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前透视】
这是一首儿童诗。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农村*开放以来的新变化,通过房子的介绍,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的关心。全诗内容浅易,共有四句话。前两句话分别介绍了新房子外形和房前屋后的优美环境。后两句则一问一答,点出了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这首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诗歌押ang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并通过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挖掘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
2、学生自制的生字卡片每人一份。
3、课前让学生观察校园、社区、村庄等,向家长了解这些地方的变化。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设境: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游玩怎么样?请同学们上车,我们的小小旅游团出发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课件)新村小学到了,请同学们下车,睁开你们明亮的小眼睛观察一下你都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这么多房子,哪座房子最漂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低年级的教材大都是情景交融的优秀读本,依据教材特点,运用艺术手段再现教材内容情境,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
2、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座、子、最是平舌音,房子的子、漂亮的亮读轻声。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对话平台
一、范读
大家想知道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吗?请你们打开书66页,听老师读读吧。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
1、请你自己试着用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课文吧,不会读的字要做上记号,请拼音娃娃帮忙,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读者地位,让他们充分的感知诗句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
三、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2、分组识记生字,互听互查。(拿出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参与其中。
发挥互助优势,激发识字记字的兴趣。
3、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介绍在识记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广字头,穴字头是本课新认识的偏旁,座是平舌音,门读第二声,们读轻声,亮在漂亮一词中也读轻声
4、找朋友游戏:给生字宝宝找拼音帽子。
5、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和老师一起做照镜子的游戏,谁的动作最快谁就奖励自己一颗小星星,贴到成长记录册里。
(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增加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四、品读
1、自由读文,在喜爱的或词语上做记号,多读几遍。同座交流。
2、出示课件或挂图,体会课文内容。想象:你就是这小学堂里的学生,你的心情会怎样?试着读一读课文。
3、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体验小学校的美,感受农村的变化。
五、写字
1、出示了、子。请你读读这两个字,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这两个字的每一笔的笔画名称说出来吗?(学习两个新笔画横撇和弯钩,让学生书空。
2、观察田字格中这两个字,怎样能把这两个字写美观?(弯钩写在竖中线上,子字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稍微向上倾斜。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新笔画的写法。
4、放手让学生练写,教师**,遇到问题及时指出。
5、评价: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它人的作品。
拓展阅读
1、2020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最新范文模板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任务能独立完成。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一下好的学习方法;
2、学生根据42页三幅插图自己创编小品;
3、师生共同收集关于“一分钟的价值”的有关资料,收集勤学的名言。
一、谈话导入
1、在学习上,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困难”。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主要困难。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好的学习方法。借他山之石来攻玉。
二、小组进行小品展示
1、相互欣赏。
在看小品的过程中,思考同学的表演意图,小品诠释了什么思想主旨。
2、自主探究。
在对小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启发,并从中感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
三、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结合课本第43页下方三个孩子遇到困难的插图,讨论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好的习气。
四、体验活动
1、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一分钟时间有多长。
2、结合收集的资料,师生共同交流关于一分钟的价值。
3、分小组进行一分钟写字比赛,一分钟口算比赛,把成绩记录下来,把成绩展示一下,共同感受一下一分钟的价值。
五、小结
1、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
2、要合理利用每一分钟,快乐学习,尽情潇洒,充分休息,不要让时间悄悄地溜走。
六、师生交流
1、看图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看课本第46页三幅插图,说说自己大胆提问的收获
(2)学生把自己不敢提问的顾虑说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克服。
2、名言激励
(1)学生说说自己创编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互相交流,相互启发;
(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七、活动拓展
1、有关时间的感受,还可以使用模拟表演的形式,如请学生扮演时光老人,帮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时间,学习习惯方面的名言警句,自己办一张手抄报。展示自己这堂课学到的知识和明白的道理,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
2、2020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最新范文模板
1、了解学校里除自己的老师以外的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感想。
2、学会以社会实践(调查)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3、理解这些人们的工作对自己在学校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4、萌发对这些人的感激和尊敬。
1、以社会调查的形式进行学习,并把自己实践的结果向小组汇报和交流。
2、通过对这些人工作的了解,激发对他们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懂得学校里其他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不可缺少的,萌发对他们的感激和尊敬。
课时设计:两课时连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一些校园的图片
干净、美丽的校园;学生读书、游戏的画面;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景等等。
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你觉得需要哪些人的配合呢?
2、读p50提示语:你了解在学校里工作的人吗?知道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吗?
出示课题: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在学校里工作的人)
3、上节课结束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今天的任务,各个小组还做了准备。现在,请各个小组说一下,你们准备问些什么问题,联系的情况怎么样?各个小组汇报。
二、采访调查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1、各小组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进行调查访问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遵守采访时间,讲礼貌,认真观察、详细了解在学校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
三、学生汇报调查的情况,并谈感受
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调查访问所得。
比如校工叔叔、清洁阿姨、校长、大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食堂伯伯等在学校工作的人的具体工作情况,并谈感受。师适时点拨。
四、想象假如没有了他们,我们会怎么样?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我们健康成长,我们真的是非常感激!
五、表达敬意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六、总结
齐读课后总结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把学校办好,离不开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关注、尊重他们,特别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3、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最新范文模板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4、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最新范文模板
一、激趣导入
师:我想问大家,你去哪里旅游过?学生踊跃回答。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进行愉快享受的旅游,愿意吗?PPT播放美丽的景色图片。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这样一句话吗?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之后由衷所发出的感叹。这样高的赞叹,一定名不虚传,想不想去看看?
2.(播放黄山四绝的风景视频)师: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一会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黄山四绝风景视频【百度视频】酷六视频
教学活动一1、音频资料,听朗读课,学生听录音,从课文中画出奇特的石头。
二、生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3.检查自学:我可要考一考大家了,看看你们有多棒!(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2)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
(3)小组汇报。(4)认读词语:尤其 形状 安徽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翻滚 陡峭 奇形怪状 一动不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而多媒体的运用,恰当的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变得妙趣横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小结:大家学的真好,其实光从这些词中我们就能感受得出黄山奇石的魅力,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谁收集的多,了解的多。
1、找“奇”(1)(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汇报:黄山的地点、黄山奇石很神奇。
(2)师:有多神奇,从哪能看得出?
学生: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尤其
(3)师:通过文章前后结合着看,联系上下文,我们就会更好的理解课文了,这可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请学生再次读第一段,读出它的神奇。
(1)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让学生用“圆圈”号标出这些奇石名,再用“--”画出介绍的石头的特点读好后,小组说一说。(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2)(课件依次点击石名)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指名汇报:有趣和动物有关。
(3)生齐读这些石名。
(1)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课件出示图片“仙桃石”)哪块石头像仙桃?
(2)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生读课文部分)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大家互相说说。(小组交流)【百度图片】
(3)师: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它在干什么?(出示图片“猴子观海”)学生汇报交流。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像寥寥几笔,就把石头写活了。我们把这几句话再读一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块石头怎么样?(奇特、有趣、可爱)
(4)师:你们能用读来表现一下吗?(生练读,指名读,互评)
(5)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趣味。(课件出示图片“仙人指路”)指名读。【百度图片】
(6)师;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生模仿)
(7)师: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神奇、前去看个究竟)
(8)师:用你现在的感觉,看着眼前的景象,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9)师:请问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儿呀?那里的风景美吗?(生即兴回答)
(10)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11)师:谢谢各位小仙人。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这一段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下面,我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其中的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来说一说它们吧。(出示课件图片“金鸡叫天都”)(生小组交流,指名说)【百度图片】
(2)师:说得真不错,大家的想像力真丰富,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请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读一读。
(3)师: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生指名说)
(4)师:看来,现在你们再写石头,会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的。
(1)师:这些石头能让你们产生这么丰富的想像,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的不同寻常,多么神奇呀!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生指名读)
(2)师:如果你的画画得好,就把你脑中的画描述给大家;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说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写得好,那就用笔写一写吧。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来抒发对黄山奇石的赞美吧!(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方式赞美黄山奇石)
例:生:“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色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地啼叫:“天亮了,天亮了!”
生: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
(1)师:黄山的奇石还有……(生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拓展图片)
(2)通过看图,你能用一些美妙的语言,也来写一写你所喜欢的石头吗?(学生练写,交流汇报)
(3)让学扮演小导游,把自己喜欢的石头介绍给大家。
(4)师小结:黄山还有许多奇妙的石头在等着你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呢!言尽而意更浓,让我们用徐霞客的一句话来抒发我们心中的向往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的学提供了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用课内外积累的规范语言,自由地表达出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
9.拓展练习: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搜集黄山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将语文的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此环节的设计理念就在于此,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猴 子 观 海 陡峭 抱 蹲 望
仙 人 指 路 ……像……
仙 桃 石 ……像…… 飞 恰好
金鸡叫天都 几块巨石 金光闪闪 伸 啼叫……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5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