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学反思范文800字

发布时间: 2025-08-12 13:11:04

《刷子李》教学反思范文800字

今天上午,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刷子李》这篇课文,上课的时候我内心觉得很充实,因为学生听得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冯骥才,课文描写了一个刷墙师傅高超的技艺,内容简单易懂。刷子李刷浆的时候,总是会穿一套黑衣服。而且还给自己立下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是篇略读课文,我引导学生紧扣文前导读来阅读本篇课文,“刷子李”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学生准确地找到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等相关句子。

最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孩子做人的教育上,其实语文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所以我把一大部分时间放在最后的谈论环节,你认为刷子李为什么会成功?

立马学生的热情倍涨,他们分析出了种种原因。一是他比较看重真本事,因为他告诉曹*说“好好学本事吧。”二是他很自信,他告诉所有人如果他的黑衣服上沾上了白点,他就不要一分钱,这样一来很多家粉刷房子都会找他,如果有白点就不用掏钱了。三是他肯定很刻苦,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粉刷匠,他们的衣服上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白点,而刷子李刷完一整套房子,黑衣服上一个白点也没有,就说明他的功夫深,他能做得这么好肯定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所以这样他也会成功。四是他心态很好,刷墙的时候手臂摆来摆去,悠然自得,在刷墙时他的心里一定很宁静,开心,心情很放松,所以才会做得这么好。

在逐渐地分析中,学生明白了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本质,我想那些想成功的孩子,日后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向刷子李学习的。

点评:面对这样简单易懂的课文,实在没有必要具体分析那么多,我觉得谭老师这样的教法更切合生活的实际,学生会更喜欢。

拓展阅读

1、初中语设计与

材分析

《背影》是八年级语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单元是在第一单元(以战争为话题的单元)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所以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本单元的五篇课对普通人的的关爱,让生从课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人们总是说,母爱温情如水,父爱厚实如山,同们都是沐浴在爱的雨露下幸福成长的,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爱是征服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也难怪铮铮铁汉朱自清先生,却在世界上最平常最朴实是父爱面前潸然泪下。作者将别人不曾在意的'父之爱,浓缩在方寸之间,就是父亲的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

情分析

本班生的语习习惯较好,在本片区同年级18个班处于中偏上的水平,听说读写查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因校多次开展与“感恩”有关的活动,大多数同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和较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过自己的亲人、老师、同、朋友等。梁月辉、田姗姗、吴欢洋等同能通过自己的诗朗诵或动情讲述,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章有的在征大赛中获奖,有的在报刊上发表。尽管如此,但很多生的家庭并没有经历过“祸不单行”的日(如:中作者的祖母*,父亲也失业了),很难站在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角度来理解中所要表达的想感情。这将成为本节课生认知形成最主要的障碍点。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章的内容,理清行路;

(3)习作者巧妙的构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关键语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之间浓浓的亲情,净化自己的心灵。

重点和难点

1、激发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热爱父母的想感情;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师活动

预设生行为

一、导入

由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集引人课

二、自主习与交流

1.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

朱自清:佩弦,现代散家、诗人,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曾在清华大、西南联合大。著有散诗集《踪迹》,散集《背影》等

2、:放飞

里,不要禁锢自己的想,放飞自己的想吧!

那一节课,我介绍了比号的来历:“17世纪,著名的数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比号现在的模样了。”生们被这个数故事入迷了,生也从符号的形状了解了比与除法的关系,我自己也不禁有些自得起来。

突然一个生表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更可以说是质疑:“那除号中的小短横跑哪去了?”他的话音一落,室里出现了生的窃窃的笑声。

我不禁一楞,随即把皮球踢了回去:“你的问题提的很好。哪位同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的猜想告诉他?”

过了片刻,一个生说:“小短横可能到减法家族里做减号去了。”立即有生表示对:“不可能的,因为减法比除法先出现。”又有一个生犹豫道:“是不是去做分数线了,因为分数与除法关系也很紧密呀。”这时又有生认为小横线做减号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减法是除法的简便运算。数家可能认为减法、除法、比有关系,所以就从‘÷’上分解出‘-’和‘∶’。”他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同的认可。我不禁为这个生的想象赞叹不已。一个也许是“莫须有”的话题,孩们竟然讨论的那么热烈,那么执着,想象是如此的丰富,理由是那么的充足,这不正是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吗?

这时一个生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只见他快步走向讲台,一本正经的说:“我知道小横线哪里去了。大家请看,(他在黑板上写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从‘÷’中看出来。这条小横线可以看成是分数线,而上下两个点不正可以表示分与分母吗?”我发现所有的生都和我一样屏住呼吸,生怕漏听了一个。“‘÷’与分数的关系可见一斑。我们知道除法和比的关系如双胞兄弟,小横线又怎么会溜走了呢?它只是变了个形象,要不怎么说是双胞兄弟呢?大家请看‘÷’向左旋转90度,成为‘·|·’这个形状,左右两个点各表示一个数,‘|’表示比号。为了与数‘1’区分开来,化为两点即‘∶’。好,我的看法就是这样,谢谢大家!”我情不自禁的为这个孩精彩绝伦的想象鼓起掌来。我追问他:“你是不是看过这类数故事?”“没有,我只是从比号、除号以及分数的形状联想到的。哦,对了,我刚才说‘|’作比号为了与数‘1’区分开来,改写为两点的。如果把‘|’写斜一点就成为‘/’形状,就不用改写成两点了。如可以写成3/5,如果我的猜想正确的话,那么是否也可以读成3比5呢?”

我高兴的称赞他的想象很丰富,而且是那么的合理。我说:“除号与比号的关系是不是你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课后查阅资料。不过你从除号、比号、分数的形状能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创造性。而且你对分数与比的关系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稍后就要研究它。”

一场关于“÷”的小横线哪里去了的争论结束了,然而生的表现对于我来说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事后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事们听,同事们认为我没事找事,浪费时间。可是我对同事的看法同样也不以为然:回首刚刚接手的这个班,谁都说头疼,没法。可我硬是不信这个邪,楞是相信生,为他们创设民主和谐的习氛围,经常为生提供讨论、探索的问题,所以生现在的维才会这么的活跃。 这场争论虽然花费了我的宝贵的一节课的时间,可我却依然认为很有价值:因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老师越来越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习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老师往往为生提供可供讨论的话题。再说今天的这场争论,生们都愿意参与这场讨论,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虽然提出小横线跑到哪里去了的问题很古怪,可是我并没有因此斥责他,而让生自己去讨论。这节课里生真正的成为习的主人。想象的翅膀在数的天空里自由自在的飞翔。“联想是发现的先导。”更何况生的联想与科竟是不谋而合。谁说数只是抽象,在生的想象的天空下数就是这么的具体、形象。而今天的这次讨论,或许已经成为生探索数奥秘的一个引。数不仅仅是为了应用,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化”。我们老师应该拥有一份诗人的天真,浪漫的情怀,为生搭建想象的舞台,放飞生想象的翅膀,拓宽维的空间,让生在数的天空里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3、初中语设计与

一、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2.能够借鉴本的写作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平常的写作当中去。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生对人生的考。

二、法引导: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

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效果会好些。这样的章,尤其要注意调动生的情绪,调动生的想象力,一旦生进入角色,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重难点

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但中更多的是重在写意。如何引导生借助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的难点;引导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考认识即的重点。

四、方法

1朗读法: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揣摩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

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

五、媒体设计

1.腰鼓表演片段。

2.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流程

课前,我播放了一段关于安塞腰鼓的视频,让生感受雄浑壮阔的场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们,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壮阔的安塞腰鼓,请同们端起书,齐读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激情吧!

1. 生齐读课

2. 请生从音、停顿等方面,对自己的朗读进行点评。

探求新知

1.请同们,用我感受到了——的安塞腰鼓,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中,作者多次运用相同的句复赞美安塞腰鼓,同们找一找,看是哪一句?”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这些句复出现,除了抒情的需要以外,还点示了课的层次,使得课结构清晰,请自由朗读课7—24节,用//划分层次,并且在每一个层次中,寻找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层次描写的主要内容。”并分男女两组,派代表上黑板板书。

明确:舞蹈、响声、后生、舞姿

3. 品析章中语言美。

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试用美,你看。”句式来说。并说说这些句为什么美? 例句: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也吹动了

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4.主旨探究

据联合国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黄土高原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安塞腰鼓有什么内涵?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生命的激昂和宣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小结:

1.排比复旋律美

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复,形式上力求多样,富有变化。排比又有句内的、句之间的、段之间的。

2.短句短语激昂美

3.节奏明快雄浑美

我们要进行一个演读活动,要求读出气势,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我给同们发了一份演读稿讲义,大家推荐男领由于越同担任,女领由单昕哲同担任,花三分钟左右熟悉了各自角色需要演读的内容。

演读开始:

看!——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安塞腰鼓!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作业。

1. 将精彩的语句抄在积累本上。

2. 完成活页和试题优化。

八.板书设计

1-4:的腰鼓

安塞鼓5-27: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

18-22:击鼓的

23-27:奇丽的

寂静28-30:的腰鼓

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发挥生的主

体地位,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我不去讲,生自己看书能回答的问题,我不回答。同时,我也十分注意情境的创设,先在课前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以激发生的阅读兴趣,并让生在感性性对安塞腰鼓有所了解。此外,本节课,我还重视生的读。有全班齐读,有男女生分角色读,有领读,更有对本深入理解的回读。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在本节课上,还存在着不少缺点需要我今后改进的:

1. 的目标的确立,还有不明确的地方,对内容的安排也有与目标不符的地方,目标的达成度有待提高。

2. 播放的视频,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视频还不够典型。而且播放的顺序还可以更灵活一点。如放在品析语言后面。

3. 生的参与度还不够,对个别生的提问次数过少,没有照顾到全体

生。 无论如何,这一次研究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成长财富,我都会好好的总结,认真的,以便于我今后的之路能有更大的进步。

点击查看更多《刷子李》教学反思范文800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2111.html

热门阅读

  1. 若你不归我终不悔心情随笔
  2.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反思范文
  3. 学生赞美老师的优美句子
  4. 羊年三八妇女节短信祝福语集锦
  5. 写给自己的一段话范文
  6. 201年54青年节简短祝福语
  7. 人生正能量语录
  8. 员工试用期自我评价简短
  9. 数学总结手抄报初二
  10. 201年鸡年祝福语四字
  11. 201精选关于开学的广播稿
  12. 席慕容的爱情诗《无怨的青春》
  13. 快乐的六一之西瓜娃娃作文
  14.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
  15. 看春晚学生优秀作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