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短小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鲁国少人才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拓展阅读
1、二年级小学生读的动物寓言故事
森林里的动物森林准备举行才艺比赛,参赛者有蚂蚁、猴子、小鸟和孔雀。比赛虽然将於下月举行,但是动物们都忙於练习。其他不参赛的动物却七嘴八舌地谈论著比赛的事,大家都热切地期待它的来临。
比赛前的三星期,孔雀突然照照镜子,发觉自己很胖,跳起舞来颇难看的。於是,她就不断地节食和练习跳舞。
比赛当日,参赛者都以的状态示人。首先,蚂蚁一家人雄赳赳地在台上步操,接著,身手灵活的猴子表演体操,然后,小鸟吱吱地唱出悦耳的歌曲,听得观众十分陶醉。最后,是孔雀的表演,大家对她有很大的期望。她走到台上,随著音乐的节拍,跳著轻盈的舞姿,谁料她跳了不久,就砰的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晕倒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凑热闹,想看看孔雀到底发生了何事。原来孔雀由於过分节食,导致营养不良,需要送院*呢!冠军?本来就属於孔雀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好把它送给小鸟。孔雀醒来后,后悔不已,因为她不但未能顺利演出,还把后冠送给了别人呢!
这个故事教训我们做任何事也不能过分,要适可而止,否则,只会惹来反效果。
晴朗的一天,鸡妈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到绿油油的草地上捉虫子。
一到草地上,小鸡们就高兴地跑了起来,东啄啄,西啄啄,一会儿就跑远了。鸡妈妈大声的对孩子们说:“你们不要跑得太远了,会有食肉动物来吃你们的。”小鸡们答应了。可是一只毛茸茸的小黑鸡自言自语的说:“老是跟着妈妈烦*。”于是,它就悄悄地溜走了。它走呀走,来到了一棵大树下乘凉。突然,大树旁窜出一只野猫,野猫凶恶的对小黑鸡说:“你死路一条了,我今天可以吃上一顿美美的野餐了。”说完就向小黑鸡扑了过去。小黑鸡吓得全身发抖,大声的喊:“妈妈救命啊!”妈妈听见了闪电一般的飞过去。勇敢的鸡妈妈冲上去跟野猫搏斗,鸡妈妈用坚硬的嘴啄野猫的眼睛,用锐利的爪子去抓野猫,用有利的翅膀去扑打野猫,野猫吓得撒腿就跑了。
从此以后,小黑鸡知错知改,它学会了自我保护,再也不自己到处乱跑了。
在一座幽静的森林中,住着一群猕猴。一天晚上,猕猴们到森林外面来玩,有一只最小的猕猴来到水潭边。它探头往潭里一看,吓得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进潭里去啦!”猕猴们听到喊声,一窝蜂跑到潭边。它们纷纷探头向潭里望去,果然潭里有个又圆又大的月亮。
猕猴们又跑到猴王面前,争先恐后地报告猴王说,“大王,大王,您知道吗?月亮掉到潭里去了!”
“大王,我们赶紧去把月亮捞上来,放在原来的地方去吧。”
猴王想了想,说:“好吧!我们想个办法把月亮捞上来。”
那只最小的猕猴问:“潭那么深,我们怎么捞月亮呢?”
是呀,怎么捞呢?这群猕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主意。突然,一只聪明的猕猴叫道:“我有一个好办法。我用手,抓住一只猴子的脚,它再用手,抓另一只猴子的脚,这样连成一串。不就能把月亮捞出来了吗?”
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于是,一只猕猴爬上树,用脚攀住一根枝条,然后倒吊下来,用手抓庄另一个猕猴的脚。这只猕猴也倒吊下来,再用手抓住另一只猕猴的脚。就这样,一只一只连起来,一直连到潭边。
最小的猕猴在最下面,它伸出手去,到水里去捞月亮。它一捞,水面被搅出许多的波纹,月亮变成了一块块碎片。小猕猴吓得赶紧缩回手来,叫道,“不好了!月亮碎啦!”
猕猴们纷纷探头张望。这时,水面又恢复了平静。抓住小猕猴脚的那只猕猴看到月亮还好好的,生气他说:“你瞎嚷嚷什么,月亮不是好好的在那里吗?”小猕猴低头一看,咦?月亮果然还是圆圆的,一点儿也没有碎。它又伸手去捞。这时,树枝突然间断了,猕猴们一起掉进潭里。
冬天过去了,森林里变得暖和多了。兔子从窝里跳出来,高兴地说:“冬天过去了。”
松鼠用尾巴扫掉身上的雪,大喊道:“再见了,冬天!”
啄木鸟和松鸡们也都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因为在春天,花也多,虫也多。
这时,一只又瘦又大的'黑熊,从草堆里钻出来,它伸了一个懒腰:“啊!呜!”
大家说:“你好!大黑熊,祝你春天快乐!咱们一块工作吧!”大黑熊对此不加理睬,它拍拍自己扁扁的肚子,说:“好饿呀,我想吃点什么好呀!”
树根上有个大洞,洞里有个大蜂窝。大黑熊爬进去偷吃蜂蜜把蜂窝弄坏了。一群蜜蜂飞出来,蚕得大黑熊大叫着,捧着脸,逃到烂泥坑里。
大黑熊爬出烂泥坑,又到人的家里找东西吃,结果吃了一顿棍子。
小动物们对大黑熊说:“别懒啦,像我们一样工作吧!”大黑熊听也不听,又走了。
大黑熊看见一个笼子,里面有一罐蜜糖,一个馒头,一篮糖炒栗子。它连口水都流出来了!结果,大黑熊被圈在动物园的笼子里,再也不敢见小朋友了。
夏天到了,小狗吐着舌头热得直吐气。蝉在树枝上叫着:知了、知了……小动物们都长高了一节。
就在这时,小狐狸正在偷又大又嫩,而且肥的像皮球的鸡。可被农夫发现了,农夫像光似得飞奔去抓小狐狸。可小狐狸动做比农夫还要快,可甩掉农夫之后。小狐狸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水豆般的珠汗坐着滑滑梯直往*。
长颈鹿再吃着又嫩又大的叶子,不时还哼起曲子来。走着走,就遇到了正在休息的小狐狸。
它们俩个,看着对方都起了遐想。
小狐狸想:如果我有那双脚,我一定不会累。
长颈鹿想:如果我有那双脚,我一定会很方便地吃叶子。
它们都很想换,就在愿望台上许愿,果真它们都如愿所常了。它们真换脚了!
小狐狸这次去偷又肥又大有嫩,而且很珍贵的烧鸟。因为它知道自己跑得很快。可被一条又大又凶狠的猎狗发现了。小狐狸脚急手忙地跑,可好几次被绊倒,要不是狗去吃饭,可没有那么幸运了。小狐狸像这脚不好,我不要了。
长颈鹿在快活地走,肚子饿了,就开始吃叶子,可一抬头,没有叶子,还在原地,长颈鹿很急,就活蹦乱跳地往上跳,可还是不行。长颈鹿也不要这一双脚。
只好去许愿台许愿,碰巧看见了小狐狸,它们俩,衣装不整,头发也爆成爆炸头。
它们都不理对方。都去忙着许愿,啊!它们的脚很快就变回来了。很开心,它俩,恍然大悟。原来,它们想的一样。
它们握了握手,成了永远的朋友。
2、给小朋友讲的睡前简短童话小故事
有一只小花猫非常聪明、可爱,大家都很喜欢他,但是小花猫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不爱洗手和剪指甲。
有一天,她和小狗高高兴兴地玩沙,玩着玩着,小花猫的肚子“咕咕”直叫。
小花猫饿了,她和小狗说声“再见”,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
小花猫回到家中也不洗手,一把抓起桌上的苹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苹果又用小脏手拿面包吃,小肚子吃得圆滚滚的。
过了一会儿,小花猫忽然捂着肚子大声喊:“妈妈,快来呀,我的肚子好疼好疼!”
妈妈急坏了,连忙送小花猫上医院。
医生问小花猫:“你是不是吃了脏东西?”小花猫摇摇头。
医生又问:“你吃东西前洗手了吗?”小花猫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医生说:“你肚子疼就是因为吃东西前没洗手,又不爱剪指甲,手上的许多细*粘到你吃的食物上,钻进肚子里去了。”
小花猫吃了医生开的药,肚子不疼了。
从此以后,她牢牢记住医生的话,要勤剪指甲,吃东西前都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
3、中国现代名人礼仪小故事简短
张良年轻时在下邳桥遇见一个老者,老人故意把鞋子掉下桥,让张良拾上来并给自己穿上,张良耐着性子一一照办。老者约张良五天后再来此处相会。五天后,张良到达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老者责备他与老人约会不该迟到,约他五日后再见面。哪知五天后张良又比老者迟来了一步。老者很生气,让张良五天后再来。四天过去了,张良吸取了教训,半夜便在桥上等着老者的到来。老者满意地笑了,并把一部奇书《太公兵法》赠送给他。张良认真学习这部兵书,帮助刘邦打败项羽,最终成为汉初名臣。
“张良拾鞋”这个小故事被历代传为佳话,它告诉我们:能忍小忿,方成大谋;尊敬长辈,受益终身。
诚实守信 宋庆龄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宋庆龄忙说。“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坚定地说。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
熟的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4、续写《龟兔赛跑》寓言故事
自从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输了后,兔子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便加入了森林运动队。他多次与别人比赛,成了“常胜将军”。
“嘿嘿,这下可不怕乌龟了,再去找他比比。”兔子自言自语道。他请来了运动评委员――大象,老虎和长颈鹿,猎豹是裁判。
“嘟!”随着哨声一响,兔子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他头朝天,前脚一伸,后脚一蹬,一下便没了踪影。乌龟则不慌不忙地迈着自己的“小碎步”,嘴里哼着小调子。乌龟想:你这骄傲自大的兔子,到最后不还是输给了我,我慢慢走,不着急。
十米,九米,八米……兔子说跑越快,转眼离终点只剩下了区区五米。他眼睛一转,加快了步伐,转眼便冲过了终点线。
“嘟嘟!我宣布这次的胜者是――乌龟。”猎豹一本正经地拿起手中的奖牌,套在乌龟的脖子上。
“什么?”兔子瞪大了自己圆溜溜的双眼,“明明是我先过终点线的,为什么让他赢?”
“你忘了?这次比赛的主题是比谁跑的慢啊!”
原来森林里每隔两周便会举行一次比谁跑得慢的比赛,正好是今天,而兔子只是盲目地跑步,却忘了看比赛的主题了。而刚刚还在睡梦中的乌龟听说自己是第一名,觉得莫名其妙,又回去睡觉了。
看来,兔子又输了。
老师点评:出乎意料,却又在日常生活情理之中,新鲜有意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