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3 00:07:33

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

活动目标:

1. 能够对物品颜色、功能、形状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和计数。

活动准备

挂图,盘子,西瓜磁贴,糖果磁贴,练习题1、2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小动物幼儿园举行的是一项什么活动吗?”“没错,因为上次运动会的顺利组成,老师们决定请小动物们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过上次活动进行情景延续,引出本次活动。

二、布题。

1.出示挂图,请幼儿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计数。

“图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利用盘子的不同颜色分类数西瓜,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

“看到这些,谁能讲一讲是什么意思?”

3.鼓励幼儿尝试出题、做题。并能够说明题意“红色盘中有几个西瓜,黄色盘中有几个西瓜,一共有几个西瓜。”

三、练习题

1.出示练习题1、2,难易程度不同供幼儿选择做题。

“小动物们要出绝招了,它们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的练习题,分为练习题1和练习题2,小朋友们可自己选择。”

2.“小动物们也发现了大家真聪明,决定将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给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将小椅子轻轻地转回去,咱们一起等待,看看送给我们的是什么好不好?!”活动结束。

教育目标:1、正确认读10以内的数字

2、学习按顺序观察的方法

3、遇到困难乐于动脑筋想办法

A组:游戏:找数字(选自《快乐家园》)

B组:游戏:有趣的数字

教学形式:小集中活动

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将幼儿分为A、B两组,两组活动同时进行。

教学准备:A组:活动前请小朋友将图卡上的电话剪下来,自制图片;1——10的数字卡片一套;268、470、146等大数卡一套;

漂亮的摸盒一个。

B组:1——10规范数字卡片一套,拟人化数字卡片一套,由数字组合成的魔术师头像画一张,画有1——10个物体的图片一套。

教学过程:

1、激趣:出示数卡,认读数字1——10。并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能看到数字,引导幼儿对数字发生兴趣。然后出示数字卡片,268、470、146等,边将卡片贴在墙上边请幼儿认读。

2、促思:电话机上有哪几个数字?请幼儿找一找这部电话上少了哪三个数字,把它们连起来念一念,看一看墙上哪一张卡片是电话中缺少的数字卡,解决教学重点。

3、导学:游戏:摸盒找数字。每个幼儿每次从盒中任意摸出一张电话卡片,并在墙上找相应的数卡,答对者再摸一张。游戏可反复进行,以此完成教学重点,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了解幼儿思维方法及其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适时指导,突破难点。

4、活动小结(略)。

1、认识书写规范的数字。看一看,数一数,每张图片上的物体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规范的。)并请幼儿想一想这几个数字长得像什么?

2、找一找1——10还少哪些数字?先请幼儿凭着自己的记忆找,若找不到可请幼儿闭眼,教师慢慢地念已出现的数字,帮助幼儿找到空缺的数字。重点区分“6”和“9”,并找出10和其它数字的不同,强调1在前,0在后。

3、认识拟人化的数字,帮助幼儿形象记忆每个数字的外形特征。

4、辨别书写不规范和摆放不规则的数字,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把这些数字靠在一起,你们看变成了什么?找一找魔术师身上都有数字几?这些数字是魔术师的什么?”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大胆想象。

拓展阅读

1、大班学6的

[活动设计]

概念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过了《5》,对于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在日常学中发现,平时执这样活动所运用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学领域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之重要和有趣。”找了在计算学中有丰富经验老师讨,他们给我建议是: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细细研读他们给我的建议,回忆着前听过的优秀计算活动,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在设计时也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6可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并知道它们合起来是6。

2、培养幼儿归雷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师用具:6个小熊

2、幼儿用具:(雪花片,吹塑圆片),作业单,铅笔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玩碰球游戏

⑴请幼儿观察小熊特征。

⑵请幼儿根据小熊特征分类。

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分合,知道两队调换合起来是6。

师小结6的分解

3、分圆形图片,练习6的

师提示幼儿象刚才分小熊站队那样分。

⑵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4、玩“捉迷藏”的游戏

⑴、请6名幼儿藏好,请几个站起来。

⑵、幼儿说出藏了几个,并引导说出6的分发。

课后反思:

本节课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理解“6”的,懂得交换两个部分的位置合起来总不变的规律。因为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特别强的特点。我们应该在学活动中应该提供一些渗透着正确的、幼儿可接受的、可感兴趣的概念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2、大班学6的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的分解的基础上,掌握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三、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6的分解和规律。

四、活动准备

PPT课件、学具操作材料(打印)、卡片(打印)。

配套课件:大班学公开课课件《6的分解》PPT课件

五、活动过程

复习5的分解合、

对对碰

师:我说五、

幼儿:我对五、

师:5可1和几?

幼儿:5可1和4。

......

师:5可4和几?

幼儿:5可4和1。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小熊猫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小熊猫,将6只小熊猫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

(1)师分别演示点击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了解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请幼儿读屏幕上的分解式:如:6可2和4,2和46,2加4等于6。

(三)、巩固练习(操作学具)

找钥匙开锁(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哪两个合起来是6,就用线连起来)。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和起来是6。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合起来是6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3、大班学6的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第二加减。

2、通常观看实物图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算式表达的含义,感知量间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具三幅实物图。

2、学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我们来玩碰球游戏,你们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谁愿意一个人和大家玩这个游戏?

学习6的第二加法。

出示3幅实物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小河里有2条小船,又来了4条小船,现在一共有6条小船)学习6的第二减法。

调整三幅图的顺序,变第三幅图为第一幅图,第一幅为最后一幅图。现在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什么算式来表示?(河里有6条小船,开走了4条小船,现在还剩下2条小船。)

活动。

第一、二看图列算式。

第三、四用小盘子的、符号来摆算式题,再读一读。

后感:孩子们通过学习6的对加减法很容易掌握,这节课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学习,效果较好!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减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点击查看更多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956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