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投影片、教学挂图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1—2自然段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六、布置作业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拓展阅读
1、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表演。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演课文。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并了解有关除草剂、喷雾器的知识。
2、制作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CAI、图片、头饰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书写生字(略)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二、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1、生自由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师过渡语:小稻秧能否顺利脱险?它们又是怎样脱险的?带着这两个问题,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
2、读后,学生自由谈谈“脱险”部分的大意。
3、看CAI课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4、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同位互相练读,教师**指导,相机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把我都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这样试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①杂草。(给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把他当成文中的角色)抓住“警觉”来体会它的害怕,抓住“有气无力”,“纷纷倒下去”来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有气无力”“纷纷”等词可以指名生边读边演,读中体会。(板书:有气无力)重点词语:
A、“警觉”(感觉到不对劲/有点害怕/有所察觉)
B、“你是谁?”(声音颤抖、害怕/故作镇定/紧张)
C、“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演中理解)
拓展:杂草会喊什么?来体会杂草的绝望,加强读的效果。
②喷雾器。抓住“洪亮”、“化学除草剂”、“收拾”、“大声”,“一边……一边……“等词语来体会它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
6、分角色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集体评议。
7、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8、师: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现那如果在小稻秧遇险时,你在旁边,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小稻秧吗?
9、我们学完了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想试试吗?
10、学生在小组里练习读、演。教师**指导。
11、指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三、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生写好“欺负”一词。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习字册》上的其他词语。
四、板书设计
(杂草图)气势汹汹——有气无力
(喷雾器图)
(稻秧图)脸色蜡黄——吸足营养
2、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首先来检查生字,看同学们记住了没有。(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
过渡:看来生词难不倒大家,那我们解决课文是没有问题的。有信心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写小稻秧遇险,一部分写小稻秧脱险。大家说说课文该怎么分?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1、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学生说。
3、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老师呀,也很想读一读,请同学们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好吗?(老师范读1、2自然段)
4、学生评价。
5、如果学生提出建议,教师夸奖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有请他读一读。
6.表演理解。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 (老师喊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笑声)
5.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6.理解了这些词语,我相信你们更能读好1、2自然段。想读的'站起来读吧!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3、4、5自然段。
1、出示课件:喷雾器与杂草的对话(老师读“杂草的话”,学生读“喷雾器的话”)
2、分角色朗读,小组进行。老师下位指导。
3、检查:两小组上台朗读,学生评价。
4、在他们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词语本来不懂意思的,经他们这么一读,现在就懂了的?
(学生说)
5、还有哪些词你还不明白的?
如果学生说到
“警觉”,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帮助理解。
“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师:对了,这就告诉我们,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
“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学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下。”
---------------------------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 课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6、同学们理解的这么好,相信你们读得会更好!(学生读3、4自然段)
7、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出示课件)8、齐读第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上课的一开始,你们就提了这两个问题,现在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曲)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
3、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0课,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三、学习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抢洒→)
3、学习了课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课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板书
抢洒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2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