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纪实故事
泥鳅人高马大,年轻时三口袋麦子娶过媳妇。女子17岁,还小。瘦瘦的,掀开盖头满脸泪痕。花烛夜不脱衣裳,捧给栗子花生枣都不吃,裤腿扎得紧紧的。急的泥鳅满地打转,两眼冒绿光。娘掐他一把胳膊,“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哄。”哄了有半年,仍像上杀场一样浑身发抖,又蹬又踹。霸王硬上弓,脸被挠成烂北瓜,离了婚。
成为终身笑柄。村里人的话毒着呢,“泥鳅”二字前加一“瞎”字,从此难做人。生产队挣工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过了一段好日子。洼里护秋睡窝棚,两三个月不着家。烧玉米花生山芋,也烧老鼠蚂蚱豆虫,脸像鬼似地十天半月不洗。俊俏的小伙都被爱情遗忘,泥鳅更甭想了。有人打牙涮嘴:“去三岔埝了没?”泥鳅发愣;“去那里干什么?”“看看那里有‘漂’没?捞一个呀。”哈哈哈哈,无聊的人们开怀大笑。
红海洋时期,有人用白灰麻刀,在墙上或方或圆抹底,再有人用毛笔,或朱或墨写字,都是《毛**语录》。长的密密麻麻,短的一行两行。那是最扬眉吐气的日子,不过泥鳅所能做的,就是上墙搬梯子,下墙递盆子。既不知愚公如何移山,也不知张思德怎样烧炭。虽然如此,泥鳅一点也不缺乏**的冲动。别人挥胳膊他挥胳膊,别人喊口号他喊口号,唾沫星子乱飞,嗓子都哑了。别人台上台下背诵《老三篇》他跟听外语似地找不到翻译,一知半解都没有。有人考他什么是殖民地?他一扬胳膊,“那玩意开花节节高,芝麻地呗。”胳膊上箍一块红布,喊着下定决心,比打了鸡血还兴奋。泥鳅是不怕钻眼子的,任是泥是土,如果沉滓泛起,还能搅出一串串浪花。每次打派仗,泥鳅都先锋。一次在高粱茬子地里滚成一团,叽里咕噜,看不清男女连踢带咬。混战结束,泥鳅咵咵迈大步,就有人看见他**股殷红一片,女人来了月经似地。一捅他胳膊,“怎么了?”泥鳅感觉湿漉漉的,以为滚到泥水里了,一摸是血!这才知道挂了彩,腿马上软了,趴到地上动不了窝儿。双泪长流,大叫:“娘啊!活不了啦!娘啊!活不了啦!”几个人嗤嗤笑着,抬起他上药去了。
癖好赌,麻将不会打。又是条,又是饼,又是万,还有东西南北风红中白板,眼都晕,认不下来。却会拱*,数大点。虽然赢的时候少,输的时候多,公认的老母都喜欢和他来。骰子嗗喽嗗喽,瞪着眼抓牌,眯着眼摸牌,咧着嘴上牌,吼一声:“算账!”人家扔下幺蛾子,剥了!一张张炒票不翼而飞,直搰撸脖颈子,嘟囔:“我操!”
有人接下语:“绑板凳啊!”
一屋人大笑,不知东方之既白。
到了新时期,自由是自由了,但是一个人的责任田不好种。长的像裹脚布,短的像豆腐块。泥鳅耕耩拉打都不会,加上懒,又没队长敲钟了,半宿拉夜不睡,日上三竿不起,地常撂荒。扎蓬棵有一人高,兔子的粪蛋满地滚儿。一年的收获仅够塞牙缝儿,农业税不交,三提五统不拿,免了。大秋麦收不管多忙,一样横草不拿竖草不沾。恨得侄媳妇牙痒痒:“看我到时候管你。”泥鳅混账话砸过来;“不用你管。我*用狗拉拉。”
幸亏好时代,吃上了低保。日子不长,拴住了。侄子送医院输液一个疗程,回来拄上拐棍,变成吴老二见谁都哆嗦。天天白面馒头缺盐少菜一碗粥都没得喝。赊了两回馃子,没钱,卖馃子的路过小院不敢喊,绕着走。泥鳅追不上,忙喊;“我吃馃子,我吃馃子。”卖馃子的不予理睬,接着喊“站住,站住。我跟你叫爹还不行吗?”“得了吧。没有钱我赔不起。你有钱我跟你叫爹。”不敢站。嘟囔着跑了。
泥鳅咽了气,几个小辈报庙烧纸穿孝,还叫了几个吹的呜哩哇啦。从漫窪里花1000元接来一个骨灰盒,镶着漂亮女人照片,一块下葬娶鬼亲圆了坟,招魂幡在黄土堆上哗啦哗啦飘。有一个叫黄鼬的光棍,忽然“撞客”了,胡言乱语说骨灰盒装的狗骨头,泥鳅入洞房挨了咬。真的呢假的呢?谁知道。
《布施度无极经》云;
“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吾当为地。为旱作润,为湿作筏。饥食渴浆,寒衣热凉。为病作医,为冥作光。若在浊世颠倒之时,吾当于中作佛,度彼众生矣。”
愿泥鳅魂归天国,善哉善哉。
拓展阅读
1、列车上历险记纪实故事
2000年以前的铁路职工,坐火车是不花钱的,这和其它行业的内部优惠是不同的,据说,是用二七大罢工的先烈们的鲜血换来的。是解放前就有的待遇,我曾查阅过资料,日本人和*在华的年代就有免票,只不过高级管理层才能享受,有免票的时候,坐车旅游的事也不多,每个单位的出差,都控制得很严格。取消免票后,给铁路职工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困难,铁路职工最大的特点,是搞对象时从不考虑双方是哪里人,祖国各地的人都有,全国铁路一盘棋嘛,反正有票,今天你在哈尔滨,明天可能调到昆明,没有了免票,老家就别回了看丈人就困难了,真回不起呀。现在想家的时候,好多人总是后悔过去有票走动的太少。那时都凭一腔工作热情,领导让去哪里就去哪里,反正坐车不花钱,走到哪里都有一盘棋的照顾,到哪里都有一家人,不就像看完姐家再走哥家?车坐的多了,见过的事也多,经历的见闻也多,尽管好多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淡忘了,可1988年春我乘长春开往石家庄的213/214次列车的惊险经历,却永远难以忘却!
那是五一前的一天,我去东北探亲返回单位,在辽宁省大虎山火车站上了这趟车,旅客不多,有很多空坐位,我找了一个长坐位躺下。我的对面坐的是两位衣着整洁的年轻人。探亲期间,正值老丈人家中有农活多,天天忙完这事忙那事很劳累躺下不久我就进入了梦乡 。
我那天时穿的白色袖口带绿道的夏装路服,浑身上下都沾着泥土和汗臭,活脱脱一个大修段带着眼镜又干点体力活的技术员。火车行至沟帮子车站前,我被自己的呼噜声打醒了,我坐起来,对面的小伙们打开了车窗,向站台上的售货车买吃的,猪肉、牛肉、鱼肉罐头,咸菜榨菜*猪蹄子啤酒等,凡是吃的东西都买,钱多得很的架势。买完东西再前后座送我才看清楚。和他说话同样口气,同样开窗买东西的人,前后座位共有十八九个人。买的东西也都差不多。“你们是旅游团的吧”,我顺变问了一句。“差不多吧”,对面一位很勉强地应了一句。也许是看到同伴的傲慢,另一为跟了一句,“你是铁路上的吧,去那里?”,“回单位”“是车站的吗?”,“是的,石家庄火车站的”。我们勉强的唠的时后,他的几位同伴正都等着售货员们找零钞。好像事先有约定,售货员们眼看着火车徐徐开动,仍在不紧不慢的翻找着。看得出,零钱是不想给了。
这伙人被那个贪心的女售货员给激怒了,撸胳膊挽袖子,有的脸涨得通红指着渐渐远去的她破口大骂,有的顺手抓起刚买的罐头往车下砸,无奈的的,那些铁路上的售货员早把铁路运行时间掐得分秒不差,你就是一群老虎,也奈何不了她们了,火车就在逐渐加速中,把气的脸红脖子紫的这帮人给拉走了。哪里还能砸到他们?钱没要回来,白白又损失了几瓶罐头。“妈的,看老子回来咋整你们!”,其中几位长相凶蛮的骂着。“你老家是这里的吗?”,“对面那位又问起我来”,“不是,我老家是吉林的,到这里出差”。看得清清楚楚是卖货的理亏,我不想代老乡们挨骂。“那你一起吃点”,“谢谢,吃过了,就是太累想睡一会儿”。我也不想再和他们多唠。对面的拿来一个装衣服的包,你啥也没拿?枕上这个睡吧。几个零花钱放在了鞋里,我口袋里只有一个工作证和免票,我真的放心大睡起来。
车过唐山,我听到车厢里有人连哭带叫,睁开眼一看,满车厢乱七八糟的,旅客们个个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哎我枕的包呢?对面的和同行者都不见了。我问旁边一个手上包着纱布的大叔:包是他们拿走了吗?还问呢?昨晚出大事了。那帮人是*,满车厢都被他们用刀逼着,有的把两头车门有的挨个收身,钱和贵重的东西全要。装了几大旅行厢。收了好几个车厢,就你幸福,对面那小子还说你太困,铁路穷鬼一个,不用收身。包他拿走你都没醒。那他们人呢?早在山海关下车了。警察呢?警察不管?到唐山上来一大帮警察,把受伤的旅客抬走了,也不知道咋处理的。车到高碑店,我下车回了单位。
过了几天,从报纸上看到,全国打击车匪路霸。这是一个专在铁路列车上作案的团伙,他们还杀一个女列车员。报上没说是不是那天晚上把她带走的,我想,如果是的话,一定和买东西过程有点关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枕的包里装的是啥,但肯定不是衣服。我后来常想,假如我当时没睡着,假如我没坐在那个位子,假如我没穿路服?将是啥结局?
又过了一年,我又在天津开往沈阳的列车连接处,和对面的小子突然相遇,“是你?”车刚好是在塘沽停车,我还楞着想是谁的时候,他已不见了。等我想起的时候,找到乘警:报上说的肯定不对,不是全部落网。有漏网的嫌疑人,他们是牡丹江一带的人,但在沧州一带,有他们的第二故乡。
2、优秀女翻译变身国际诈骗犯案件纪实大江法制故事
2006年7月1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给安徽省合肥**孙金龙转来一封来自美国罗莱特公司的信函,信函称,合肥瑞茂进出口公司涉嫌国际诈骗。孙金龙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合肥市*迅速侦破此案。经过*干警数日奋战,涉嫌诈骗欧美13个国家30多家公司的13名案犯全部被缉拿归案。
2007年6月19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当主犯之一何淑芬被带到法庭上时,所有人都惊奇不已。何淑芬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和教师,她是如何堕落为一名国际诈骗犯的呢?
我挣钱给你治病
今年 28 岁的何淑芬是河南洛阳市人,1997 年毕业于洛阳农业专科学校商贸英语专业。读大二时,她就拿到了专业英语4级证书,包揽了学校各类英语竞赛的冠军。毕业那年,一位外国学者到该校访问时,何淑芬全程充当翻译,外国学者对她的口语水平大加赞赏。1999年,何淑芬获得了到河南小浪底工程指挥部担任翻译的机会。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她恶补和水利工程有关的英语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淑芬的翻译受到了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指挥部的一位领导对她十分欣赏,曾表示待工程结束后推荐她去北京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何淑芬没有去成北京,但她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出色表现,使得她在家乡名声大振。工程一结束,她被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龙门一中挖去当英语教师,月薪1000元。每月1000元的工资在当时已经不算低了,但何淑芬却整天愁眉不展。因为她丈夫和公公都得了家族遗传性糖尿病,每年光药费就要花掉四五万元,丈夫没有工作,全靠她挣钱治病养家。
丈夫吴庆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谈恋爱的时候,他还没有发病。在他们婚礼前的那个月,吴庆将她拉到一边,说:“淑芬,有件事情我一直想告诉你。我家有糖尿病遗传史,爷爷、爸爸都得病了,我早晚也会得那个病的。我们还是分手吧……”何淑芬紧紧抓住未婚夫的手,温柔地问:“你还爱我吗?”吴庆重重地点了点头。“有爱就够了,一点小病算得了什么,将来你要是真发病了,我挣钱给你治病,替你孝敬爹妈。”未婚夫还想说什么,何淑芬用一个**堵住了他的嘴。
吴庆的担心很快变成了事实,那是他们婚后的第二个月。那天上午,何淑芬正在批改作业,丈夫的同事突然打来电话说:“吴庆的眼睛看不见了!”何淑芬急忙赶往医院。医生说:吴庆是糖尿病引发了视网膜病变。医生的话无异于晴天霹雳,她跪在医生面前,求他救救吴庆。医生告诉她这病暂时只能靠药物压下去,要做好长久*的打算,可能需要一大笔费用。
吴庆住院没几天,他们的3000块钱积蓄就所剩无几了。经过*,吴庆的眼睛勉强能看见东西了,他为了省钱就坚决要出院。临出院前,医生说:“这病只是暂时压住了,一旦终止*,失明的可能性非常大。”何淑芬暗暗发誓就算用尽一切方法也要把丈夫的病治好。吴庆回家后只能保守*,即使这样,他和父亲每年光吃药的费用也要好几万。随着女儿的降生,何淑芬一个人的工资远远不够应付。
优秀教师误入诈骗公司
2006年3月初,正在四处借钱的何淑芬接到以前做兼职时的一家公司经理打来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合肥瑞茂进出口公司需要一名翻译,月薪两千,业绩好还有奖金,问何淑芬愿不愿意干。何淑芬当即答应了下来。三天后,她告别丈夫和女儿,踏上了去合肥的旅途。
来到合肥后,何淑芬发现瑞茂进出口公司位于一幢写字楼的6层,公司大约有20多个年轻职员,每人都配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看起来相当正规。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向阳把何淑芬请到办公室里并告诉她:“我们公司专门和国外客户做生意,所以需要一名出色的英语翻译。先前我们也招过很多大学生,但都不满意。你是熟人介绍来的,就先留下来试试,要是干得好,我*不会亏待你。”当何淑芬询问公司究竟做何种外贸生意时,刘向阳说:“你刚来公司,先适应几天,具体工作我以后再告诉你。”刘向阳还为何淑芬安排了一间宿舍,并为她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一个星期过去了,何淑芬疑惑不解,为什么员工整天只是上网?一次,她忍不住向一位同事打听:“我们究竟做什么业务呢?”同事冷冷地说:“不该问的你别问,经理自有安排。”
2006年3月12日,何淑芬突然接到刘向阳指派的任务,让她一起去机场接一位美国客户。刘向阳说:“一会儿接待客户时,你就用‘李震’这个名字,记住了吗?”何淑芬不解,忙问:“我有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要叫‘李震’?”刘向阳说:“这是公司的规定,你照做就行了。”
在机场,何淑芬见到了美国罗莱特制造公司的弗兰克·葛高尔先生。在双方正式洽谈时,何淑芬才知道公司是以向对方订购“铜质压充”,而邀请葛高尔先生来商谈合约的。渐渐地,何淑芬发现刘向阳总是十分爽朗地答应了对方产品的报价、运输方式、交货时间等。就在快要签订合同时,刘向阳让何淑芬提醒对方:“他们可以在原先报价的基础上提高2个点,但我们公司需要10台笔记本电脑……这是在中国做生意的通行做法……”何淑芬一惊,这不是堂而皇之地索要回扣吗?刘向阳瞪了她一眼。何淑芬生怕得罪经理,只能把他的话原原本本地翻译了出来。葛高尔先生很不解,但他是第一次来中国,以为这是跟中国人打交道的潜规则,于是,他答应了。合同签订后,葛高尔先生回到了美国,开始等待瑞茂公司打来的预付货款……
第二天,何淑芬刚到公司,发现办公室里空空如也。正在这时,清洁工对她说:“这家公司昨天晚上连夜搬走了。”何淑芬呆了,连忙拨打刘向阳的电话,问他为什么要搬家?为什么不通知她?刘向阳说:“我想你大致明白我们是干什么的了,如果你愿意回来,我们热烈欢迎。如果你有其它想法,就别枉费心机找我们了,欠你的工资我会安排人打到你银行卡上。”“你们是不是专门骗外国人的钱?”“你就别管那么多了,要么继续跟我们干,要么回家当你的穷教书匠去。”
何淑芬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人利用,参与了诈骗。她想来想去,有了回去的打算,可是她拿起电话,就听到女儿在那头哇哇大哭,还夹杂着老人的阵阵咳嗽声。原来,何淑芬走后,公公就发病了。吴庆告诉妻子:“我打算出去找工作,挣钱给父亲治病。”“千万别,你的身体哪能出去工作?钱我来解决,公司经理很欣赏我,很快就有钱了。”何淑芬下意识地说出了这句话。
挂断电话后,何淑芬头脑一片空白。晚上8点多钟,何淑芬最终拨通了刘向阳的电话,刘向阳在电话那边兴奋地说:“这就对了,跟在我后面你*不会吃亏的。我保证你的工资是以前的好几倍。”
何淑芬这才知道,瑞茂进出口公司其实就是打着做外贸旗号的诈骗公司,他们专门以下大额订单为饵骗取外商来肥洽谈,在签订合同前,变着法子向对方索要回扣。员工对外都自称是业务经理,他们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成天在网上寻找合适的外国公司,伺机行骗,只要有人上钩,不管对方生产什么,他们都表示出兴趣……
良心在金钱面前丧失
2006年3月27日,刘向阳兴奋地说,美国一家名叫欧文莱的公司上钩了。原来他这次以订购“铜质精密压冲件”为由,成功地骗取了对方的信任。
2006年4月11日,美国欧文莱公司的代表比尔抵达合肥。刘向阳专门租借了一辆奔驰车去机场迎接,还安排何淑芬献花。隆重的迎接仪式果然迷惑了对方。等洽谈会快结束时,比尔突然问刘向阳:“中国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很多,为何会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刘向阳一下子被问住了,愣在那里。何淑芬立马接过话来说:“现在物流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了,订贵公司的产品同样方便,更何况,我们的委托方对贵公司的产品质量更为信任……”何淑芬机智的解释让比尔连连点头,刘向阳松了一口气。很快,刘向阳又从比尔那里索取到80128元回扣。刘向阳给何淑芬800元作为奖金。
何淑芬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只要挣够给丈夫看病的钱就马上收手。为了尽快挣够钱,何淑芬比任何人都努力。短短的两个月,他们成功诈骗了11家外国公司。
2006年5月11日,加拿大外商纳斯被刘向阳等人以*“液压水泵”为由骗到合肥。合同签订前,纳斯先生同样付了一笔不菲的好处费。何淑芬见纳斯出手大方,对刘向阳说:“这个鬼佬出手阔绰,我们好不容易钓来,不敲白不敲。”在何淑芬的鼓动下,瑞茂公司又向纳斯先生要一笔不菲的“佣金”。回到公司后,刘向阳连连称赞何淑芬是个做大事的人,并爽快地给了她奖金。半夜里,何淑芬被噩梦惊醒,她梦见自己被抓进了监狱。醒来后,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到妻子的电话,吴庆顿时睡意全无,因为他听见妻子的啜泣声:“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公司……”“你们公司怎么了?”何淑芬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连忙转换话题:“我们公司很好,就是我特别想家。”她怕丈夫察觉出什么,随即挂了电话。
何淑芬成了刘向阳最得力的助手。公司的业务也越来越大,生意遍布全球三十多个国家。这时,何淑芬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她是为了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话,那么后来给丈夫治病则成了她诈骗的一个借口。以前一个月只能拿到一千多块钱,现在只要谈成一笔业务,挣的钱比以前当老师时一年的收入还高。凭什么她有一身好本事,却活得比别人差?她这也是靠本事挣钱,比去偷去抢强……
2006年5月12日,刘向阳派给何淑芬一个特殊的任务,让她去招一些大学生来做翻译,“招到了新人,你就是我们公司的翻译主管,以后他们谈成的每单业务,你都会有提成。”何淑芬怔住了,自己被拉下水了,难道还要去害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吗?但最终,“翻译主管”的诱惑掩盖了何淑芬的良心,她走进了人才市场……
何淑芬侃侃而谈,把公司吹嘘成一家实力雄厚、有远大发展前途的进出口公司。那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纷纷投来了简历。最后何淑芬只选了十个人进行第二轮面试。
为了让这些新来的大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何淑芬整天给他们“洗脑”:“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它的就当没听到、没看到,多做事少说话对你们*有好处。”“看一个人是不是成功,就要看他穿得怎么样,吃得怎么样,挣钱多不多,只要这几点达到了,还怕你们不高人一等吗?”“做大事不拘小节,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并不重要。”在何淑芬的训练与调教下,这10名大学生虽然对公司从事的不光彩行当心知肚明,但却什么也不说。
之后,他们屡屡得手,短短四个月就骗了众多外国公司,涉案金额高达一百多万元。何淑芬晋升为公司元老级人物,钱也越挣越多。2006年7月10日,一直没收到瑞茂公司预付货款的罗莱特公司感到不妙,几经了解,才知道中了圈套。他们立即向美国商务部、中国驻美大使馆写信,举报瑞茂公司可能涉嫌诈骗。合肥**孙金龙收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寄来的信函后十分重视,立即责令庐阳*分局全力侦察。
2006年7月14日,刘向阳、何淑芬等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何淑芬被抓后,警方很快通知了她的家人。吴庆怎么也不敢相信,一向善良的妻子会去骗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吴庆不知该如何面对妻子,只好让母亲代他给关押在合肥市第二看守所的何淑芬捎去一封信。在信中,吴庆对妻子说:“以前我们一家三口,日子虽然苦,却很快乐……你想过没有?以前你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有你才有家啊……”手捧着丈夫的信,何淑芬好几次哭得晕了过去。丈夫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利刃割在她心上,何淑芬知道自己错了,她一直想给全家人找一条出路,但现在,恰恰是她断了他们的未来。特别是女儿,她才三岁啊!别人肯定会在背后说她是诈骗犯的女儿,她该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
3、一个真实的故事读后感选录90句
电影简短,故事脉络清晰,经典的永远是老话题。因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所以不忍吐槽电影本身,只谈谈我有点小矫情的感动吧。每个人都活在一层透明的膜下面,我们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接触不到。中国从来就有阶级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显性的,可以达到“上品无寒门”的地步,寒门人上升的空间局限在那一隅小地;有时候是隐性的,自由平等的局势下依旧有先富和后富,这是一个以物质和金钱划分阶级的时代。
一个阶层的人总是仰望上一个阶层,就像城乡结合部总是以城市风格为潮流,而乡村总是模仿县城一样,这也是一层隐形的膜。这个膜真的打不破揭不开吗?现在看来当然不是。
平民子弟入大学再正常不过,贫苦出身后来站在人生巅峰的比比皆是。所以我能够相信伊丽莎白·玛丽的故事,也愿意相信。尽管这个故事是以美国为背景,处处充满美国元素,*酗酒收容所,逃学乞讨去偷盗,轻易来去的学府教育,惊人的高额奖学金。剥去这些外衣,故事的'灵魂是世界性的:愿不愿意给自己一个梦想去摆脱生来注定的贫困!我们不一定有伊丽莎白的天才,可以两年读完四年的书,能够以第一名成绩赢得纽约时报奖学金。但是是否至少能够做到,不因为目前的环境否定自己的前途和潜力呢?我们整天谈论梦想,可是我们真的敢想并且去朝着这个方向做吗?难道不是做了一会白日梦,想到成绩,想到家庭,感慨一下社会的压力,调侃调侃**,继续浑浑噩噩下去吗!我觉得相对于以前,这是一个公平的互联网时代,尽管竞争与吞并更为严重,但终究有了成功的可能。
有才华肯努力的会有一条路去走,尽管不如那些出身好的走的容易,但又怎么样呢?我们干嘛要比最后的高度,行进的距离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吗?不管我们最后想做什么,首先要敢想,不妨试一试嘛,万一成功了呢?!感觉有点像心灵鸡汤,还是结尾吧,我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这个女孩。
4、学生《愿望的实现的故事》读后感2022年
我最近读了《愿望的实现》这本书,其中《愿望的实现》这个章节让我感触很深。
本章写了苏巴的孩子苏西很调皮,常常搅的四邻不安,苏巴想抓住他,可是很无奈,他患有风湿病,更何况苏西跑的像鹿一样快,所以苏巴的耳光常常落不到实处。可一但苏西被抓住,就难逃严惩。
今天是周六,下午2点就能放学,可苏西根本就不想去上学,因为隔壁家晚上放烟花,所以他想尽办法不去上学,最后被苏巴识破了。苏巴把苏西关在房子里,不让他出去。苏西不能去看烟火了,他在房子里哭泣,他想:要是他能像苏巴一样自由该多好。苏巴在外面想:他如果能变成孩子多好呀。这时,愿望女神经过,实现了他们父子俩的愿望。
苏西变成了大人,她想她以前很想吃糖,只能用他的零花钱来买糖,他以前想如果自己能像爸爸那样有钱一定会给自己买一口袋的糖,苏西去买了糖,他用了没有牙的嘴嚼糖,感觉很难受,他以前很喜欢吃糖,现在他吃不了糖了,他很不开心,她想爸爸现在是小孩子了,可以吃糖,可她又想爸爸吃糖,可能会生病。
小苏巴现在想:他可以晚上把听故事的时间用来学习,苏西来叫苏巴去上学。苏巴说,她胃疼,不想去上学,苏西说:“我以前就不想上学校就用的这样的借口,所以你不要骗我了“,最后,苏巴被苏西带到学校。苏熙去爬樱桃树,可怎么也爬不上去,苏西想他,昨天还很轻松就爬上去了,今天为什么这么费劲,树枝承受不住它的身体被他折断了,苏西砰的一下掉到了地上,周围的人看见了,哈哈大笑,苏西和苏巴都想变回原来的样子,这时愿望女神回来了,他们恳求愿望女神把他们变回来,愿望女神问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了吗?苏西和苏巴都说得到了,最后愿望女神说你们明天早上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浪费每一分钟,否则就会后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6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