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j、q、x》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4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j、q、x》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j、q、x,并能较熟练的书写。

2.准确拼读j、q、x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进一步学习带有介母的音节。

3.掌握j、q、x和ü相拼时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4.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j、q、x与它们相拼的音节。

难点:记住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7)

1.抽读已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卡片。

2.指名读上节课的儿歌。

二、学习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10)

1.出示课文中的拼读练习。

jjünnü

qüqüü

xxüllü

2.让学生、自由拼读。

3.引导质疑,学习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4.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三、练习三拼音节(10)

1.出示音节。

jjiɑ

qi-ɑqiɑ

xxiɑ

2.学生自由拼读。

3.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4.完成课后练习拼拼读读。

四、学习读读连连(8)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布置作业(5)

在作业本上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jjünnü

qüqüü

xxüllü

jjiɑ

qi-ɑqiɑ

xxiɑ

教后感

拓展阅读

1、高中

《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学要求:

1、引导学生掌握章条理清晰、言平实、通俗易懂的写作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正确认识机器人技术在21世纪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重点:

1、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特征、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2、了解21 世纪机器人将要涉足的领域和将要发挥的巨作用。

安排:

学步骤:

、导入新

在中国国内公映的美国科幻片《我,机器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电影里的机器人给人们以极的想象空间,也让人们再次关注现实世界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新的机型、功能不断涌现。但什么是机器人?人们仍莫衷是,由于机器人涉及“人”的概念,成为了个迷人的哲学问题,给了人们巨的想象和创造空间。21世纪机器人在工业、服务业、娱乐业及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巨的作用。

、学生自读,思考下列问题:

1、台工业用机器人是什么候发明的?

2、什么叫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哪些区别?

3、21世纪的机器人将在哪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分析

共四个部分:

部分即引言部分:由机器人“深蓝”战胜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提出几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提出了两个问题:

1、机器人是否真的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奇特而神秘呢?

2、机器人的量出现会在我们习惯的生活中掀起些许波澜吗?

部分:机器人的昨天和今天。重点介绍了机器人的起源及发展的历史。

1、机器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我国西周的工匠偃就已制造了会歌舞的偶人,堪称人类记载最早的机器人。

2、1950,美国的乔治·迪弗发明了台工业用机器人。

3、1995,全世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约为65万台,同世界机器人的销售额达到了57亿美元。

4、1995,日本每万名制造业人员中就拥有机器人210台。

5、我国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A:用于焊接、装配、搬运等用途的工业机器人;

B:用于水下、爬壁、管道等实用性机器人;

C:用于防核辐射、防化侦查、防暴排险的特种机器人;

D: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先后研制成功“探索者号”1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和6000米自治型无缆水下机器人;

F:1994清华学成功研制出“室外智能移动机器人。

三部分: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着重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特征、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1、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特征:

① 能够部分模拟人脑活动

② 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③ 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

④ 有自学习、自治和容错、纠错功能

2、机器人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区别:

① 无论是什么机器人,都需要人类设计与制造,它的“聪明“与否直接取决于人类赋予它的能力。

② 机器人所具有的“智能’只是种非生命性的机械模仿是人通过编程等手段赋予的。

四部分:机器人走向21世纪。预测21世纪的机器人在工业领域、服务领域、娱乐领域以及科学和育领域将发挥巨作用,并会悄悄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

四、总结:

1、依次说明,条理清晰。

章由机器人“深蓝”战胜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引入,然后用三个小标题清晰地标示出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在正部分,作者从机器人的昨天说到今天,又从今天说到明天,全面概述了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条理十分清晰,让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2、宏观把握,全面系统。

章对机器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有较详细的介绍,给人个整体而系统的印象,对机器人的全貌有个整体的了解不至于只见源而不见流,或只见流而不见源。

3、言平实,通俗易懂。

章善于用人们熟知的事例来介绍抽象的高科技知识,将具体的说明和抽象的事理分析结合在起,言平实,读来通俗易懂

2、高中

《谏太宗十思疏》

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中实词、虚词和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学难点

1.字词及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学过程

、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智与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的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期,天下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解题: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的直言规劝。疏,奏章,*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体。

三、阅读

1.学生试读,边读边正。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字典。

2.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借助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

⑥殷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答疑。

五、布置作业。

后练习-五。

、检查作业。

1.订正练习-五。

2.难句的翻译。

可选择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1.1段

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引导补充。

小结: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章开篇连用两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用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期,魏征提出这点,是很有眼光的。

2.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章从难易这观点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3段

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兴土木,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学生背诵3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

2.体会本言特点。

、检查背诵。

、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_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

对同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议论种常见的论证方法,章开篇三句,句先设喻,三句担揭示正意。

2.言特点

“十思疏”是篇骈。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写作,但此与当流行的骈不同。在形式它利用骈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嚼字,不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弊,难能可贵,既有骈的华美,整齐,又有散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四、总结,堂答疑。

五、学生诵读,体会。

附: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分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

()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体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2.言特点:骈散结合。

3、高中

《奥林匹克精神》

、目标设计

1、通过“倾听”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倾听”,筛选提取信息。

2、通过演讲活动实践,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力,提高演说能力。

程设计

()导入:

顾拜旦,可能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对他并不陌生。

(件显示照片)请你用句话来评价下你所了解的顾拜旦

(答预设:奥林匹克之父;

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

担任了近20的国际奥委会**;

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所以他还有个身份是育家)。

这节我们共同来学习他众多演讲中最为经典的篇(件显示题——奥林匹克精神)

学习方式是(显示——活动体验)

()活动:倾听作答

1、明确倾听要求,出示作答题目

下面,我们开始本节项活动:倾听作答

什么样的“听”才叫倾听呢?(显示“专心、细心”),我们要求家合书本,静心倾听,提取关键信息,回答几个问题。请拿出纸和笔作必要的记录

(显示:记录关键词)

2、演讲本,生倾听记录

情境创设词:1919,瑞士的洛桑金色演讲厅内,正在举行庆祝奥林匹克运

动恢复25周的纪念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奥运创始人顾拜旦走了演讲台,开始了他最为经典的次演说。

注:演讲,删除三节的后半段以及六小节,并同步三次出示练习中的问题。

3、合作讨论,辅以阅读,完成作答

四人小组交流答,可以参考本,完善记录的关键词。(2分钟)

堂交流,明确答。(注意:要求学生不看本,组织言表达)

预设指导,问题②,除了展示悦乐,也就是快乐之外,奥林匹克精神还会展示什么美呢?请家再听遍这句话“这种内心的悦乐……为阳光……乐……体育馆”,明确:自然美或乐美或荣誉美等。

预设指导育的现状让人不满意,那么与体育有什么关系呢?明确: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育现状振兴育。

预设指导三:奥林匹克精神除了“众参与”之外,还有哪些内容?请再听遍这段话“面对个……力量之”,明确:促进世界进步,构筑未来。再听下面这段话,促进世界进步的哪些方面呢?

“虽然…不足以…,不能…也不能…但是…”,明确:还可以促进和平、公平、育。

4、概括全

请你用句话,结合全概括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竞技精神,它可以给人带来悦乐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过渡:活动倾听至此结束,谢谢家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看来家不仅是考试做阅读理解题目的高手,也是有很强的倾听能力的。训练了耳朵——听的能力,下面进入活动,体验演讲,练练我们的说的能力,我相信定会展示出我们的演讲风采。(件显示:活动,体验演讲)

(三)活动:体验演讲

件显示——体验目标:如何体现演说的*力和说服力。

演讲活动是以演为主还是以讲为主呢?

件显示——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我们要努力通过言的表达体现言的魅力,增强演说的*力和说服力。

下面我们以小节为例,尝试演讲

1、学生尝试演讲节。

2、结合体验,小组成员切磋交流,如何更具*力和说服力。

3、交流体会,指导点拨。

指导预设,“奥林匹克精神逐渐为青所崇尚”。赞颂的气,喜悦的神态。(即把握全的感情基调)

指导预设,“包括但又超越了”,关键词要重读。

指导预设三,几次停顿。

“作出详细阐述”之后的停顿,启发听众注意,下面就要详细地阐述了。

“设想下”之后的停顿要达到引领听众共同去想像的目的。

“当这种内心……,∨融合在起”,长句中的换气停顿。

预设四,“为…所…,为…所…”,排比句式,调逐渐扬,用赞美的气。

预设五,“绚丽的梦想”,自豪、肯定、有力。“这迷人的梦想使世界凝聚在起”,手势辅助,握紧拳头向下,表达坚定的信念,用昂扬的调,热烈赞颂的气。

4、分解指导后,学生再次尝试体验演讲。

5、生讲台展示,鼓励学生有创意地、有个性地展示自己的演讲体验。(两次)

6、评点小结(件显示)

讲(主):气、调、速、重、停顿……

演(辅):手势、表情、视线、身姿……

7、实践演讲(四、五节)

学生揣摩演讲后,四人小组交流体会,推荐优秀者讲台展示(男女生各位)。

鼓励预设:演讲是勇敢者的活动,也是优秀者的活动,个人的言水平,体现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养和风度,希望我们中的优秀者展示优秀的你。

演讲后围绕讲和演两方面。组织评点(自评、他评)

8、综合演讲体验

全体学生以站立式的身姿、半脱稿的方式演讲全

情境创设:站着的每位同学,现在你就站是金色演讲厅里,你就是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你走讲台,热烈地、赞颂讴歌奥林匹克精神,让精彩的演讲开始吧!

9、优秀者展示,3名学生演讲全,鼓励学生以听众身份参与,创设热烈的气氛。

(四)结束

现代奥运走过百历史,世界发生了巨的变化,08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燃起,让我们共同期待又个奇迹的诞生吧!

点击查看更多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j、q、x》第二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88h.cn/articles/206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