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征的故事50字
我们来到大雪山下。当地的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就连鸟也飞不过去。还有的说,有一年天旱,人们抬着菩萨上山求雨,事先没有吃斋,“*”一怒,把人都扣下了,一个也没下来。我们不信什么“*”,但也感到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
毛**知道了这情况,教育大家说:“神山”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比一比,一定要翻过山去。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军团首长也向我们讲明了雪山的情况。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而且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来,用手掂量着,心头涌起很多感想。一首在江西*根据地流行的山歌在耳旁萦绕着。
送得哥哥前线去,
做双鞋子赠送你。
鞋上绣了七个字:
红色**万万岁。
想起这首山歌,也就想到我们离开老根据地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清早就抬着各种慰劳品来送别。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寇立功”的字句。他嘴角抽动了半天才说:“孩子,带上这双鞋吧!这鞋一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我看着老大爷,看着手里的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最好的伙伴;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它常常鼓舞着我奋勇前进,去消灭敌人。
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一次战斗中,我的脚负伤了,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走着。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第一次从腰间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一穿上它,就想起了老根据地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不久伤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不少,舍不得再穿,就又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
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仔细一看,原来从远处射来的一颗子弹,穿过鞋子,紧挨在腰骨旁的皮肤上。要不是这双鞋,这颗子弹一定够我受的。**们都替我高兴,说这双鞋真是“救命鞋”。没有负伤,我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又很惋惜,因为鞋子被穿了个窟窿。以后,我就更加珍惜它。
现在要过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又想起那位老大爷说的话,心里充满了力量。是的,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我们就是用这个“尺”。从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来的。今天我们又要用它来“量”这座连鸟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了。
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山。朝上望望,只见云雾蒙蒙,山顶直插云霄。再往上走,天气突然变了,狂风吼叫,雪花飘飘。我是江西人,很少看到下大雪,起先,东瞧瞧,西望望,倒觉得蛮有趣。谁知越向上爬,地势越陡,天气也越发变坏了。狂风夹着鸡蛋那样大的冰雹,吹打在我们只穿一件夹衣的身上,真象刀刮的一样。我看雪的兴致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时,只觉得呼吸紧迫,浑身无力,只要稍微一松劲,脚就抬不起来了,但又不敢坐下来休息。我亲眼看见有三个**作下来抱在一起想暖和一下,但他们再也没有站起来。我暗地里留着眼泪,怀念着被大雪吞没的**,心里十分难受。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四十五斤重的迫击炮筒,走起来就更难了。我踏着前面象雪梯似的脚印,一步一步往前移,脚被雪冰得失去了知觉,曾几次跌倒。每倒下,看到脚上的“量天尺”,心里就感到一股热劲,好象有许多老根据地的老乡扶起我,在背后推着我前进。
终于爬过了雪山。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树旁边,低头看看那双“量天尺”,沾满了冰泥,脏得不成样子,真有点心痛。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
今天的若尔盖湿地看上去十分美丽,绚丽的鲜花争相盛开。
1935年8月中旬,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尔盖出发进入生死莫测的大草地。
“那草丛间呈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拉了进去。早上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老红军袁美义回忆说。
进入草地两三天,红军的干粮就基本上吃完了。
“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老红军彭永清说,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就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了。
90岁的老红军程启学至今认为,那是自己人生中最苦的时期:“不知道*多少人。走完雪山草地后,我身上的皮肤也换了一层,头发、眉毛、睫毛全部掉光了,2年后才慢慢长了出来。”
“掉队的人太多,每天能收容掉队者上百人。晚上露宿,三五人一伙背靠着背休息。第二天起来一推,很多人身体已经冰凉。”长征中,曾负责过收容掉队战友的老红军袁林说,“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
1935年9月,手握红四方面军指挥大权的*公然分裂红军,率刚刚走过草地的红四方军和部分编入四方面军中的*红军调头南下。
“上次死的人已经被水泡涨了,我们就光着脚在白生生的肚子上走,过了那段路就要洗脚,否则要烂脚!”曾经三过草地的刘洪才用“尸水横溢”来形容再次走进草地的感受。
“全师1500多人,从草地出来时剩下不到700人。”过草地时任2军团4师10团副政委的陈浩说,活下来的人,也是靠战友情、**爱结成的巨大力量支撑下来的。雪山是哪些,又有多少勇士化山脉?
鸟兽绝踪的大雪山,荒无人烟的水草地,究竟吞噬了多少勇士?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史研究室的研究表明,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至少在万人以上。
1935年6月,近2万人的*红军开始翻越雪山,到8月下旬穿越草地后,在右路的*纵队和1、3军团只剩8000人,在左路的5、9军团剩下约5000人,减员7000余人。
*红军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达古山、亚克夏山、昌德山等5座;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历时1年多的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1936年7月,当红2、6军团经过一个月的雪地行军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1万多人的队伍减员了2000多人。
海拔4800米的亚克夏山北坡的垭口上,一座红军*墓躺在积雪云雾之中。
1936年,12名红军战士在长征胜利前夕,长眠在这座雪山之巅,直到16年后,他们的尸骨才被发现。于是,便有了这座世界上最高的红军墓。
生命无言。无言的生命为那次悲壮的行军,标上了精神的高度。
长征的时候,我在三军团的一连当司务长。我们连有九个炊事员,炊事班长姓钱,小矮个子,面皮黝黑,不大说话,是江西吉安人。副班长姓刘,中等身材,好说个笑话,是江西兴国人。挑水的老王,也是我们老乡。其余几个人,可惜我把姓名忘记了。
那时候,天天行军打仗,上级为了减轻炊事员的负担,规定每人只准挑四十斤,可是,他们都打了埋伏,把粮食装在铜锅里,每人都挑有六七十斤。开*小组会的时候,他们还给我提意见,说我只知道照顾炊事员,不关心战士,万一到前边寻不到粮食,部队吃什么?他们都是为战士想着呵,我没有什么话可说,只好让他们多挑些。
行军路上,炊事班最热闹,锅撞碗,刀撞盆,叮叮当当乱响一阵;副班长老刘还不时讲个笑话,唱个山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战士们一见就说:“看,我们的戏班子来了。”走得高兴了,他们还打着哨子飞跑,就象六七十斤的挑子没放在肩上一样。
可是,炊事班在行军中是最辛苦的。中途部队休息,他们要烧开水给指导员们喝;宿营时,他们又要安锅灶,劈柴火,洗菜,煮饭,每夜只睡两三个小时。
部队进入广西后,山区人家少,粮食供应有了困难,这就更加重了炊事班的工作。他们经常要翻过几座山,跑到部队前边去买谷子。谷子必须把皮碾掉才能吃,有一次,他们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小石磨,班长怕以后找不到石墨,就花钱向老乡买下来。于是炊事员又增加了这一百三四十斤重的笨家伙。后来,副班长又在路上拾到一个破筛子和一个破簸箕,也把它挑上了,从此炊事班不再叫戏班子,而被战士们称作“小磨坊”了。
不久,部队在贵州土城的东南山上阻击敌人,我们连坚守在前沿阵地上,炊事班被隔在后面,几次派人送饭都被敌人打回来,战士们已一天一夜没吃饭了,副班长急得围看锅灶直转圈,他和几个炊事员嘀咕了一阵,对我说:“司务长,让我和老王再送一次吧。”他把饭背在身上,就跟老王走了。我们站在山头看着他们,只见老王在前,副班长在后,飞快地从敌人封锁线上跑过去。我们正想拍手叫好,敌人的轻机枪响了,老王一个筋斗栽倒了,紧接着副班长也倒下了。都认为他俩牺牲了。谁知到了半夜,他俩又回来了。副班长开玩笑地说:“我们上阎王爷那儿去报到,可是小鬼不让我们进门!”原来他们是为了欺骗敌人故意倒下的。靠他们的机警,到底把饭送上了阵地,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一出贵州,炊事班长就闹眼病,两只眼红通通的,肿得像个桃子,但他还是挑着七十多斤重的担子,拄着棍子跟着部队走。开始,他的眼睛只是淌眼泪,后来流起血水来,可他还是不闲着,总是找些活儿干。
进入雪山之前,上级通知我们轻装。我们把不必要的炊事用具都扔掉,只挑着可供全连吃一两天的粮食。另外,每人还带些生姜、辣椒和十几斤干柴。
梁子大山很高,部队整整爬了一天。山上空气稀薄,到处是白花花的积雪,树枝上也都是冰花。爬到山顶,有人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下来休息。可是一坐下就起不来了。炊事员便赶紧上去喂生姜,灌辣椒水,把他拉起来。这时,炊事员又都变成了卫生员。炊事班的口号是:“不让一个战士牺牲在山上!”但就在抢救战士的时候,有两个炊事员却倒下了,不论我们怎么喊,怎么喂姜汤,灌辣椒水,都无济于事。这是我第一次悲痛地看着炊事班的战友牺牲。
到了毛儿盖,部队休整了一个星期。在这里每人又准备了十天干粮,我们炊事班还多准备了一些青稞麦。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又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浇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突然身子一歪,倒下去,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捡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又。仅仅半天功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怎么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知道了,他们推举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有道理。那时候我们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偷偷爬起来为**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他还发高烧,要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我望着他消瘦的面孔,不禁想起许多往事来。
我们是邻居。他没有一个亲人,是孤单单的穷汉子。后来我们家乡来了红军,他就参加了**。那时我还在家里,他常跑来找我:“老谢,你还不参加红军吗?*骑在我们头上拉屎,三天两头“围剿”、进攻,你能咽下这口气?”由于他的宣传影响,我才参加了**。长征路上,他最辛苦。行军时,几十斤的担子挑在肩上,从不让人换;宿营时,总是要别人休息,把活抢过去自己干。他瘦得皮包骨,大家劝他多注意身体,可是他总是说:“没关系,我又能吃又能睡,累不到。”他对战士非常关心,就是在连续行军的情况下,也千方百计想法改善生活。打土豪分到了腌鱼、腊肉,自己从来舍不得尝一尝,全都留给战士们。因此,战士们一提到他,总是非常自豪地说:“有我们的钱班长在,就别愁饿肚子”
我正想着,班长又在旁边催促我:“老谢,你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就行了。”他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后面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急忙走过去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堂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在我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第二天,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只铜锅担在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拓展阅读
1、关于长征的征文2000字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伟大的长征早就以其英雄的史诗永远载入了中国**的史册。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央视四套前不久重播了以长征为题材的电视剧《长征》。这是一部感天撼地的剧作。这部电视剧几年前就已经看过,这次重播,相信许多人会一集不拉地再看,会再一次地被震撼,被感动。 长征的艰难是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的,真可谓惊天地,泣**。长征途中,我们英雄的红军,每天要面临几十架敌机的侦察轰炸,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途中又没有根据地可作为依托,红军所经过的地方,又多数是贫穷落后的地区,部队要想筹集到自己所需的给养该是何其艰难。
可以想象,红军是在怎样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每天还要行军打仗,但是,在毛**的英明指挥下,英雄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不仅巧妙地调动了敌人,迷惑了敌人,拖垮了敌人,而且达到了消灭敌人,使战局始终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而长征途中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一仗,要数飞夺卢定桥了,为了粉碎国民*妄想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我们的英雄居然在下雨路滑的山路上,在一天的时间里奔袭240里!要知道,他们是在长途行军,连续作战,是在吃不饱,睡不好的极端疲惫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壮举的。这该是怎样的壮举啊!如果没有这一天240里,如果国民*增援部队抢先到达卢定桥,红军的命运会如何,是人们不敢想象的。由于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有多少英雄倒在了雪山,长眠在了草地!整个长征,我们英雄的红军,由离开江西苏区时的9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仅剩一万多人!可以说,*的鲜血洒满了漫漫长征路!巨大的牺牲,也从一个侧面宣示着长征的艰难。
说到长征,还不能不说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前,由于王明左倾路线把持了*的领导大权,不仅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致使红军损失惨重,使无数英雄的红军牺牲了生命,最终导致根据地的丢失,红军被迫长征,而且,在长征途中,又执行了一条错误的逃跑路线,搬着各种装备辎重,坛坛罐罐长征,最终导致湘江一役,红军牺牲大半!如果不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在*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局是不可想象的。
说到长征,也不能不说到张国涛分裂红军,另立*的罪行。用**的话说,同张国涛的*是长征中最大的危险。在同张国涛的*中,如果不是*机敏果敢地把张国涛欲加害*的电报给了**,中国**恐怕只会是悲惨的结局。由于张国涛的错误,不仅使我英雄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五、九军团三过草地,而且在其后的近一年的时间里,使红四方面军八万多红军损失过半!历史的事件似乎反复说明,中国**的危险不在*外,而在*内。
电视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全剧的如泣如诉的红军歌曲《十送红军》,那是一首歌吗?那是一首歌,那是一首摄人心魄,撼人心灵的歌,那是一首用鲜血写成的怀念亲人,歌颂英雄的歌,那是一首激励后人勿忘历史,奋发向上的歌。史诗般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八十年了,但是,我们英雄的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慨,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勇气,坚韧顽强的品质,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永远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时,人们会想,**前辈抛*,洒热血,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幸福,难道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富有?当然不是。因为旧中国本身就是少数人的天堂!如果只是为了少数人,而不是为了大多数人的翻身解放,中国**还有必要进行吗?中国**还能够进行吗?还能够取得成功吗?显然不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才是中国**的初衷,才是中国**不变的选择。如果这些**前辈能够活到今天,看到中国只是少数人富有,甚至在逐步成为少数人的天堂,会不会象有的人说的那样,会被气死,有可能的,因为事物已经走向了**初衷的反面。
伟大的英雄的红军万岁!伟大的英雄的红军不朽!
2、关于长征的征文20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毛**的七律《长征》的时候,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是八十年前的往事。
80年并不遥远,红军在长征中巨大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至今仍会让我们热血沸腾。长征路上的老红军见惯了沧海桑田的变换,饱尝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留下了可敬可贵的长征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
毛**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重新认识长征,解读长征,我觉得长征还应该是一部教科书。甚至,长征可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两个字——精神。
那么,红军长征都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们不妨翻开书册回顾历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局扩大会议,*在*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的分裂主义作*,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的精神,**必胜的信念。
我们知道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开始的。但是长征却从开始的战略转移逐渐演变为红军摆脱和击退国民**派围追堵截的胜利行动。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的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照现代社会这种急速更新换代的观念,早已是好几个时代过去了。按我们熟悉的某种号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不免令人生厌。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的言说、探究、拷问。我想或许是由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吧——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坚持到底。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中国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实现!
3、成长的故事五年级作文750字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跌跌碰碰,都会有父母的关爱,都会在学校里得到渊博的知识,都会有老家的问候,和新城市的欢迎。我的成长也是如此。不过,我成长在一个有古香古色的园林和充满现代感的“花园城市”——东莞。
我喜欢这里的一切:规模宏大的学校、问候亲切的老师、栽满花草的市*广场、游人如织的可园、充满书香气味的东莞图书馆和繁荣的凯旋商业广场……
在学校里,我喜欢上课时,同学们朗诵时的朗朗书声。老师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和我们说“懒惰比愚蠢更可怕”。星期一的时候,我总会坐在教室,听校长开校会,听广播站的演讲,从中我知道了许多成长的故事和道理。其中有一个故事《梦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让我明白了成长中的梦想,只要肯坚持,就能达到梦想的巅峰。但是,考试分数低有时也会偷偷的跑出来“兜风”,或者是被老师批评,让同学们嘲笑我,但我却没有恼怒成羞,而是学会了忍让。考好以后,我没有骄傲,而是学会了谦虚。
在周末,我会和爸爸妈妈去可园,感受古代的文化,领悟园林主人一生活着的道理,了解他的成长故事。游览完可园,我们又前往了市*花园,细嗅花的清香,观察蜜蜂宝宝成长,探寻昆虫的世界。不仅如此,我还会去东莞图书馆,翻阅书籍,领悟成长的真谛,享受书中的美好世界。晚上,我会和爸爸妈妈到凯旋商业广场看电影,一边看主人公的演技,一边领悟这部戏的道理。
有时,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太忙,无法照顾我,陪伴在我身边。我试过有一段时间和他们“冷战”。但我看到爸爸妈妈因为日夜劳累,眼角旁的鱼尾纹和鬓角的一点点白发时,我突然就学会了理解。
东莞虽然繁华,但我的家乡新会也很漂亮。公路两侧栽满了榕树,栽满了花草;大新路步行街和仁寿路步行街以及知政路、田心路代表着新会的繁荣;梁启超故居和小鸟天堂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但是,我还是喜欢东莞。为什么?
因为我在东莞成长,学到了成长的道理,领悟了成长的意义,知道了成长中的故事,懂得了父母的劳累……
4、关于景色的作文:夏游地下长河900字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金华兰溪,去看和双龙洞相通的地下长河。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去金华兰溪的征程。
大约过了三个半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地下长河洞口。在洞口,我们就感到丝丝寒意,夏天的闷热顿时飞走了。洞口像桥洞一样,很宽。我们慢慢地走了进去,那时我穿T恤,感觉有一些冷了,于是双手抱得紧紧的,想以此取暖。后来越走进去就越冷,冷得我直发抖。没办法,可我还是要进去的呀。走了大约五分钟,我们就到了坐船的地方,这船挺大的,有七八个人可以坐。划船的叔叔让我们做好,然后拿着浆,利用两边的岩石一抵,船就向右前方走了。突然,船往右边的岩石上靠了我怕岩石撞破我的头,马上用手抱住头。这时,划船的叔叔又迅速地把桨对准了石头,用力一抵,船又向左靠去了。“好一个敏捷的身手!”我不禁想到。
大约行了八百米的水路,我们上岸了。“滴”一个小水珠在我头上绽开了花,妈妈也和我一样,我的小心些了,省得被这些顽皮的水珠弄成“落汤鸡”!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在彩灯的映照下如宫殿一般。前面是一个有些矮的洞,导游阿姨提醒我们不要撞上尖尖的石钟乳。这个山洞可真危险,我走过去时提心吊胆的,生怕撞上石钟乳。上面的石钟乳一会儿长在这里一会儿长在那里,你走着走着,冷不丁就会出现一个石钟乳。我把头压得很低才安全通过。
走着走着一下子柳暗花明,眼前一片开阔。我抬头一看,发现头上有许多石钟乳在五彩的灯光下显得十分美丽。这些石钟乳,形状变化多端,色彩也各不相同。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石钟乳都被想象成动物、*、妖怪,还给它们取上了生动的名字,像“雪豹迎客”、“惊涛骇浪”、“泰坦尼克号”等。最后有一处名叫“穹凌雪钟”的景点,它象一个“雪钟”倒扣在路中,顶部冰凌状的钟乳石和穹顶一丝相连,通体晶莹如雪,玲珑剔透,据说历经了亿万年滴乳生长才成形的,并且还是“活”的钟乳石,是地下长河的“镇洞之宝”。这个石头既有玉器的光泽,又有水晶的水灵,真的是很美。本来很想抚摸一下,可惜用玻璃围了起来,不能触碰。
“大自然可真是鬼斧神工!”我庆幸自己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完美杰作!"
5、关于有意义的一件事初作文一年级优秀作文精选600字
我有一个神秘的“七色花”,它的每个花瓣中都蕴藏有我每天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我把让我心花怒放的事蕴藏在大红色的花瓣中,把使我终身难忘的事蕴藏在绿色的花瓣中,我把让我喜极而泣的事蕴藏在蓝色的花瓣中,我把最有意义的事蕴藏在粉色的花瓣中……下面我把我最有意义的事让大家分享分享吧!
这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在作文班时参加的行人闯红灯社会实践活动。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大街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人山人海。我们开始调查闯红灯者了,此前我们还做好了“战斗准备”,我你们还设计了统计图,统计图中有序号、通过总人数、闯红灯人的年龄和统计。
此时,我们后后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字路口。刚开始调查的时候,我的心怦怦直跳,就像一个“城市猎人”一样在抓自己的猎物——“闯红灯的人”,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我拿着笔和本,静静地等待着“猎物”上钩。“来了!”“来了!”有人小声提醒着。我瞪着眼睛看着“猎物”,数着一个、两个、三个……我在心里邪念:“闯啊!快闯啊!”红灯刚亮,其中有九个人就飞快地闯了过去。闯红灯之后,有两个人急着闯红灯,差一点撞上,我看见了,心想:险,太险了。
又一个红灯亮起,这时,忽然走来了一位老奶奶,说:“闯红灯的人都是”色盲“,都不知道是什么颜色。我听了后,心想:闯红灯的人不仅是”色盲“,还是”文盲“,连基础知识都不懂。
通过我们这次的调查活动,我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调查成功了。
这件事真有意义啊,我要永远记住这粉色花瓣中蕴藏的事!我还要告诉大家: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闯红灯,闯红灯是最不文明的行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4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