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挫折随笔
每个人一路走来既不是鮮花铺地,也不是荆棘密布,更多的只是波澜不惊,缓坡小径。 ——题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之所以如此坚强,不仅是因为我相信这句话,更多的是我们的前辈们带给我的启示,如贝多芬、海伦·凯勒、史铁生等。他们的一次次挫折、一次次成功都深深牵引着我、指导着我。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创作了无数的世界名曲。而在这些所有的光辉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双耳失聪。双耳,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这简直比生命还重要,但当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要放弃时,他竟创作出了美妙的《月光曲》。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他说:“我虽失去了双耳,但我还能看得到,还能感受得到,我用我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跨过了这道坎,用行动证明了他自己。战胜、告别了挫折。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看到她有着这么伟大的成就,有谁能想到她的经历呢?我曾看过她人生经历中的一段——海伦·凯勒从小失去了双眼,她有一段时间犹如失去翅膀的小鸟般无法飞翔,但当一位老师开始让她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时,她站起来了,她又重拾了对生命的希望,从而开始了她所感兴趣的事业,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她的经历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事迹。
史铁生是一位爱国战士,当他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了双腿后,他再也无法再上战场报效祖国,只能依靠轮椅度过一生。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爱国,他又开始了他的爱国事业——写作。他写了无数篇的爱国文章,用自己的文字谱写了能激起青少年热血的文章,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祖国。面对挫折,他不畏惧并努力地尝试战胜困难。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像我们的前辈一样努力战胜、告别挫折,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说战胜挫折并不可怕。我们只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一步一步地向成功迈进。
让我们一起来培养前辈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战胜、告别挫折吧!
拓展阅读
1、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2010年7月,毕业典礼结束我就离开了唐山,哭的撕心裂肺,并不是因为不舍和留恋,只是因为毕业那天,四年的友情瞬间崩塌,仿似只是自己的一场梦,以为什么都拥有,梦醒发现,现实支离破碎。
2015年8月,S君赴京培训。我们相识12年,高中同班,大学同校,他在我心中是重要的存在。12年间,他表白两次,我却从未牵起他的手。只是12年过去,我们依旧在彼此的生命中,舍不得离去,有些友情注定升级不到爱情。个中原因恐怕难以名状。培训结束我们一起回唐山,去看我们共同的母校,去看我并不曾怀念过的城市。
中午到达,唐山下了一场暴雨。我们困在吃饭的小店里,看路面的积水漫过汽车的轮胎,不急也不躁,谁也不说话,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雨小了,我们散步走回学校,先回我的北校区。暑假学生少,加之下雨,学校显得更加冷清。五年的时间让教学楼变得斑驳,但大厅的灯依然明亮,依然能够照见曾经站在那里背书的我。撑着伞,绕着水沟,忽然笑起来。他问“笑什么?”“我被自己逗笑了”“想到什么?”“我只是想念了一下唐山回来看她,她就哭成了海”他先是惊异,继而假咳,终在我肆无忌惮的笑声带领下哈哈大笑,他笑我,我笑自己。
南校区闭门,在我一脸诚挚的表情下,保安大叔按下按钮,让S君得以再见曾经熟悉的校园。我撒娇“怎么样,组织是不是应该奖励我,把大伞换给我撑,晚上请我吃好吃的!”他笑“好!”把大伞递过来接过我的小太阳伞。晚饭也如愿在觊觎已久的钰姐妹饺子城大快朵颐。去看电影,在凉爽的夏夜散步。散步,我最爱散步,我最爱在夜晚散步,我最爱在夜晚有人陪着散步。什么都不要说,就这样走,看路边的灯,看开着的商铺,看擦身而过的行人,我愿意这样走遍我想去的所有地方,在夜晚有人陪着,一步一步感受城市的呼吸和温度。我可能会偶尔无厘头的搞个怪,神经质的聊几句,天马行空的幻想,但那时我的心是自由任性的,是鲜活有力的。
我们曾经的大学生活单纯而美好,所有的回忆只在两个校区之间,两天里我们在这之间来回晃荡,不怎么说话,说的时候也是我手舞足蹈,他只是沉默倾听。吃我们怀念的小店,因为贪心想多吃一些品种,无奈胃口太小,就把能力之外的堆到他的碗里,他照单全收放在他的胃里。回程,我吃着板栗,信马由缰的胡诌,他并不理会我,自顾刷着手机探究新的唐山北站到底是谁承建的。北京站到达,我们的旅行结束,他要回江西,而我要继续每天在这个城市的地下和地上穿梭,脚步匆匆,疲于奔命,灵魂像被镣铐束缚般,挣扎却无力。北京,我的北漂生活。
在唐山读书四年,四年里我从未爱上这个城市,唐山话天然搞笑,我却固执的一句也不曾学会,从未想过要留在那里。可当我在北京用两个半小时穿越大半个城市只为见一见朋友的时候,不禁怀念曾经骑着自行车在唐山穿梭,连*都不怎么坐。我曾坐在S君的车后座上悠闲的看三毛的书,就这样在唐山的路上慢悠悠的闲逛,他骑他的车,我看我的书;他也曾陪我在南校的大食堂吃上好几天的饭;还曾在北校见到我时递给我最爱的烤红薯。这些往事中的点滴常常在脑海中回荡,在看《我可能不会爱你》时达到顶峰。我举着手机,屏幕显示他的号码,纠结着要不要打给他,12年里除了有事,我几乎从不主动联系他,潜意识里害怕闲聊传递错误的信息,12年里我一直小心翼翼的处理我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微妙的距离,让彼此都舒服一些,不能绝交是因为时间已经残忍的把我们刻在彼此的生命中,挥之不去。不能在一起我可以给出很多的借口,但是我并不愿意承认,真正的原因是我总是觉得幸福在别处,我并不是一个懂得珍惜眼前人的姑娘,攀比,世俗,要强,骄傲,固执都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儿时买新衣服新鞋子,总要逛遍所有的摊位,从中选出最中意的*;求学过程,总要逼自己尽到全力做到最好,不然自责懊悔会将自己吞没。在过往的岁月里之所以都做到了,是因为小环境里信息量总是有限的,我闭塞的思想在闭塞的环境中勉强可以支撑,并获得不错的结果。当北京以她兼容并包的大收我入怀的时候,我的世界终于慢慢崩塌。开始发现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自己擅长的是什么,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的个性是什么。我一直的标准只是要选择最好的,要做到比别人好,别人做不到的我要做到。因此当对比的范围变大,当所处的环境有很多的评价准则,当身边的人都个性彰显的时候,我变得手足无措。一切都变得比成为好学生,好孩子复杂的太多,“好”这个我曾经的唯一标准变得太难,也太复杂,我应付不来了。在意识到这些以前,我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拒绝过不错的男生,委屈过骄傲的自尊,伤害过亲近的人。都是因为我要的一直是比别人幸福,并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属于我的幸福有着怎样的模样。
从有了意识到做出改变,中间仍有很多的阻碍,最难的是我总是不能忽视脑海里那个总是提醒我“别人的存在”的声音。因此我依然执着的孤单,不敢迈开情感的步伐,也难以敞开心扉面对新的朋友,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在努力改变着现状。认真寻找自我的模样,脑海里搜寻到的总是迷茫的回音,鼓励自己做自己,沮丧的发现并不知道自己的原色,我是某种模式的产物,也是某种模式的牺牲品,就像姚木兰评价她的大嫂一样。
或许我的挣扎正是我的反抗,烦躁,不安,沮丧,迷茫是我挣扎的表象,黑洞炸裂地球重生,当挣扎激烈,是否我也会走出困境。我喜欢坐长途火车旅行,坐票,靠窗,看窗外的风景飞驰的倒退,任烦乱的思绪随极速乱舞;我喜欢夜晚,夜风如水,银光一泻千里,蛐蛐儿欢歌,没有洗衣机的转动声,没有油烟机的嗡嗡声,没有孩子或开心或愤怒的叫喊声,世界安静,只有我自己。安静的时候我才会看见自己,看见她远远的站着望向我,不说话,却又像有很多话要说。
我并不恋爱,因为我还不爱自己,还不知道爱是什么,该怎样爱;我渴望恋爱,因为我想看见和此刻不一样的自己,懂得包容,懂得欣赏,懂得珍惜。我想给自己加个油,可想想觉得更应该说的是找到心灵的平静,和自己和平相处,这样幸福才会出现在当下,不在别人的眼中,也不在别处。
2、一个男人的告白散文随笔
人从哪里来,将到何处去?我是谁?一个主体生命,有意识的生命,必定探索、寻找、追问。人,作为万物之灵,他不仅活着,他还想清楚为什么活着。我思故我在!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
人,自从降临凡间,便开始了他的生命历程。人有很多种活法,但总免不了要经历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人不管怎样超脱,总摆脱不了吃喝拉撒。人既背负着肉体,又负载着灵魂。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有七情六欲,首先要保障世俗生活。还有忠孝廉耻,需有道德操行,得懂人情世故的行为规则。进而有关乎真善美精神层面的追求。继而还有追求真理,探寻本源,求根索源的形而上的需求。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人要活着,要挣扎;要提升,要努力;要成功,要拼搏;要超脱,要修炼。
人生是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比较生活品质的高低,显现人性的优劣,甚至可窥见灵魂的贵贱。人要生存,要成功,必定要有目标和手段。在功利社会中,实现成功的手段即是获得知识、智慧和能力。知识可以学习和传授,智慧只能体会和独悟。能力是种锻炼和积累。物质的获得,物欲的满足终归是平庸的,世俗的。要把人生从平庸中拯救出来,只有靠文化艺术和精神创作。
人生大部份日子被平庸充塞,被琐碎拖累。生命中大部分时候只是留白,被世俗生活填充着。精采的时候不多,有时只是一个个瞬间,而只有这精采的瞬间,方能拨动心弦,触动心灵,贯通神灵, 沟通永恒。使我们的生命充盈,人生升华。
人啊,总是崇高一瞬间,平庸一辈子。
物质是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是光。文化艺术即是照耀在人生上绚丽的色彩。只有将生命赋予色彩,人生才能被照耀出来,才能活出滋味,活出光芒,活出灵性。创作是独特的,独特即是生命力!
人生只是单行线,很短的一条线,不知哪天会嘎然而止。我们决定不了线的长短,我们只能用心呵护它,经营它,给它上色,让它放光,使它更具有韧性和弹性。让它闪闪发亮,鸣凑出动听的乐曲。
有思想的人根本上是孤独的,*的孤独!滋润和溶化孤独只能是爱。爱和孤独是人生的两支曲子。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会懂得爱。爱有很多种,偶尔的邂逅即是很神奇的一种。美丽的邂逅——就是两颗孤独的灵魂走到了一起,相互认出了对方,这样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世界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没有重复,常能感受生命之轻。人生有太多困惑,苦难和艰辛。特别是男人,他们承载了更多,有更多的悲哀和无奈。直面人生,常面临绝望。男人之所以留恋世界,有所安慰,并不是所谓事业与成功,而是因为世上有女人和孩子。物质是僵化的,冰冷的,思想和观念是空洞的、虚无的。只有女人是生动的,具象的,有魅力,能无穷品味的。孩子是纯洁无瑕,晶莹剔透的,是生命的希望。男人靠女人感知世界,感知生活。感知孩子和女人才能真切地感知生命。迷恋孩子和女人才能使男人变得纯粹,返朴归真,溶入永恒,进入忘我境界。
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周可迦 2009.03.17 衡山
3、这是广告打来的电话生活随笔
本身电话不多的我,总是接到来自各种各样的广告电话和短信。这让我心有恨意,为什么每次都在调戏我这个孤单的人。
当我以为地惊喜来电,在看到来电显示的时候,就只有哀怨的眼神了。
现在大多数人的手机来电,除了外卖和快递,然后就是最关心大家的的广告了。
我不禁要问:怎么才能甩掉这个“爱慕”所有人的广告呢?
我现在的“呐喊”是要做“渣男”,我要对广告说再见,请广告不要再**扰我了。
我现在的“彷徨”是:虽然,我不知道我的电话号码你是怎么知道的。
但是,我相信你是真的“爱”我,用各种手段得到了我的手机号码,并且不辞艰辛地“问候”我,可是,我真的累了!
无厘头地吐槽完广告之后,我真心提问,怎么杜绝广告**扰,有什么切实有效的办法呢?
我想了两个:首先,就是来电显示加一个提醒功能,或者电话的铃声就是这样一句话:这是广告打来的电话。这样就可以让我早一点放弃期待,提前知道这是一个广告。然后,我就可以有各种办法拉黑,拒绝,回怼这些广告了。是不是瞬间就开心了呢?
其次,对于广告来电,可以这样设置,把他打过来的电话费算提成给我,我听多久就给我多少钱。毕竟,我看广告付出了时间和专注力,也是非常地辛苦,对方应该给予报酬的。
这么一个功能具体做法就是,只要对方打电话过来,我就可以在运营商平台输入这个号码,让运营商从这个号码的话费中划出我应得的部分给我。这样一来,广告电话和短信应该就不敢再乱来了。
我对于广告不是不理解,而是我理解它,它背后的人并不理解我,甚至是不尊重人。
将心比心,对于一个一开始就耍心机的宣传者,很难有不带偏见的看法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