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43:08

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刚学英语的时候,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喜欢学习、模仿。但是,自从小学开设了英语,学生在小学接触过英语了,神秘感没有了,学生学英语的好奇心逐渐减弱,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教师面对一些整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态度误区。我平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语言的快慢程度,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吃不饱。吃不饱的那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以下情绪:上课或讲练习的时候,就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

从以上两个问题中,我体会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一样、一个模式,不能要求学生都按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发展学生学英语的各方面能力。而且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去因材施教。我认为关键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眼、耳、口、鼻、脑并用,是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而没有学习兴趣的差异更大;学生的喜爱也不一样,有的喜欢听说法,就是一直看着老师,听老师说,很少看书本;有的喜欢阅读法,就是一直盯着书本看,很少看老师或黑板。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们喜欢英语。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多听、多练、多参与。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

拓展阅读

1、计划

、本期指导想。

以“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面向全体生,提高生的人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习方式。培养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生综合素质为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本期的,我将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面向全体生,关注每个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生技能,言知识,情感态度,习策略和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模式,让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生发展,建立能激励习兴趣和自主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情简析:

共有二个班,生人数146人,其男生86人,女生60人。通过半的习,大多数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段。能与师或同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生因为基础不够好,习很吃力而,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带来不少困难。

另外,所班的生在情感态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生不能明确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材简析:

全书共有12个单元。本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习的法知识点有:(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时间状从句、条件状从句、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篇阅读章,用以训练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生的阅读量。

四、总体目标:

1、生应有较明确的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习态度。

2、能听懂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

3、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4、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习任务。能在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5、能合理计划和安排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习方法。在习和日常交际能注意到化的差异。

五、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的对话。要求生背诵并默写,培养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实施:利用“互测及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习氛围,培养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体味习的快乐,树立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途径,培养生综合言运用能力

8、在根据目标并结合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生实际的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生通过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习和使用,完成习任务。

9、加强对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软件,探索新的模式,开发资源,拓宽习渠道,改进习方式,提高效果。

六、研专题及作法:

(1)研专题:关于困生的评价倾斜模式。

据研究表明,人类言的能力因人而异,差别是正常的。要好每生,但不能要求每生都样,都按同个模式去发展,而是要开发生不同的潜能,发展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长期以来的评价用的是同把尺子,导致了部分生止步不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甚至有的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课堂上习的兴趣不浓。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困生的习情况,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以倾斜式评价促进他们的发展。

(2)具体做法。

1、让胆小的生参加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与同的交流放松心情,会与他人的沟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师根据他们参与的认真态度,设立参与奖。

2、每月先让生写出书面的自评(评价包括各个方面,如:书写,单词、句型的掌握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主要写出与上月相比进步的地方和本月的奋斗方向,师根据情况设立进步奖。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把生的进步告诉家长。

4、以言评价为主,对生进行对话式的交流。

七、进度安排:

2、计划

、指导

以“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面向全体生,提高生的人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习方式。培养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生综合素质为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期总目标

生应有较明确的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习态度。能听懂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能读供七至八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习任务。能在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习方法。在习和日常交际能注意到化的差异。

三、材简要分析

《新目标》八(下册),全书共有十个单元,另两个复习单元。本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习的法知识点有: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时间状从句、条件状从句、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篇阅读章,用以训练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生的阅读量。

四、情简要分析

共有三个班,共有生人数x人,其男生x人,女生x人。通过半的习,大多数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师或同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生因为基础不够好,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带来不少困难。

五、提高质量的可行措施及改措施五

、面向全体生,注重素质育。

二、以生为主体,尊重生个体差异。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用渠道。

具体来说:

1、认真专研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设备,加强直观,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生沟通,了解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生兴趣。如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6、不断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六、进度安排

Unit 1 6课时 第周————第三周

Unit 2 5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

Unit 3 5课时 第五周———第六周

Unit 4 5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

Unit 5 6课时 第七周———第八周

Review and Mid—Test 5课时 第九周

Unit 6 5课时 第十周——————第十二周

Unit 7 5课时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Unit 8 5课时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Unit 9 5课时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Unit10 5课时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Review and Final—Test 11 课时 第十八周—第二十周

3、下册计划

情分析

孩子正处于习启蒙阶段,通过期的习,大部分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读轻声;能根据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能联系课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气。同们通过期的习也养成了良好的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二、材分析

本册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材内容。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材内容的局限性。8个单元包括识字、课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课共21篇,内容丰富多彩。口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些有趣的小游戏。

三、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识字与写字

1、喜欢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250个会写。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端正、整洁。

4、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拼音字母表》。

5、能用音序法查字典,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借助读物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和生活实际了解课词句的意,在阅读积累词

5、阅读浅近的童话、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交际

1、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重难点

1、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难点是:

(1)在进行课时,要重视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考题外,还要给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生在生活、用的意识。

五、措施

1.识字写字

本册安排的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相信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步的识字能力来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习,当小老师,等等。

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重视朗读的指导。在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生读出感情。在,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的情感因素。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等。

在进行课时,重视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考题之外,给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重视创设情境,使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交际。在口交际课之前,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8594.html

热门阅读

  1. 幽默搞笑五四青年节祝福语
  2. 白客的读后感
  3. 《新教育》读书心得范文1400字
  4. 最优美经典的爱情诗
  5. 体育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的研究的论文
  6. 有关于颐和园长廊导游词
  7. 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征文1200字
  8. 《小小鞋店》教案及教学反思
  9. 越有钱越焦虑美文
  10. 2018年小学生春节作文精选
  11. 盛世里做少年杂文随笔
  12. 描写思念的古诗
  13. 元宵节的对联
  14. 六一节日快乐五年级日记500字
  15.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诗翻译及赏析
  16. 2015羊年最有个性的公司拜年贺词
  17. 感恩节感恩自然的诗歌
  18. 五四运动98周年朗诵稿范例
  19. 先让自己幸福起来美文
  20. 门捷列夫的经典名言
  21. 有关春节的诗歌
  22.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静夜思教学设计
  23. 中学校长个人述职工作报告
  24. 高考祝福语激励考生的话
  25. 湘教版《语文活动1》优秀教学设计
  26. 家中一害生活随笔
  27.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范文
  28. 时光匆匆亲情绵绵心情随笔
  29. 学校年级主任竞聘演讲稿范文
  30. 旅游祝福语大全
  31. 分手后心痛失恋的签名
  32. 血液科护士实习心得与体会范文
  33. 匆匆优秀教案
  34.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会计
  35. 现实让我放下了你随笔
  36. 《爱有来生》的观后感精选
  37. 团体活得精彩心情随笔
  38. 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事
  39. 李清照《渔家傲》注释及赏析
  40. 大班社会《端午飘香》教学设计
网页更新时间:2025-10-16 07:45:44
本页面最近被 79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东,TA在页面停留了 179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