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最好而不要最红励志人物故事
如果不是那匹小金马,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阮经天。
新科影帝阮经天当时只有28岁,得到的9票是*优势,连一些老戏骨都被他战到马下。
这个已经红起来的年轻人,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骄傲和嚣张。
他说:“我想要当全世界最好的演员之一,而不是全世界最红的明星。”
要最好而不要最红,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是阮经天的青春和人生宣言,里面有个性而没有狂妄,有火热而没有浮躁,有理性而没有淡漠,有执著而没有偏执,有长远而没有急功,让人听着舒服而放心。
阮经天曾经是个叛逆少年,脾气不怎么好,架却打得很好,因为讲义气,身边经常聚着一群“坏孩子”。他的家境也不够好,他却不想通过念书改变辛苦的生活,喜欢旷课,喜欢四处游走,喜欢混来混去,后来只能退学。
叛逆的孩子都出道很早。阮经天17岁第一次在台北试镜,然后替朋友去拍MV《爱过》,一张新面孔慢慢露了出来。
可是刚开始拍戏时,他情绪上有障碍,跟在导演后面亦步亦趋,被骂了一遍又一遍,方才通过一条,恨得一个导演攥着拳头要揍他。因此,阮经天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温不火,他独自养不活自己,就跟三个男生合租房子住,大伙儿凑钱买便当吃。
“那时候真的好穷,穷到快*。”阮经天说。
幸亏还有82岁的爷爷偷偷寄钱给他。阮经天谈起自己的爷爷,神情会为之一动:“我们家一直很穷,但爷爷给了我们一个很富有的人格,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卑劣,都很正直。”
在7年间,阮经天一直不红,但不红并不意味着他停止了淬炼和觉悟,或者说,不红其实也意味着很多东西他还准备得不够,何况他内心深处所要的,并不是红,而是更好。
这个眼睛幽深漆黑的演员,喜欢接演“怪怪的片子”,饰演那些具备某种天才气质的角色,如乖戾的舞者、自闭的画家、沉默的剑道高手等。这些角色也许推迟了他的走红,却让他一步步坚实有力地从偶像派走向了实力派。
就这样演着演着,阮经天蜕变了,不知不觉地开悟了,他深深地爱上了演戏,将自己推到了表演的深渊,不肯自拔和回头。
“那一刻,连光线打在空气里的灰尘都看得一清二楚,好漂亮,人好像进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全身的感官都*开了。”
当阮经天讲述角色附体的感觉时,我们觉得他既神秘又通透。同时,我们明白,只有执著于最好的演员,才能顺理成章地进入这种令人神往的境界。而一些所谓的成功者,红的不过是外表,是短暂的,而不是内在,不是恒久的。
接演《艋舺》,阮经天由好而红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艋舺》一出,阮经天身上如宝石般的华彩终于耀眼夺目起来。他凭此跨上小金马,看似一飞冲天,实则厚积薄发,一个努力要当“全世界最好的演员之一”的人,如果不当红,就说不过去了。
命运是如此微妙,那些一心想走捷径的最后却越走越远;而知道自己该要什么的,专注于每时每刻、自我成长的,即便看似走了远路,最后还是扎实地步入了佳境,“没人能够挡得住他”。
更让人感慨的是,阮经天年少叛逆过,出道后也一贫如洗过,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瘠的时代”里,周围那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一夜红透,他却没有急功近利、不计代价,而是掷地有声地要求自己要最好而不要最红,这是多么值得骄傲和发人深思的青春宣言和人生洞察!
拓展阅读
1、捡到钱好不好他捡到人生最大的麦穗励志故事
【**--试题】
1982年,一个纽约小伙获得哈佛大学MBA后进入当时的美国运通公司,给时任美国运通总裁的桑迪·威尔当助手。两人情同父子,配合得很默契,威尔将自己的才学倾囊相授,小伙则虚心好学,成为师父的得力助手。
然而风云突变,威尔被公司赶下台,小伙也随之离去。两人在纽约曼哈顿的西格拉姆大厦一套公寓租住了一年,以图东山再起。其后,两人精诚合作,通过12年的大胆并购,把当初默默无名的商业*银行打造成了花旗集团。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已不再是小伙的他,在公司的地位没有变化,依然是威尔的助手。况且威尔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可威尔并没有退休的意思。在这节骨眼上,公司传出师徒失和的消息,两人的关系开始僵化。
一边是曾经的恩师,一边是未来事业的发展,这使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他不想让师父和同事说他是叛徒和利欲熏心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他该如何突出重围呢?这时,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想法,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天,他路过一个农场,看到金*麦浪随风起伏,格外美丽,就驻足欣赏麦穗的风采。这时,他的旁边有一个父亲在和三个孩子玩耍,父亲说:“孩子们,我们来比赛一下吧,看谁能从麦田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麦穗,前提是不许走回头路。”
半个小时后,三个孩子都兴冲冲地拿着麦穗回来了,结果一比较,第三个孩子的麦穗最大最饱满,父亲笑笑:“看来老三是最聪明的,最善于动脑。”他听着父亲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心灵为之一颤,没想选个麦穗也包含着哲学。
原来,第一个孩子先出发了,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又大又饱满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继续前行时,又发现了一颗更大的麦穗,但是他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了。第二个孩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都已经错过。
最聪明的莫过于第三个孩子的做法,他吸取了前两个的教训,当他走过全程的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饱满的麦穗。
这个故事对他触动很大。回家后,他辗转反侧一直在揣摩那个父亲的话。突然,他灵机一动,如醍醐灌顶般彻悟。他想,师父威尔走过的路就如同前两个孩子的路,既然我已经发现公司管理的短板和弊端,为什么不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不久后,他辞去了公司的职务,和多年情同父子的师父分道扬镳。一年之后,他重出江湖,任美国第一银行的CEO。四年之后,师父离开了花旗,而他则带领新公司迅速崛起。后来第一银行与摩根大通合并,他出任合并后摩根大通的CEO。
他就是摩根大通新CEO杰米·戴蒙。威尔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徒弟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实,像戴蒙这样走在人生岔口,选择哪条路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过程中无法逾越的事情,更是事关成败的重要一环。
幸运的是,戴蒙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他捡到了人生最大的麦穗。
2、欧阳夏丹有快乐才能飞翔励志人物故事
她199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漓江的柔美,象鼻山的意趣,大地的青翠,皆蕴含着江南的灵秀,也塑造了她一身的灵气。于是,从小她就显示出一种天生的乐观和逼人的才气。
比如,上小学时,每次考试之后,总有几个成绩不理想的女孩哭得一塌糊涂,急得周围的同学搜肠刮肚地想法子劝解。她却是个例外。成绩一向突出的她即使偶尔失手,大家也丝毫看不到她的失落和难过,挂在她脸上的始终是开心爽朗的微笑。时间一久,班里的同学都感到不可思议,难道她就没有失落的时候?
几个要好的女同学私下里问过她:“你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不伤心啊?怎么就没看见你哭过鼻子呢?”她脸上仍旧挂着甜甜的微笑:“谁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出类拔萃,只要我尽力做到了最好的`自己,那就够了。全力以赴地付出过,剩下的就是乐观地面对生活。”
这种乐观一直支撑着她的成长,甚至后来她父亲身患重病去世,家里的生活一度拮据到了极点,有时候一天只能用一个面包勉强充饥,她也擦干眼泪面带笑容继续生活,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2岁那年,她大学毕业。上海电视台到学校选人,尽管她长相并不出众,但台长亲自拍板,说:“她的内涵会给新闻节目注入一种新鲜的血液。”后来的事实证明,台长的预言没有错,凭借亲和、不做作的主持风格,她迅速得到观众的喜爱,并迅速播报上海台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成为当家一姐。
2003年,*电视台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她毅然选择了北漂。当时,在上海台她是正式员工,收入稳定,还买了房子。而在央视,最初她只是一个连门卡都没有的“临时人员”。初到北京,她住在一套40平方米、没有暖气的老式居民房里,而且北京很干燥,总需要开加湿器;家里的菜是酸辣风格的,但在北京,一吃辣就咳嗽。
更大的考验来自工作,北京的工作强度比上海高很多,而且最初她很不适应。因为压力过大,最初的几个月里,她的身体频出问题,经常要到医院打吊针。那是她人生最低落、最压抑的一段日子。在那段最苦最难的日子里,她没发过一句牢**,也没有丝毫的抱怨。她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已经尽全力做到最好的自己了,如果不能成功,也该轻松快乐地去面对。她的乐观*了身边所有的人,大家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力所能及地多给她一些帮助。
努力终有回报,她很快便在央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俏皮的语言、乐观的性格、专业的主持能力,给越来越多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05年起她连续四年获得央视十佳主持人,并于2008年获“金鹰节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她主持的节目“第一时间”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电视主持作品奖”。
她叫欧阳夏丹,现在主持的节目是《共同关注》。每天都会微笑着出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
在谈到自己的乐观时,欧阳夏丹有自己的秘诀:“气球里充满了比空气轻的氢气,所以才能飞上天空;我一直都让自己身体里充满快乐轻松的生活元素,所以我也能飞翔起来!”
3、雷锋的励志故事最新
雷锋,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忠诚于*、无私奉献,虽只享年22岁少4个月,但留给人们的美名却至今不变。每当:“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忠于*”的歌声响起时,我就会想起我心目中的活雷锋---傅琴珍。
六年级了,我带着毕业的愉快心情,来到学校,没想到老师却给我一个重任:锁门。我当时有些害怕了,开始想入非非,我怕自己一个人在锁门的时候,被僵尸吃掉,被鬼抓去。虽然知道不可能,但强盗是可能的吧!他可能晚上来偷东西,正好被我撞个正着,怕我走漏风声,要*灭口,想着想着,不禁陡然一阵,真的不敢往下想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我以做好迎接的准备,结果一个举动,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晚自习的铃声响起了,对别人来说,这铃声是欢快的,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铃声是沉重的,当时,我有点欲哭无泪了。就在我把钥匙插进洞孔的那一瞬间,她过来拉住了我,跟我说:“我跟你一起锁门吧!”听完这句话,我真的是乐不可支,可又觉得自己很自私,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无私。唉!算了,谁让我贪生怕死呢?就只能恭敬不如从命喽!从此,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严寒酷暑,她都会陪伴在我的左右。要知道,冬天的夜晚冷的让人无法捉摸,每个人的想早点躲到被窝里,可惜她却不惜一切陪伴我,这不是活雷锋吗?
雷锋不仅一次帮助人们,她也不止一次帮助我。
那天早上,当他们还在被窝了时,我就早早的来开门,看到外面桌上有一个脚印,但又不像,我没有在意,并去开门,发现门已经开了,我觉得很奇怪,这时候,一个红光照射在我的脸上,我隐隐约约感觉这光来自围墙外,我赶紧往寝室跑。十万火急地把这件事告诉傅琴珍。早饭后,她把事情调查了一遍,过了一会儿,她把结果来龙去脉都跟我讲了一遍,我恍然大悟。幸亏有她,不然我又多了一个心结。
雷锋虽已死,当雷锋精神永驻于人间,我们身边不就有这样的人吗?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雷锋的励志故事最新
快乐在哪里?它在人们的心灵里。友情在哪里?它在朋友的信任里。天堂在哪里?它在孩子们的梦幻里。你,聪明的,请告诉我,美是什么?它到底在哪里?
记得五年级前的一个春天,刚刚搬到我家楼下的一位老爷爷,为了绿化我们小区的环境,一大早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植物。那时候的天气还很冷,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袄,而他却穿得很少。午饭后,老爷爷带着十几棵树苗满头大汗地回来了。我很好奇,便问:“老爷爷,您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桂树苗啊?难道您想在家里开个桂树园啊?”我刚说完,老爷爷就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傻孩子,我不是要把桂树苗栽在自己家里,而是要栽在花园中,来绿化我们小区的环境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便笑眯眯地去种树了。
为了更快地种好,他还喊了家人来帮忙。那时我还小,不懂,但是现在想起来还真要谢谢他——现在门前门前的那一排已有两三米高的桂花树,就是当年他和家人辛辛苦苦种下的。一到秋天,一阵风吹来,便能闻到那浓浓的桂花香……
他这种美化小区环境的雷锋精神,不就是一种美吗?
还有我们班的杨益佳同学,在知道了某所学校有许多贫困生因没有钱而无法买课外读物后,就和父母亲自来到了那所学校,为他们捐赠了100多本书,让那些贫困生也能和她一样,能读到优秀的课外书。
她身上这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不也是一种美吗?
其实,美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那些拥有美的人,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6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