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会夸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0 23:20:02

大班语言会夸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优点,做到互相欣赏。

2、尝试用合适的语言夸夸自己和别人。

3、能大胆用语言描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

【活动准备】

课件《夸自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夸自己》。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看课件)

2、师:“它们在干什么呀?”(夸自己)“它们夸自己时还说了什么?”(夸自己的时候取笑别人。)“你们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的时候,一定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夸夸别人,可不能取笑别人。

二、改编故事《我会夸》。

1、师:小动物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说得很有道理,他们也知道这样不对,想改过来。你们帮他们想想该怎么说?

2、幼儿依次夸夸猴子、狗熊、大象、蚂蚁。

我们怎么帮它们呢?对,我们要知道小动物们的优点,才能帮助它们。

幼儿说老师小结(猴子:机灵、聪明、灵活;狗熊:力气大、憨厚、可爱;大象:力气大,鼻子长能搬东西,会吸水;蚂蚁:团结、守纪律、有秩序、勤劳、会合作)。

3、根据课件,改编故事师:我帮小猴想了一句:“我是小猴,我会爬树,我很能干,狗熊力气大,会搬木头,他也很能干!”小朋友们改编故事。

三、夸夸自己和别人。

1、游戏《迷迷转》请幼儿从长相、着装、性格、能力等方面夸夸自己和别人。

长相:可爱、漂亮、帅;着装:神气、讲卫生、漂亮;性格:开朗、活泼、大方;能力:能干、棒。

2、分组夸:四人一组,请每个幼儿夸夸自己能干的地方,再推选一名小组长来夸自己小组的成员。

四、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能发现这么多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真是棒,请你们回家后再去发现自己和身边亲人身上的优点,夸夸他们!”

拓展阅读

1、《高老鼠和矮老鼠》

【活动设计】

《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更加精彩:往高处看是一个样子、往低处看又是另一个样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当然,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的观察之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也是我在活动中设计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初衷所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描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今天,我们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3、师利用具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

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树、屋顶、门)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高的)师边指具边将具摆放到室的四周。

(2)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门槛)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矮的)师边指具边将具摆放到室的四周。

三、游戏表演。

1、幼儿游戏第一遍。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然后呢,我放起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高老鼠和矮老鼠就可以到这边来走一走,看一看”。

2、幼儿游戏第二遍。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四、扩展谈话“变矮和变高”。

1、“小朋友们,你们变高了和变矮了之后,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噢,你们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那么,如果你是个矮人,你还能变得更矮吗?谁来变变看?”

“请问你,变这么矮之后,你在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还有呢”?

以此类推。(概提问3—4名幼儿)

“那如果你是高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更高?”

“请问你,在这么高的地方,你在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那还有谁能想得比他还要高”?

以此类推。(概提问5—6位幼儿左右)

4、变换角度。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七、八段

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

(3)游戏“变换角度的高矮老鼠”。

“那我们下面就做一个让高老鼠低下头走路和矮老鼠抬起头走路的游戏,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

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五、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

1、“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其实这两张照片上的是同一棵树,只是一张是我从下往上拍的,就是这一张,而这一张是我从上往下拍。

2、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六、活动结束。

“好,那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变了,这次请你们自由选择变成高老鼠和矮老鼠,我们带高老鼠和矮老鼠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吧”!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

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

过了一儿,天变了,下起了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

渐渐的,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喊:“你好,彩虹!”

【活动反思】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两只身高不同的老鼠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当我在分段讲诉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非常专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一遍故事之后,我问,孩子们,高老鼠散步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风景呢?幼:树、屋顶、雨点、彩虹、苹果.......那么矮老鼠呢?幼:水洼、小花、门槛......原来,一遍故事,他们已经知道和基本能在提醒下复述故事内容了。于是我继续提问:为什么走得是同一条路,但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有不同的风景呢?宝宝答:因为高老鼠高,矮老鼠矮。师问:哦,原来是因为身高不同,那么身高不同为什么看到的不一样呢?琪琪:我知道,因为眼睛长在上面,高的老鼠就看到高,矮的老鼠就看得矮。师:哦,你联想到了眼睛这个特殊的器官长的位置,很棒。还有人有不同想法吗?杭杭:我知道,因为走路要看前面,如果矮的老鼠走路看下面的话很容易撞到前面的东西。师: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说出了我们的走路姿势。高的老鼠看前面看到的就是高的景色,矮的老鼠矮所以看到低的景色。在熟悉故事之后我这样的提问让延伸活动进行得更顺利了。

这样的故事其实很有意义,孩子们感兴趣,师又能挖掘很多深沉的问题。比如:在生活中,你看到哪些你觉得特别好看的呢?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说法,我也总结到其实呀,每个人观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他所欣赏到的美景也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有心,你可以跟你的朋友分享你看到的美景,也认真得好好去听听你朋友看到的美景。这样,我想你的生活就有越来越多美景啦!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有鼠类约480种,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2、穿鞋真有趣幼儿园小

1、通过穿爸爸、妈妈、自己的鞋子的体验,学习词:拖拖拉拉、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2、能胆表述出观察到的不同鞋子的区别和穿上后的感受,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的鞋若干双。

2、布置鞋屋的场景,男鞋区、女鞋区。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今天,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好吗?(进活动室)

二、让幼儿观察并表述不同的鞋子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哇!鞋屋里有好多鞋呀!

1、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呢?(皮鞋,高跟鞋、布鞋、运动鞋)

2、这些鞋都是谁穿的?(爸爸穿的鞋,妈妈穿的鞋)

3、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爸爸穿的是皮鞋,跟低;妈妈穿的高跟鞋,很高)颜色一样吗?(不一样,有白色的、黑色的„„)

4、家小脚并拢,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和旁边小朋友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5、谁的最?谁的比较?小朋友的鞋子呢?(爸爸的最;妈妈的比较;我的鞋子最小)

6、小结。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子都不一样,现在鞋屋里有这么多爸爸妈妈的鞋子,我们一来起穿上试一试,好吗?

三、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觉。(**自己的鞋放到椅子底下)

1、第一次尝试,集体体验穿上爸爸妈妈的鞋的感觉。男孩穿上爸爸的鞋,女孩儿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试一试。

(1)交流讨论:穿上爸爸的鞋,有什么感觉呢?走路很慢、我不走路了、要拖着走,很不舒服。

(2)我请一位小朋友穿爸爸的鞋走一走让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3)穿爸爸的鞋走的时候鞋子离开地面了没有?在地面上不断的发出声音,走得很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拖拖拉拉,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4)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5)请两位小朋友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6)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摇晃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叫摇摇晃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第二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1)男孩穿上妈妈的鞋子走一走,边走边说:“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女孩穿上爸爸的鞋子试一试,学说:“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3、第二次尝试,穿上自己的鞋子体验。

(1)我们来穿上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有什么感觉呢?不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又蹦又跳的。

(2)那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蹦蹦跳跳,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4、小结: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四、情景延伸:

(1)听是谁在吵架?小鞋子你怎么了?(穿反了)那该怎么办?我们的小朋友可聪明了没有把鞋子穿反,穿反鞋很不舒服,也摔倒。

(2)我们在家里不要随便穿人的鞋子,如果想穿,要有爸爸妈妈的搀扶,否则摔倒或扭到脚,很危险,家能做到吗?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小手穿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鞋子上的细*、小虫子都爬到我们的手上了,应该怎么办呢?(洗手)好的,让我们排好队出去洗洗手吧!

2014年3月

活动目标:

1、通过穿爸爸、妈妈、自己的鞋子的体验,学习词:拖拖拉拉、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2、能胆表述出观察到的不同鞋子的区别和穿上后的感受,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的鞋若干双。

2、布置鞋屋的场景,男鞋区、女鞋区。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今天,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好吗?

二、让幼儿观察并表述不同的鞋子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哇!鞋屋里有好多鞋呀!

1、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呢?

2、这些鞋都是谁穿的?

3、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家小脚并拢,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和旁边小朋友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5、谁的鞋比较?小朋友的鞋子呢?

6、小结。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子都不一样,现在鞋屋里有这么多爸爸妈妈的鞋子,我们一来起穿上试一试,好吗?

三、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觉。(**自己的鞋放到椅子底下)

1、第一次尝试,集体体验穿上爸爸妈妈的鞋的感觉。男孩穿上爸爸的鞋,女孩儿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试一试。

(1)交流讨论:穿上爸爸的鞋,有什么感觉呢?

(2)我请一位小朋友穿爸爸的鞋走一走让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3)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4)请两位小朋友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5)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摇晃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叫摇摇晃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第二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3、第二次尝试,穿上自己的鞋子体验。

(1)我们来穿上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有什么感觉呢?不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又蹦又跳的。

(2)那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蹦蹦跳跳,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4、小结: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四、情景延伸:

(1)听是谁在吵架?小鞋子你怎么了?(穿反了)那该怎么办?我们的小朋友可聪明了没有把鞋子穿反,穿反鞋很不舒服,也摔倒。

(2)我们在家里不要随便穿人的鞋子,如果想穿,要有爸爸妈妈的搀扶,否则摔倒或扭到脚,很危险,家能做到吗?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小手穿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鞋子上的细*、小虫子都爬到我们的手上了,应该怎么办呢?(洗手)好的,让我们排好队出去洗洗手吧!

3、穿鞋真有趣幼儿园小

【设计意图】小幼儿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兴趣,同时,小孩子在玩耍中,缺乏生活经验,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在《我自己》这一主体中我们开展了《我穿鞋》活动,重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学穿鞋。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让幼儿尝试体验知道,要穿小合适的鞋子,学穿鞋。

【活动准备】

1、脚娃娃一个

2、图片(爸爸、妈妈、娃娃、脚三只)

3、音乐磁带

4、鞋若干双(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今天,我请来了特别可爱的小客人,想认识他吗?

(出示脚娃娃)脚娃娃最喜欢和我们的小脚丫做游戏了,**鞋子露出小脚丫与脚娃娃一起做游戏。

2、(放音乐)师同幼儿一起光脚丫跟音乐做游戏。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爸爸、妈妈、娃娃图片)师问:图片上都有谁?

(出示脚丫图片)师问:他们分别是谁的呢?(在回答问题中,让幼儿知道爸爸的脚、宝宝的脚小)师问:爸爸应该穿什么鞋子?宝宝呢?(让幼儿知道爸爸穿鞋,宝宝穿小鞋。)

2、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穿合脚的鞋子才安全、舒服。

师:如果我们给宝宝穿上一双鞋子是什么样子?想不想穿上玩玩?让幼儿穿上鞋玩。

师问:小朋友,刚才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掉鞋了,有的小朋友摔倒了,为什么呀?(让幼儿知道穿鞋子不跟脚,不安全,要穿合脚的鞋子)好,去找自己合脚的鞋子穿上吧。

(1)师边说儿歌边示范脱穿鞋子。

师:小朋友,今天呀老师小朋友一边说儿歌一边脱、穿鞋子,可好玩了,来,先把小手藏好,看老师做。

师说儿歌:**这个鞋宝宝,**那个鞋宝宝,小脑袋靠一起,鞋儿妈妈往里靠,小脚丫抬抬起,分别钻进鞋子里,蹬一蹬,提一提,蹬一蹬,提一提,两边鞋扣紧紧系。

(2)师幼一起边说儿歌边脱穿鞋子。

师:好了,老师穿好了,我们一起来一遍吧。

师:小朋友,我们让脚娃娃当裁判,比赛谁穿鞋快,穿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脚娃娃。

4、师幼穿上合脚的鞋跳舞。

师:穿合脚的鞋舒服吗?好。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总结:穿合脚的鞋不掉鞋,也不摔倒---

三、结束部分师:小手和小脚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游戏脏不脏呀?一起出去洗手吧!走出活动室。

4、活动:《小兔奇遇记》学设计

《3—6儿童发展与指南》中领域(阅读与书写准备)5-6岁目标指出:“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因此,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线索结合自己的想象胆的创编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胆、连贯地讲述故事,达到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口表达能力的目的。于是根据我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了活动“小兔奇遇记”。

1、知识目标:根据小兔子去外婆家的故事线索,结合三条路线图敢于创编故事并讲述所创编的故事。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小兔可能走的路线,推理出小兔在路上可能遇到什么或看到什么。

3、情感目标:愿意选择小兔可能走的路线图进行创编故事,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分析小兔可能走的路线,推理出小兔在路上可能遇到什么或看到什么,进行创编、讲述故事;能力发展弱的孩子能说出小兔的三条路上有什么或其中一条路线上有什么。

难点: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路线创编并讲述故事;能力发展弱的孩子能讲述一条路线中的一个点或一条路线上有什么。 活动准备:

1、具准备:彩色的路线图、PPT、小兔头饰;

2、学具准备:黑白的路线图(提供幼儿讲故事用)。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

1、谜面:红眼睛,白皮袍,短尾巴,长耳朵。爱吃青菜和萝卜,走起路来蹦蹦跳。(谜底:兔子)

2、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关于小兔的故事。

3、出示课题,请幼儿认课题,师释题。

二、故事开头、路线图引领,激发幼儿创编故事。

(一)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1、师讲述故事的开头,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 1 页

共 1 页

兔妈妈有个很聪明、很勇敢的小兔子宝宝。有一天,兔妈妈对小兔子说:“孩子,今天是外婆的生日,你先带着礼物上外婆家,我把地里的萝卜拔完就过来。”“好!”小兔子说完就往外婆家走去。兔妈妈拔完萝卜,心想:外婆和小兔子一定等急了,于是急急忙忙向外婆家走去。可是当她到了外婆家时,小兔还没到。这下兔妈妈和外婆可着急了:“小兔早就出来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到呢?”妈妈和外婆急的团团转。

2、幼儿自由猜测小兔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发生的事情。

提问:小兔子为什么还没到呢?路上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3、编出故事结尾。

提问:你们希望小兔子回不了家还是希望小兔子回到了外婆家?

征求部分幼儿意见编出故事结尾。

(二)出示故事路线图,幼儿有针对性的想象故事的情节。

1、出示路线图,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路线。

提问:从小兔子家到外婆家有几条路,分别经过哪些地方?

第一条路:花丛、城堡,树林; 第二条路:草丛,灰太狼家,果园;

第三条路:糖果屋,蘑菇地,小河、小桥。

2、幼儿根据不同的路线猜测小兔可能遇到的人物。

提问:如果走第x条路,小兔子遇见谁呢?

3、引导幼儿选择路线并进行分析:

提问:小兔如果走第一条路线,遇见谁?小兔遇到城堡里住着的人,说些什么,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4、请一名幼儿尝试第一条路线创编故事,师根据情况辅助;或者师根据幼儿凌乱的叙述,师复述。

(三)幼儿自由创编故事。

1、激发幼儿创编小兔子走其他路线的兴趣。

提问:小兔子走第一条路线遇到了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如果走其他路线,又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2、每名幼儿在桌子上拿故事路线图,幼儿自选一条路线进行创编,编好后讲给听*听,尽量讲清楚。(重点关注能力发展弱的幼儿,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降低叙述的难度。)

要求:(1)不动小椅子,回到桌子边拿路线图,编好后说给听*听;

(2)听到《小兔子乖乖》音乐,将路线图放回原处,坐回小椅子上。

3、分别请几名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师用录音机录好幼儿创编的故事。

三、小结。

第 2 页

共 2 页

1、师评价幼儿创编的故事。

2、结:小兔原来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遇到了这么多稀奇的事,小朋友讲得真有趣。

四、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继续创编故事的兴趣:天黑了,小兔和妈妈回去的路上又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们将路线图涂上颜色后,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继续往下编。

第 3 页

共 3 页

5、穿鞋真有趣幼儿园小

1、通过尝试活动,引起幼儿对穿鞋的兴趣。

2、学习词:拖、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

2、用积木搭成的鞋屋。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导:今天,们一起到鞋屋去玩,你们高兴吗?(进活动室)

二、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的感觉。

1、幼儿观察各种鞋。

师导:鞋屋里有些什么鞋?这些鞋都是谁穿的?

幼儿回答:皮鞋、旅游鞋、布鞋、这是妈妈穿的鞋;这是爸爸穿的鞋;这是小朋友穿的鞋。

2、第一次尝试,幼儿穿上爸爸的鞋。

师导: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试试有什么感觉?说说怎么这样的呢?

幼儿尝试、回答;走路很慢、不走路了、要拖着走;爸爸的鞋太了。

3、第二次尝试,幼儿穿上妈妈的鞋。

师导: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那试一试妈妈的鞋,看看有什么感觉。

幼儿尝试:回答:不走路了,走的时候摔了一跤,妈妈的鞋子太高了…

师小结: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摔在地上。

4、第三次尝试,幼儿穿自己的鞋。

师导:小朋友穿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什么感觉?

幼儿尝试:不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

5、幼儿小结、师归纳: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摔在地;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三、加深尝试难度,迅速穿上不同的鞋。

1、师表演不同的动作,幼儿根据动作穿不同的鞋,如:师做摇摇晃晃的动作,幼儿迅速穿上妈妈的鞋等。

2、请个别幼儿表演动作,全体幼儿穿鞋。

四、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活动角尝试穿不同的鞋子。

师导:(出示婴儿鞋、宝宝鞋)这是谁的鞋子?小朋友一定很想试一试,等儿进行自由活动时们再试吧!

点击查看更多大班语言会夸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6102.html

热门阅读

  1. 《景阳冈》课文教案
  2. 2016年圣诞节祝福语
  3. 焦裕禄优秀读后感
  4. 羊年周末发给老公的祝福短信
  5. 关于青春励志演讲稿
  6. 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得体会
  7. 学生寒假手抄报素材
  8. 以年味为题的00字作文
  9. 201年小年贺卡祝福语
  10. 山海经的教案
  1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
  12. 表姐结婚祝福语19则
  13. 你为谁工作的优秀读后感
  14. 课题研究实验课说课稿范文
  15. 最新发给爱人的情人节祝福短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