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7 12:02:40

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景略以门荫补幽州功曹。大历末,寓居河中,阖门读书。李怀光为朔方节度,招在幕府。五原有偏将张光者,挟私杀妻,前后不能断。光富于财货,狱吏不能劾。景略讯其实,光竟伏法。因授大理司直,迁*御史。及怀光屯军咸阳,反状始萌。景略时说怀光请复宫阙,迎大驾,怀光不从。景略出军门恸哭曰:“谁知此军一日陷于不义。”军士相顾甚义之,因退归私家。

寻为灵武节度杜希全辟在幕府,转殿中侍御史,兼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前为刺史者多懦弱,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时回纥遣梅录将军随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气制之。郊迎,传言欲先见中使,梅录初未喻。景略既见盈珍,乃使谓梅录曰:“知可汗初没,欲申吊礼。”乃登高垅位以待之。梅录俯偻前哭,景略因抚之曰:“可汗弃代,助尔号慕。”虏之骄容威气,索然尽矣,遂以父行呼景略。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于庭,由是有威名。

时河东李说有疾,诏以景略为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时方镇节度使少征入换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受命之日,人心以属。景略居疑帅之地,势已难处。回纥使梅录将军入朝,说置宴会,梅录争上下坐,说不能遏,景略叱之。梅录,前过丰州者也,识景略语音,疾趋前拜曰:“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又拜,遂命之居次坐。将吏宾客顾景略,悉加严惮。说心不平,厚赂中尉窦文场,将去景略,使为内应。

岁余,风言回纥将南下阴山,丰州宜得其人。上素知景略在边时事。上方轸虑,文场在旁,言景略堪为边任,乃以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御使。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回纥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贞元二十年,卒于镇,年五十五,赠工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状始萌 萌:显露

B.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敌:敌对

C.梅录初未喻喻:明白

D.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简:选择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表现李景略“堪为边任”的一组是(3分)

A.①景略讯其实 ②景略欲以气制之

B.①因退归私家 ②梅录俯偻前哭

C.①由是有威名 ②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

D.①军声雄冠北边 ②景略节用约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景略起初在李怀光的幕府中任职,当他发现李怀光驻军咸阳,有*迹象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主动地离开了李怀光。

B.李景略面对回纥使者梅录,不卑不亢,用气势慑服了他;后来,在李说设宴时,梅录争夺位子,李景略又一次叱责了他,而梅录对他非常尊敬。

C.李景略担任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居于可能取代节帅的地位,处境本已艰难,再加上在宴会上折服梅录得举动,引起了窦文场的嫉恨。

D.李景略担任丰州刺史,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两年以后,军威大震,回纥不敢轻举妄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3分)

(2)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3分)

(3)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4分)

参***

1. B(敌:对等)

2. C

3. C(应该是引起李说的嫉恨)

4. (1)丰州向北控扼回纥,回纥使节到中原来,丰州是其必经之地。(“扼”“中国”“乃”)

(2)“这不是丰州李端公吗?”好久没有拜会麾下了,怎么这么瘦弱。(“非丰州李端公耶”的句式、“何”“瘠”)

(3)接近边塞气候严寒,土地贫瘠,百姓贫苦难以相处。(“迫”“苦寒”“卤瘠”“处”)

李景略,幽州良乡人。李景略因父祖的功荫而得以补授幽州功曹。大历末年,寄居河中,闭门读书。李怀光任朔方节度使,招他到幕府中。五原有个偏将叫张光,挟私杀妻,始终不能结案、张光富有财产,狱吏不敢揭发。李景略审问出实情,张光最终伏法。因此授任他为大理司直,升任*御史。等到李怀光屯驻咸阳时,*的迹象开始显露,李景略时常劝说李怀光请他收复京城,奉迎皇帝大驾,李怀光不听。李景略离开军门大哭道:“谁料这支军队一时陷于不义的境地。”军士相视都非常佩服他,他因此退归家中。

不久被灵武节度使杜希全征用在幕府中,转任殿中侍御史,兼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丰州向北控扼回纥,回纥使节到中原来,丰州是其必经之地。以前做刺史的大多懦弱,虏使到来都以对等的礼节平起平坐。此时回屹又派遣梅录将军随宦官薛盈珍入朝,李景略想用气势震服他。郊外迎接时,传下话想先见宦使,梅录起初没有明白他的用意。李景略见到薛盈珍以后,就让他对梅录说:“得知可汗刚刚逝去,我想以礼吊祭。”于是登上高土堆来等待他。梅录在他面前伏地而哭,李景略因此抚慰他说:“可汗离开人世,我以此礼助你追慕祭吊之情。”回纥使节的骄容气势,丧失得一干二净,放是用父辈称呼来称李景略。从此回纥使节见到李景略,都在庭下拜见,李景略也因此树立下威名。

当时河东李说*,下诏任命李景略为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当时方镇节度使很少有征入朝中替换的,都是死后才任命,行军司马全都由皇上挑选,受命之日,人心已有归向。李景略居于可能取代节帅的地位,处境本已艰难,又逢回纥使臣梅录将军入朝,李说设宴招待他,梅录争座次上下,李说无法阻止,李景略叱责他。梅录,就是过去经过丰州的人,辨出李景略的语音,急忙上前拜见说:“这不是丰州李端公吗?好久没有拜会麾下了,怎么这么瘦弱。”梅录再次拜见,李景略就命他坐在次座。将吏宾客看着李景略,更加敬畏他,李说心里不平,用重礼贿赂中尉窦文场,想除去李景略,让他做内应。

一年多后,传说回纥将要南下阴山,丰州应得到适当人选。皇上一向知道李景略在边地时的作为。皇上正为此事焦虑,窦文场在旁,说李景略能胜任边职,就任命李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御使。接近边塞气候严寒,土地贫瘠,百姓贫苦难以相处。李景略节约用度约束自身,与将士同甘共苦,使将士安下心来。兴修咸应、永清两渠,灌溉农田数百顷,官民获利。仓储充实,器械完备,政令严肃,智略英明。二年以后,军队声势雄冠北疆,回纥畏惧,世人都惋惜李景略在这里任职没有发挥全部才能。贞元二十年,逝于镇所,时年五十五岁,追赠工部尚书。

拓展阅读

1、《春日》优秀

《春日》作品介绍

《春日》的作者是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95首。

作者:唐·商隐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①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②破:安排。

③衔:全诗校:“一作含。”

《春日》作者介绍

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他祖籍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擅长骈写作,诗作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因诗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2、《春日》优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没把我推荐。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注释

荣落:荣显和衰落。

重:甚,很。

逡巡:顷刻、急速。

丘园:家园,里。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坐:渐、行将。

四春:四年。诗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纵使:即使。

可堪:岂堪。

又无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来。”与“无”同慨。又,冯引一本作“更”。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年年定”,应上“四春“。居丧期间离职家居,职仍在。

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

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一、二两句言世间盛衰变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沦落;今隐于丘园行将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两句言丘园中虽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贫无酒可以消忧,又无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丧,四年杨弁平后移家永乐,仍为秘省正字,官职没有升迁,况且遇到丁忧,故云“年年定”。五、六对仗衬贴,“青袍似草”、“白发如丝”,不惟设色相映,更叹官卑秩微而*渐大;草青、丝自,兼具衰飒之象;“年年定”,一年盼过一年,无丝毫升迁之迹象;“**新”,日子倏忽消逝,鬓发**改白。一“定”一“新”,动感相映,所谓仕进无路,汲引无门,所以最后感叹“未知何路到龙津”。

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首联领起事花事二题,“荣落”指指花都可。诗首先将“世间”与“我”对比,然后写自己因守丧而困守家园的寂寞生活,颔联写同时流露出无聊之状,起承了五痕迹。唐代八、九品官着青色服,诗由眼前之春草萋萋而联想到自己的九品青袍,本系即巧喻,而“青袍”与“白发”又形成对比。“年年定”是说久居下僚,“年年”与“**”的叠字更进一步补足了对比之意。第五句感伤岁月流逝。“龙津”即龙门,尾联是说想在*上有所作为,但又慨叹无引进。抒发的是诗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春日诗失之于轻靡,或者说是百无聊赖,有的有寄托,不过比较直露。商隐这首诗,从主题上说这首诗没什么新意,但在艺术手法情浑溶,低徊唱叹,富艳而多气,不多用典故而音节嘹亮,颇有杜诗境界。但在梗概多气上还是不如杜诗同类之作。

创作背

唐武宗即位,*的首领德裕为相,商隐回京仍任秘书省正字。会昌二年(842),母去世,他服丧四年后于会昌五年秋返京,仍居九品旧职。返京前他曾作《春日寄怀》一诗,抒写心中的苦闷与希望,时年三十五岁。

3、《春日》优秀

近现代:苏曼殊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愁煞柳如烟。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鲜艳的花瓣在绵绵细雨中飘落,它们辜负了这二月春日里的美好时光。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愁煞柳如烟。

知道吗?在青楼之上醒来,看到这如烟春柳,我便极度忧愁起来。

注释: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sháo)光二月天。

好花零落:暗喻**情绪正在低落。韶光:即美好时光,暗喻进行**的好时机。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愁煞(shà)柳如烟。

玉楼:意为华丽的楼,这里用来指妓楼。春梦:暗喻对**胜利的憧憬。有:此为作者自指。愁煞:即极度忧愁之意。煞,副词,用在动词后,表“极度……”之意。

在这首诗中感叹时光如梭,看着春雨里埙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贵。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机;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此诗情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此诗向友申述对**错过机的愤懑和忧患情绪,情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机。在作者看来,仲春二月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节去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却没有这样做,以至错过时机。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花已经来不。眼前的**是这样,机错过,要发动就困难了。

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本来作者是做着“春梦”的,满以为趁着百花盛开,群情激昂的机会去进行**,谁知现在“醒”来,却发现百花凋残,群情低落,雨绵绵,黑暗势力在镇压了。楼前的柳树虽然未败,但在霾雨中显得朦朦胧胧了。**的力量遭到黑暗势力的摧残而不断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绝。

4、《春日》优秀

其古诗全如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前言」

《思帝·春日游》是一首由唐末五代诗、词韦庄创作的正面抒写女子在婚姻生活上要求自由选择对象的强烈愿望的情歌词。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笔触,勾出了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这首词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

「注释」

①足:足够,十分。

②一生休:这一辈子就算了。

③“纵被”两句:即使被遗弃,不在乎。

「翻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问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纵被无情弃,不羞。

这首词不掩饰地流露了女子青春的热情,迫切要求恋爱自由。词意质朴大胆,很近民歌。

此词开端之“春日游”三字,表面看来只是极为简单直接的一句叙述而已,然而却已经为后所写的感情之秾挚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试想“春日”是何等美好的季节,草木之萌发,昆虫之起蛰,一切都表现了一种生命之觉醒与跃动。而“春日“之后更加一游”字”,则此“春游”之的春心之欲,随春物以共同萌发跃动从而可知。而春游所见之万紫千红莺飞蝶舞之就从而可想了。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则外在之春物遂与游春之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其*触发之密切乃竟有身满头之情势矣。

“吹”字虽有花片被风吹落的意思,然而在此一句中却并没有花落春归的哀感,而却表现出一种当繁花开到极盛时,同时伴随有花片之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象。首二句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于是下面才一泻而出毫无假借地写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个上六下三的九字长句,读起来笔力异常饱满。

韦庄这首小词虽不必有儒家之修养与楚**之忠爱的用心,然而其所写的用情之态度与殉身之精神,却确实可以引发读者一种深层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

这阕《思帝》小令便是五代时期花间派代表词韦庄的作品。

点击查看更多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0588.html

热门阅读

  1. 庆六一园长的发言稿
  2. 观看开学第一课作文
  3. 外语系优秀大学毕业自荐信范文
  4. 尊师重教对联
  5. 学校会议通知范文格式
  6. 劳动节经典搞笑祝福语
  7. 卫生与健康的手抄报资料
  8. 春季开学典礼学生的发言稿
  9. 石油大四学生自荐书范文
  1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书笔记摘抄
  11. 我是小小救援兵教案
  12. 面朝国旗肃然敬礼演讲稿
  13. 小学生诗歌朗诵稿精选
  14. 经典的诗句精选
  15. 湘教版《小溪拍照》优秀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