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夏日绝句》全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发布时间: 2025-08-18 09:31:30

李清照 《夏日绝句》全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4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人活在这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有杰出的贡献!即使是已经*,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我(指李清照)直到今天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宁愿死去也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拓展阅读

1、古词名有哪些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 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 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 伸展。“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 山郭外斜”,是远景。由近渐远,景 色越来越开阔,一派幽恬静的气 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饮酒》

】这两妙在自己无 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 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 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这两写 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 声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 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祝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 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 圆圆的落.好~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 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 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圆”则把分割的画面 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紧承起,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中的 二字炼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 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涛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静的环境。这两不仅再现了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1.会当凌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从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两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为了不使豆田荒芜,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人并不抱怨。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煜《相见欢》

】“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煜《相见欢》

】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5.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2、描写桂花的

桂花原产我国西南和中部,现广泛栽种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耐寒,为温带树种。桂花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秋季开花,芳香四溢,是我国特产的观花木和芳香树。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桂花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建。其古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的月光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鸟鸣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文如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了,惊动了山中的鸟。时而在山涧处发出轻轻的鸣叫声。

《蝶恋花·答淑一》作者为当代文学家*。其古文如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失去了深受自己宠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 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 试问吴刚天上有什么? 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 在万里青天为*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听到凡间传来的捷报,两位*的忠魂激动泪流,天地有感而人间大雨倾盆。

《鹧鸪天·桂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古文如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冬郊行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文如下: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文】

长在山岩上的桂花很稠密,一片白色。秋子梨的果实已稀疏了,而它的树叶却变成了红色。在这凄凉的江湾,我四方八面的望了一遍,我的乡思就像离了本根的征蓬一样,已经跟随着长风飘荡而去。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观国。其古文如下: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光愁玉箫。

《梦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贺。其古文如下: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文】

天色凄,老兔寒蟾正低声呜咽,月光斜,半开的云楼粉壁惨白。玉轮轧着露水沾湿了团围的光影,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带鸾佩的仙娥。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片海水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金铜仙人辞汉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贺。其古文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舝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文】

已经死去多年的刘彻,经常骑马出入汉宫,夜来夜去,早上就不见踪迹。汉宫已经荒凉颓败,秋天虽也有桂花飘香,但无人玩,三十六宫之中到处都是青苔。魏国*拉着车直向千里之外的洛阳,长安东门的风非常硬,直射铜人的眸子。铜人和明月相伴出了汉宫,这时铜人潸然流下铅泪。只有凋残的兰花在长安道上。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衰老的。荒凉的月色中铜人携盘独出,长安渐渐地远了,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

《秋夜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文如下: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寻道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文如下: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文】

寻找道观,所谓的道观就是昌利观,张天师住在这里。山顶处,仙草茂密的山野由于光线的阴晴,被分割成两部分。道观似乎隐匿在蓬莱仙岛中,并且极为恢宏。道观外观青碧怡人,入内则丹红辉煌。桂木造的门槛静庄严,松木做的户枢静穆庄重。道观中的玉芨仙草以仙人的金相让三山五岳都倾慕铭记。我想得道成仙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呆呆的望着白云和深远的天空。

《古朗月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其文古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3、“燕山雪花大如席”下是什么?是什么?

:这一起先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

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

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原文: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之何不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出处:唐代·白《北风行》

义: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

这里连月之光都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

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

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

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

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扩展资料:

之何不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这几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

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又同“唯有北风”互相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

“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极尽北风凛冽之形容。

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

这两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

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望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北风行

4、三年级下册古三首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后题目答案

一、字词

1、生字、词语(见课本生字表和词语表)

2、字音。

杜甫(fǔ)、鸳鸯(yuān yāng)、惠崇(hu chng)、蒌蒿(lu hāo)、河豚(tn)、曾几(zēng jī)、减(jiǎn)少、三衢(q)

3、多音字。

行xng(行走)hng(银行)

得d(得到)děi(挺得)

地d(地球)de(高兴地)

尽jn(尽头)jǐn(尽管)

4、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芦(芦芽)

5、易错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二、主题思想。

1、《》描写了初春的景色,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表达了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以对绘画者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情。

3、《三衢道中》描写了是初景色,抒发了人出游之时的喜悦之情。

三、古理解与

【唐 杜甫】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

:春。春季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2、文大意。

春天,在阳光映下,江山无比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写的是春季,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燕子就是象征。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飞写出了燕子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睡写出了鸳鸯的闲适,透出温柔的春意。

(3)这首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动物?

景物有:迟、江山、春风、花草。

动物有:燕子、鸳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

惠崇:北宋名僧,能善画。这首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文大意。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笋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之时。

(1)鸭先知从侧面说明江水还略带寒意,别的动物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这与三两枝相呼应,表明这是早春时节。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阴:树荫。

2、文大意。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绿荫深处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兴致。

(1)中添得二字用得好,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归途,却仍然兴致浓郁。

(2)《三衢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初,是从梅子黄时绿荫不减推知的。

四、拓展。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

描写天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

点击查看更多李清照 《夏日绝句》全诗赏析及注释翻译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6108.html

热门阅读

  1. 有趣的明星漫画六年级日记
  2. 小学一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3. 成语难能可贵的造句
  4. 关于天然气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5. 天涯海角终难忘散文
  6. 《诗两首》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
  7. 2016年大学生暑假实践心得
  8. 春天的美好故事
  9. 宁波贸促会出证认证工作自查报告
  10. 形容舞姿优美的句子
  11. 分析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色
  12. 元宵节企业祝福语
  13. 教师清正廉洁的演讲稿
  14. 新年幽默祝福语短信
  15. 土地租赁与养殖的协议书
  16. 用豪饮来造句
  17. 深深深呼吸粽子作文
  18. 2016年圣诞节祝福短信大全
  19. 开放教学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论文
  20. 写秋雨的感伤诗句
  21. 立冬的古诗欣赏
  22. 苏轼苏东坡诗词
  23. 长安中学“消防安全”的自查报告范文
  24. 庆六一园长的发言稿
  25. 人生是无尽的追求多样的选择无数的后悔杂文随笔
  26. 联谊活动的主持词范文
  27. 数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字少
  28. 记我的好朋友小学作文
  29. 观看开学第一课作文
  30. 外语系优秀大学毕业自荐信范文
  31. 庆祝建军节的作文
  32. 尊师重教对联
  33. 学校会议通知范文格式
  34. 劳动节经典搞笑祝福语
  35. 四年级寒假学习计划表
  36. 卫生与健康的手抄报资料
  37. 春季开学典礼学生的发言稿
  38. 石油大四学生自荐书范文
  39. 棉花种子的购销合同
  4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书笔记摘抄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