒怨

5.宿芦花

出自:陆游《闻新雁有感》: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

用意: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挂念同伴,寓指身落寒塘之实境会有思念同伴的深情。

6.暮雨相呼

出处:崔涂《孤雁》:暮雨相呼失。

用意:想象孤雁的同伴在暮雨中声声呼唤,是人张孤雁飘渺的幸福的设想。

3、《夏日绝句》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参考:

1、 周一贯 李子山.小学生必读古诗80首.杭州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97页

2、 李承林.中华典 中华句典大全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7页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显示全部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 显示全部

点击查看更多三洲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3095.html

热门阅读

  1. 河南石人山优秀导游词
  2. 关于美丽校园的手抄报
  3. 元旦节手抄报素材
  4. 小学关于快乐的除夕之夜作文400字
  5. 2019圣诞节的祝福语
  6. 山寺桃花别样红散文
  7. 金秋十月短信祝福语
  8. 《相见时难别亦难》古诗文翻译及评析
  9. 徐渭西施山书舍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10. 《笋芽儿》的说课教学设计
  11. 质量管理的口号
  12. 最新新春祝福贺词大全
  13.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范文
  14. 描写中秋佳节的诗
  15. 静静生活随笔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