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模板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1课时
4、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2)课前学生自己预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教学课题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欣赏、体会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2、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八到十岁左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也能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三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图片、视频、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课上辅以图片、视频等内容能很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1、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西沙群岛的美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西沙群岛在我国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按照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检查初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
“我会认”的10个生字:
饶 屿 崖 威 武 卵 渔 栖 粪 辈
“我会写”的13个生字:
蓝 懒 披 划 威 武 拣 颜 形 状 渔 料 辈
(通过多种形式认字:集体认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编谜语,组词、造句、找反义词、找近义词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比一比谁书写的规范等比赛形式,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师播放范读视频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课文
1.同学们刚才朗读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什么多?
边交流边板书:海水颜色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贝壳 海龟 鸟鸟蛋 鸟粪
2.教师小结: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五光十色),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海滩--(贝壳、海龟多),海岛上--(鸟的天下),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五)、学习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风景图: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导朗读: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表现海水的瑰丽?
读后学生点评。
3.全班齐读。
4.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请同学们看着课件接读。
5.师生合作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
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学生接读:(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6.指导背诵。
(六)、教师小结,结束新课
(七)、作业设计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海面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西沙群岛位于祖国的南端,那里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有着独特的特点,对于生长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比较遥远、陌生。故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采用了放关于西沙群岛的音乐、展示西沙群岛的地图等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识字的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播放网络上搜索到的生字资料,通过字的发音、书写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组词等方面强化学生识记、书写生字词。
三、整体朗读,感知大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在网络中搜索到的视频范读来指导学生的朗读。然后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边欣赏图片边理解课文,使学生们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去学习和体会,更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拓展阅读
1、《迪克西岛》教案
什么是菲迪克条款?它的英文名字是 F IDIC,即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常简称为 F IDIC条款。它以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极强的可操作性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而著名,是目前国际上标准、权威的工程管理制度之一,从实际效果上看,它也是铲除工程*的重要机制之一。
很有用:
近年来,国务院和国家发展*委等几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投诉处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投资项目代建制*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不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长,招投标与*采购政策法规及其相关配套法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建设工程项目与国际接轨上,逐步推行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制定的菲迪克(FIDIC)合同条款和项目代建制管理等等;是保护国家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风险,解决当前工程招投标及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担保中存在的问题
2、《迪克西岛》教案
《傻狗温迪克》读书笔记一
三一班温艳涵
今天我读了《傻狗温迪克》这本书的一二章,我比较喜欢第一章,因为第一章让我知道了温迪克的来历。
温迪克是一只狗的名字。它是小女孩因第亚·欧宝·布隆尼在超市里的蔬菜区捡到的。 再说点有趣的,超市的经理很好玩。他被温迪克推翻在地,就不顾那么多人哭了起来,却又被温迪克用舌头体贴地舔着脸。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感觉有趣,那就赶紧买《傻狗温迪克》这本书吧。
共读笔记一
时间关系,这次也仅看了前两章。通过和女儿的交流,我感觉故事对于孩子的吸引缘于温迪克的可爱和夸张化的插图。
从女儿所写和所摘的内容看,她已能较好地捕捉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去品读,并在阅读中生发出自己的感悟,这一点希望她坚持下去。不过,在阅读中,女儿也有粗心的地方。比如说:有些字词不认识或不理解时,就悄悄地放过,没有查字典或提出来询问。这些缺点,已经和女儿交流以引起她的注意。
总的来看,女儿的读是认真的、仔细的,爱读书的她已能从读中品味出其中的乐趣。有时,看着女儿静心专注于读书的样子,真感觉是一副美丽的图画,想把它*珍藏!
3、《迪克西岛》教案
《傻狗温迪克》读后感
今天,我买了一本叫《傻狗温迪克》的书,这本书非常好看,我一看就被这本书的内容吸引住了,我不论什么时候都在看,可以说是爱不释手。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只狗的故事:一个在南方小镇长大的小女孩欧宝与她父亲去北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欧宝喜欢了一只狗,取名温迪克,并把它收留了。
欧宝和温迪克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因此她们认识了老小姐芬妮,害羞却能用美妙旋律吸引小动物的奥蒂斯,被人们称为“巫婆”的格洛丽亚,以及阿曼达“小不点”和“光头宝宝”。 我觉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温迪克怕打雷的片段,我想:狗怕打雷,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最让我感到惊吓的片段就是欧宝和朋友们聚会时温迪克突然不见了,最后,在床下找到了它,原来它去睡觉了,真是虚惊一场呀!
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或动物,单是表面长的好看还不行,主要是看他内心好不好。如果一个人长的很好看,内心丑陋,那这个人还是不好,如果一个人外表不好看,但内心很善良,那这个人就很好!
4、《迪克西岛》教案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迪克伴我成长
有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友谊;有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忠诚;有了这本书,让我见证了梦想的力量。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导盲犬迪克》。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他依次获得过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书中主要讲了:一只丑陋不堪的小狗,断奶后被主人遗弃,它想找新主人,但都因它的丑相而被抛弃,最后被盲童艺人阿炯收养,取名“迪克”,当了导盲犬。阿炯在茶馆拉琴,可不久老板就搬来了一个收音机,把阿炯给“退”了。可炯向迪克诉苦,但迪克却去大闹茶馆。他们被迫离开家乡和迪克的情侣红娜踏上了寻找自己在昆明的妈妈之旅。他们帮助地质勘探队,于是搭车来到昆明,在街头乞讨,晚上睡在桥洞下。最终经历各种风险,终于找到了妈妈。
我合上书,默默地沉思着。迪克忠心耿耿,小主人生病时,它宁愿当别人的活靶子,也要为生病的主人赚钱;在主人乞讨时,它也懂得为主人分担忧愁,表演精彩、困难的节目给人们看,因为节目难度大,每次在它身上都会留下不同的伤痕。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读到这,我不禁想起爸爸曾给我讲过的一个温馨的故事:从前有个军营,部队的教官很凶,每位战士都很怕他,连吃饭都只给他们半碗不到,自己却一点都不会少。有一次外出打仗,人手不够,教官也亲自上阵。可他装弹时,一不留神,敌方开枪了。其中一位军人突然冲上,挡住了这颗子弹,保护了教官。那时,教官泪流满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牺牲”自己,保护他人,心再铁的人也会被你给打动的。
是的,导盲犬迪克就是这样的狗,它大闹茶馆是为了帮主人重新拉上二胡,只是方法错了。迪克常常当阿炯的“暖手宝”,晚上阿炯把它抱在怀里渐斩入睡。而迪克虽然很难受,但它也不会出声,因为它愿意为主人带去安心和温暖。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善良的瞎子艺人很他收养的忠诚、聪明丑狗的故事,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像阳光雨露似的滋润着我,让我懂得也要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
5、《迪克西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了解认识短笛、口哨与乐队。
2、学生能够根据音乐击打节拍。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通过聆听音乐来辨别短笛和口哨的声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随着音乐用动作表达出来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
短笛、口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去过其他地方游玩?你们出过国吗?有人知道美国什么样子吗?(生答)
二、新课讲授: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根据美国民歌改编的《迪克西岛》,各位同学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要注意分辨乐器的音色,看看你们听出了哪些乐器的音色?
2、播放音乐《迪克西岛》,音乐播放完毕之后,拿出短笛和口哨,让同学们辨别这分别是什么乐器?
3、教师分别吹短笛和口哨,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辨乐器音色。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了美丽的迪克西岛畅游,你们还知道哪些美国民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