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一教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古诗。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自由地进行课堂交流。
3.选择重点展开讨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识,比如: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学生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一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拓展阅读
1、苏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
1.
(3分)填空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3.
(3分)看图回答
4.
(1分)看图填出小数.
5.
6.
(2分)填上合适的小数.
7.
8.
(4分)69克=_______千克
1千克50克=_______克
9.
10.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
代表50元(
)
12.
)
13.
(2分)人民币兑换时要保留二位小数。
14.
元,还可以写成0.6元。
15.
(2分)判断
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6.
)
A
.
B
.
17.
)
A
.
4
B
.
5
C
.
10
D
.
3
18.
(2分)一本作业本4元,用一张5元买一本作业本应该找回(
)。
A
.
B
.
C
.
19.
(2分)小强买一副羽毛球拍用了6元7角,下面付款正确的是(
)
A
.
B
.
C
.
20.
(2分)下列错误的是(
)
A
.
B
.
C
.
四、应用题
(共5题;共25分)
21.
(5分)请问要将下图所有物品买下需要多少元?
22.
(5分)1个打火机8角钱,请你在拿出人民币件数最少的情况下付款,并写出如何付款
23.
(5分)1张20元,1张10元,2张五元,2个五角合计有多少元?
24.
(5分)一年级三班有男生20人,女生33人,一共多少人?
25.
(5分)看图回答
参***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
1-1、
2-1、
3-1、
3-2、
3-3、
4-1、
5-1、
6-1、
6-2、
7-1、
8-1、
9-1、
10-1、
10-2、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1、
12-1、
13-1、
14-1、
15-1、
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6-1、
17-1、
18-1、
19-1、
20-1、
四、应用题
(共5题;共25分)
21-1、
22-1、
23-1、
24-1、
25-1、
2、苏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
当好小小“营业员”(1)
黄骊芸
一、内容来源:
题目:1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
二、正解:
1张50元可以换(
1)张20元和(
3
1张50元可以换(
2)张20元和(
1
三、错例:
1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5
)张10元(第1个空空着,不会填写)
1张50元可以换(
3)张20元和(5
1张50元可以换(1
)张20元和(4
四、分析:
1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换币”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
2题意理解错误。题目的意思是用若干张20元和若干张10元合起来换50元,学生有时候会分开来思考,错误地思考成“一张50元可以换几张20元,一张5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五、对策:
1、读懂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题目的意思,读不懂的孩子可以多读几遍,慢慢体会。
2、丰富孩子换币的体验,可以让孩子用学具袋里的钱币进行换币的游戏,增加直观的感受。
3、利用百以内数的意义来思考:50里面有5个十,(
)个20加(
)个10是50呢?此题答案不唯一。
4、1张50元可以换(0
)张20元和(5
)张10元。这样的做法不鼓励,因为此处给了20元,就要把20元的钱币用起来,选择0张不太妥。
注:《实验班》P65上有相关的变式练习(第1题)
1张50元可以换(
)张10元或(
分析:这里是“或”,跟上面的“和”有区别,这里要分开来单独思考要指导孩子理解题意
思考:(1)50里面有几个10
(2)50里面有几个5
当好小小“营业员”(2)
黄骊芸
一、内容来源:
题目:
妈妈买一件56元的衣服,付的钱都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如果她付的钱都是20元,最少要付(
)张
二、正解:
妈妈买一件56元的衣服,付的钱都是10元,她最少要付(
6
)张;如果她付的钱都是20元,最少要付(
3
)张
三、错例:
1、妈妈买一件56元的衣服,付的钱都是10元,她最少要付(
5
)张;如果她付的钱都是20元,最少要付(
3)张
四、分析:
1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购物付钱缺乏生活经验。
2对于“最少”不理解
五、对策:
1丰富孩子的购物体验
2付的钱都是10元,肯定需要找,在大于56的数里找最小的整十数,60是大于56的最小整十数,此时10元要6张。
注:
篮球:49元
足球:32元
(1)小红买篮球用的全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
(2)小亮的钱正好买一个足球,他最多付(
)张10元的人民币。
分析:第(2)题他的钱正好买一个足球,那么10元只能有三张,所有的10元加起来不超过32.
巧比大小
黄骊芸
一、内容来源:
补充练习
题目:42分
二、正解:
三、错例:
四、分析:
学生换算时候出错,分和元之间的进率是100,学生误把4元2角=42角,而不是42分。
五、对策:
强化换算的练习
3、苏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
6、6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1.1元(课件1元纸币)
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
师: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
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钱?1分 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板书:分)。
师明确:元、角、分就是人民币不同的单位名称。 4.认其他人民币 师:小朋友真厉害。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认识吗?那老师随便指那个,你能很快的说出来吗?
(这张紫色的是5角,黄色的硬币是5角,还有硬币是1角,2分,5分) 5.同桌互认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快速的认出人民币了吗?同桌的小朋友合作,一人拿人民币,另外一位小朋友说说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开始。
我们能把刚才认识的人民币分分类吗?重点按单位分。 7.想想做做1
三、学习进率
师:好,小朋友请坐好。刚才啊,这两个小朋友最先坐正而且做得很直,好,请你们上来。老师要把我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呵呵,羡慕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努力,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呢)想不想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啊?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是吧?(老师揭开两个红包,得出1元和10角)师:这是多少?(1元),再看看,有没有了?(呵呵,很多小朋友忍不住笑了,确实,比起长辈们给你们的百元大钞,确实挺少的,不过却是他们努力获得的,所以老师觉得这一元钱很珍贵。)
师:再来看看这个厚一点的红包,这是多少啊?(1角)数数看,有几个1角呢?咱们一角两角地往下数。老师给了他一元,给了他10角,师:到底我给谁的钱多啊?对!一样多,因为1元就是10角。板书:1元=10角
师:这下你该开心了,!老师可没有偏心哦!给你们的红包是一样多呢!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角和分的关系。 一起来数一数1角等于几分呢。板书:1角=10分
下面老师带大家去“1元小超市”逛逛!
知道什么是“1元小超市”吗?(里面的商品每样都是1元的) 师:看看都有哪些商品? (1)1元=10角
唐宇烁小朋友买1元的蜡烛付了1张1元,行吗?
师:李军小朋友买的是1元的气球,他付的全是1角,猜猜他付了几张?小朋友,他付10张能买到一元的气球吗?。说得真好!10角就是1元(齐读)
师:丽丽买1元的贺卡付的全是相同的纸币,这是几角?(5角)你猜丽丽付了几张5角?为什么?2张5角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
(3)刘丹要买小勺子,他可以怎样付钱呀?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我们买一元钱的商品,不管怎么付钱,只要付的钱合起来是10角就行了。
师:好,来完成大屏幕上的几道题,看谁想得快!
小朋友啊,我们知道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钱不容易,所以啊平时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 师:瞧,小峰是个好孩子,他把零花钱存进了储蓄罐,第一次存进了(5角和3角),一共几角啊?第二次存进了(1元),现在储蓄罐里一共有几元几角呢?(一块是我们生活中的口头语,数学上我们叫1元)你上来指指1块指的是部分?7角指的是什么)一起说一说1元8角。
师:小东就没有明明这么懂事了,他特别贪吃,用零花钱去超市买了这个。知道它是多少钱一个吗?怎样付1元2角钱呢?同桌两个人一起在桌上摆,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得好。
摆好了吗?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师:来看他的第一种方法,有1张
有2张____,摆了这种方法的举个手?
第二种,(展示)可以吗?谁有这种方法?(5角*2,1角*2)
第三种,(展示)行吗?(5角*1,1角*7)
还有一种,(展示)谁有这种方法?(1角*12)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
刚才小朋友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怎样付1元2角钱这一个问题,真了不起!
3.文具小柜台
(1)1元钱可以买那几样物品
师:(出示)文具小柜台的商品可好了,咱们一起去瞧瞧! (举1元钱)如果你有1元钱,你想买什么物品?哪两样商品合起来是1元呀?(2)师:我想买东西,可是没有营业员,谁来做营业员?要声音响亮的。 师:营业员你好,我想买一把尺子,多少钱啊? 生:一把尺子7角钱。 师:给你钱。
师:他应该找给我多少钱?......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
4、苏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
购物练习
先说说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解答:
1、(1)妈妈去商店买一箱牛奶,她付了50元,营业员找给她8元,一箱牛奶多少钱?
列式:
(2)
妈妈去商店买牛奶,她付了50元,一箱牛奶42元,营业员应找给她多少钱?
列式:
(3)
妈妈去商店买牛奶,一箱牛奶42元,营业员找给她8元,妈妈付了多少钱?
列式:
2、(1)明明买一本书28元,营业员阿姨找给他5元,明明付了多少钱?
列式:
(2)
明明买一本书28元,付了30元,应找回多少元?
列式:
(3)
明明买一本书,他付了30元,营业员阿姨找给他5元,这本书多少钱?
列式:
3、小刚想买一支钢笔38元,营业员找给他12元,小刚付了多少元钱?
列式:
4、天天去超市买文具,他带了2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14元,应找回多少钱?
列式:
5、爸爸妈妈带红红去葡萄园摘葡萄,付了90元钱,找回1元,买葡萄一共花了多少钱?
列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