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读课文》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12个(包括多音字教),会写4个,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友谊的美好与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3.发展与人合作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语言及动手的能力;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及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冬冬读课文时同学们为什么都笑起来?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想听吗?(想)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放MTV《找朋友》,师生拍手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朋友的课文《冬冬读课文》。
[由于本篇课文较平实,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所以学生可能对它不太感兴趣。于是我从学生熟悉、喜爱的歌曲《找朋友》入手,使学生在听歌、唱歌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并结合课题,认识读课文三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尝试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圈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读。一个读一个听,遇到问题相互交流、解决。
3.小组间合作读。(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读给本组同学听,也可以读给其他组的同学听。)
4.汇报交流读。(谁读得最棒?你能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
[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指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等,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反复读的活动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同时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此外,我还利用学生互评、自评手段,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进行隐性的自我评价。]
(二)识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动的水果卡通图)每个水果后面都藏着一个词娃娃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吗?
1.摘卡识字中贯穿自读、领读、开火车读、找朋友(用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2.集体交流识字好办法。
①你都记住了哪些字?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听。
②读、课、请这三个字与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言字旁的字?
③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站、这两字?④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难记,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同学间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3.出示句子:教室里没有人再笑了,哥哥教妹妹写字,读中体会多音字教的不同用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4.小组合作叠高楼,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
[生字教学对一年级儿童来说往往很枯燥,为达到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了摘卡识字、开火车认读、叠高楼等游戏识字法,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识字游戏,个个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理解读文,拓展练习。
(一)理解课文。
1.师:这课的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能读得更好。
2.自由读、指名读。(做到准确、流利地读)
3.合作交流:冬冬读课文时同学们为什么都笑起来?这时*是怎样做的?说一说你的看法。
4.交流、汇报。(因为其他同学不懂得尊重同学,不知道这样做会使冬冬很伤心。如果是我就不是笑她而是去帮助她!我可以在一旁悄悄地打电话帮助她;我会和她一起读,这样她就会声音很洪亮、很顺利地读下来;我)
5.联系实际讨论:①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想?别人取笑你你有何感受?②当你的朋友有了困难,自己是笑的人,还是做她的朋友?你是怎样做的?
[从学生身边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旁敲侧引,使他们真正懂得朋友间应该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勇于适时地给人赞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尊重朋友、爱朋友的品质。]
6.指导有感情地读。
(二)拓展练习。
1.你能仿照这个例子说句话吗?
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小明,__________,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例子编写请示、发问的句子,好吗?、行吗?、好不好?)
2.汇报交流所编句子,评一评谁编的最好。
3.生活中你是怎样用这些句子的?举个例子好吗?
[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外延相结合,在学生的发言中使他们意识到向别人请求、发问时应用礼貌、谦虚的语气。]
4.课堂内外的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冬冬读课文》或以朋友为主题的小品。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二、课本剧的表演。
1.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或小品。(在表演中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①议一议:冬冬的心情变化同学发笑时;得到帮助时。
②想一想:自己遇到困难时你希望别人怎样做?
③体验情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真正的朋友应是怎样的?
[表演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忱。通过表演、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要求学生谈得很深),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对朋友应当真诚,要尊重朋友、爱朋友的道理。]
2.评选优秀。表扬构思新颖,有独立见解、创新意识的小组及个人。
三、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2.男女生分读、齐读。3.观察生字,书空自己喜欢的字的写法。
4.代表发言或到黑板上板演、交流。(老师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你认为怎样写这字会更漂亮?(走之儿的横捺比较难写,指导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多连几遍,然后描红。)
6.学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培养观察能力。指导书写时,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重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及时表扬认真书写的学生。]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学了这一课有何收获?
2.善于发现朋友优点,动手制作朋友卡片。
3.《找朋友》乐曲中结课。
拓展阅读
1、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
本刊一九五三年第七期发表了董存瑞、马特洛索夫式的志愿军英雄黄继光参军以前的故事后,许多读者来信要求我们继续介绍他参军后的情况。这里,我们根据志愿军报纸登载约有关黄继光参军后的材料,略加删节,发表出来。
——编者
一
一列长长的火车,正在祖国辽阔的原野上向北飞跑着……。
春天,田野绿油油的,青青的麦苗一直铺向遥远的天边。无数大大小小的冒着青烟的村庄,像是在飘动着。黄继光瞪着两眼一直望着远处。——这样辽阔无边的平原使他着了迷。
在故乡,有的是群山和梯田,他在那里放过牛,种过地,但是却没有见过这样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他越看越高兴,满心眼都开花了,他拍着身旁的箫登良的肩头说:“这地方多好啊!”
萧登良望着这一片田野,心里也觉着怪舒畅。这一次出发,火车连明彻夜地跑了好几天,还没跑出这块大平原。他曾经几次地问黄继光:“到底哪是边。”
“谁知道?”黄继光也答不上来。
火车快到沈阳了!
“喂!看见楼尖啦!”黄继光叫了一句,全车厢的人都站起来了,都想把头伸出去看看。高楼上空罩着的一层薄薄的烟雾,把一片白色的楼房也罩得灰苍苍的。这烟雾是从市西那几十个大烟囱里冒出来的,那里是工厂区。虽然在车上只能看见一个个的大烟囱和一排排的工房,但是他们也好像听见了机器的转动声。黄继光从东边看到西边,又从西边看到东边,心里想:这些工厂,比发财垭大多啦!
多少繁华的城市,多少安静的村庄,多亏广阔的土地,多么高大的工厂……所有这些,都是在伟大祖国的士地上呵!
沿途所见到的一切,在黄继光的脑子里一幕一幕地映现出来,他爱那田野,也爱那工厂……但他更急切盼望的,却是要赶到那炮声隆隆的保卫祖国的战场。
头一脚踏上朝鲜的土地,黄继光就被眼前的景物所吸住了。这儿也是肥沃的士地,和江北岸的一模一样,但这里却到处都是弹坑。新义州过去也是个大城市,有不少的洋楼和工厂,但是现在却连一座完整的楼房也没有了,炸弹也不知道把这里的士地翻过多少遍!
城市——毁灭了!家——破碎了!朝鲜人民复仇的心却一天比一天更坚强。深更半夜里,朝鲜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还在运土填炸弹坑、修路。部队走近了,他们又是用手,又是呼口号,有的还唱歌。老乡们唱些什么?喊些什么?黄继光听不懂,但他心里明白。
一夜的路程,简直就是沿着炸弹坑边走过来的。排长是一个久经战斗锻炼的人,战场上的一切他见的太多了,他一路净讲美国鬼子被志愿军打得蒙头转向的故事。黄继光个子小,走在队伍后面,一路上他脑子里像开了锅似的,翻腾不停的想心思。排长走
(图片见原版面)
着走着往后一看,奇怪起来。“哎!那么一个爱说爱笑的人,今个怎么的?”他让萧登良领着大家唱歌头里走,自己站下来。等黄继光走近时,硬要把黄继光的背包往自己肩上搁,“来吧,给我背。”黄继光惊了一下,一看是排长,他死也不放背包,着急地说:“排长,我不累嘛!”就为这个小背包,排长要了半天也没要过去,这时黄继光心里也明白排长的意思了,忙说:“排长,你可别常我是想家、怕苦、走不动,不是的,我是在想:美国鬼子为啥要把朝鲜人民害成这个样子?”
二
黄继光被分配到连部当通讯员。
小组长张平顺把黄继光的行李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大伙围上来问长问短的,都挺热呼。
晚上点完名后,通讯员、卫生员、连长、指导员,大家围着小油灯聊天。正扯的热闹,卫生员提议要求指导员说个战斗故事,指导员想了一下,故事就出来了。
“好吧,今天欢迎小黄,给你们说个侦察员的战斗故事吧。”
“有这么一次,上级叫一个侦察员去侦察敌人火力点的位置。那天晚上,又刮风,又下雨,天那个黑呀,像锅底似的。侦察员顺著沟沿,一寸一寸地往前爬,敌人的哨兵都差点踩住地的手梢啦,可就是没有发现他。他慢慢地爬近敌人的地堡。可是天这样黑,敌人火力点又多,到底怎么侦察呢?一个一个摸吗?他一面爬,一面想。突然敌人的一个地堡眼被他发现了,他灵机一动,办法来了。他猛然往前跑了几步,对准地堡眼就是两枪,接着又扔过去两个手榴弹,通通两声,在地堡里爆炸了。侦察员这时扭头就跑了四、五十公尺远,爬在一个小土坎后面,只见敌人所有的机枪都从火口里打起来,哈!这一来,敌人火力点的位置都让侦察员看个清清楚楚……”
晚上,黄继光躺在被窝里想:“啥时候我能学的像这个侦察员那样有本事就好了!”
从此,黄继光就在惦记着学习。不学点本事,任务完不成,哪有脸见人?
他找老**来教他怎样使步行机,怎么过封锁线,怎么在夜间识别方向等。老**教的东西他样样都记在心里,晚上睡觉也要琢磨它几遍。
来到练武场上,人家学六○炮,他也想学;人家学火箭筒,他也想摸摸;进攻啦,爆破啦,一会儿猛跑,一会儿卧倒,身子多灵巧!他站在连长身边,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看着看着,演习爆破的那个**噗通一声又卧倒了,黄继光的脑子跟着他转,唰的一下也卧倒了,连长忽听身后有人倒下去,一扭头,看是黄继光卧倒了,他蹩住笑,跟着就喊了一声:“前进!”黄继定瞪着两只眼,身子一扭一扭地往前爬开了。连长一看,再也蹩不佳那股乐劲,就放开嗓门哈哈大笑起来,并且翘着大拇指夸奖说:“嘿!真有办法!”黄继光笑着站起来,前半身沾的净泥。
两个月的练武中,黄继光天天在学,见人就问,一头扎到练武里去,再也冒不出来了。到练武结束时,全连的武器怎么擦,怎么用,任你考吧,没有一样他答不上来。
就在这时候,他接到妈妈给他的第一封来信,信中还在嘱咐:“好好干哪!孩子!多学本事,多杀敌人,那你就一定能立功。”黄继光看完信,心里悄悄地回答妈妈说:“是啊!我是在好好干,妈妈放心好了!”
部队转移到新驻地,接受了挖工事的任务。张平顺、黄继光、鲜亦德几个通讯员,要求下班去帮助挖交通沟,连长答应了,就在山坡上分了二十多公尺的一段地给他们,要他们两天完成。张平顺拿起铁锹把这段地分成三段,转身问:“敢比赛吗?小黄!”
2、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
在朝鲜金化以西的391高地,耸立着一座石壁,上面的红色大字鲜艳夺目:“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邱少云,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在**队伍里,他认真学习*著作,在训练之余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训练十分刻苦,无论是投弹还是射击,成绩都在连队里名列前茅。
朝鲜战争爆发后,邱少云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他曾在入*志愿书中表明了自己立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的坚定决心。他写道:“为了世界**,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1951年3月,邱少云随队伍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1952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担负进攻“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391高地位于西方山方向,这里有一条近乎大走廊的平康谷地,地势平缓,易于美军擅长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志愿军若是直接冲过这片毫无掩体的开阔地带,势必遭遇敌军的猛烈袭击。为了顺利拿下391高地,部队只能选择先用一晚上时间隐蔽接近敌人,等到第二天晚上再发起猛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名战士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就是其中一员。
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是主攻连,埋伏在最接近391高地的山脚处。直到12日上午10时,整个潜伏计划都进行得极为顺利,九连潜伏哨已前进到距敌碉堡约500米处。这时,两个敌人忽然走出工事,向着山脚走来。为防止潜伏计划暴露,指挥所下令用火炮消灭敌人。炮弹很快引发了敌方的反击,一排排烟幕弹、燃烧弹飞了过来,其中一发直接落在了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吞噬着他的身体。他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就势一翻,便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胜利完成,他没有做任何滚翻、扑打的自救动作,而是一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地紧贴着地面。极度的疼痛,使他满脸抽搐,双手深深插进身旁的泥土中。无情的烈火,足足烧了半个多钟头,年仅26岁的邱少云壮烈牺牲。
当天傍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苦苦潜伏了一天一夜的战士们一跃而起,高喊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冲向391高地,摧枯拉朽般将敌人全部歼灭。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一片坡地上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焦黑的遗体蜷缩着,已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唯一完好的,只剩那双深深插进泥土里的手……
为表彰邱少云*,上级*追认他为中国***员,并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1951年邱少云写给家里的信,也是他的最后一封家书。虽然邱少云未能如愿戴着光荣花与家人团聚,但他的一腔热血、他的伟*早已在熊熊烈火中化作最鲜艳的光荣花,一朵一朵盛开在那片山坡,一朵一朵绽放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名录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英雄,他的名字早已和上甘岭战役一起传遍中朝大地。他,就是用自己*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部队铺平冲锋道路而壮烈牺牲的伟大战士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七岁时,他便和哥哥们一起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父亲去世后,10岁出头的他被迫到地主家打工抵债。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他,长大后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参军后,他被分配到某部二营六连当通信员,同年7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在*组织的培养下,黄继光努力学习*、军事和文化知识,于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部队中,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中旬,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营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四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前。此时,营参谋长心急如焚:天亮前若攻不下敌方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部队将遭受重大伤亡。要夺取高地,就必须拿下零号阵地这个火力点!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承担爆破任务。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参谋长沉思片刻,命令他带领两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
受领任务后,黄继光等3人马上呈扇形状分开,分3路向敌方阵地匍匐前进。他们机智勇敢地摧毁了敌人的数个火力点,但在交战中也伤亡惨重:黄继光的两名战友一死一伤,他自己的左臂也*穿。在此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黄继光毫无畏惧,他忍着伤痛,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并接连投下几枚手雷。当后续部队趁势发起冲锋时,残存地堡内的敌人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此时的黄继光弹药已用尽,身体也多处负伤。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艰难地爬到敌火力点侧面,在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一扑,用自己*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但黄继光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为了胜利而英勇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壮烈行为鼓舞了部队的斗志,教育了全国人民,表现了他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对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无限忠诚,他的英勇壮举和英雄故事将代代传承、永留史册。
3、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
《黄继光》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消灭敌人的火力点,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迹,赞扬了黄继光为人民利益勇敢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课文以上级命令-请求任务-勇敢奉献-占领高地为线索,字里行间流露黄继光为**利益,勇敢顽强,奋不顾身的伟*,具有较强的文字*力,同时对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育要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语言,体验黄继光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育难点:抓住重点语言,体验黄继光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一、教育效果。
(1)引入情境,激*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本课程的引进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开程开始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旧电影《黄继光》的片段。这不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情感,也为以下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问题领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黄继光》的电影片段结束后,我问:黄继光为什么用自己*部堵住敌人的枪眼?请认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
(3)抓住关键词句,团队合作探索。
同学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因为团队合作学习,他们都非常投入,交流时也是妙语连珠。这样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学习的能力。
(4)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指导学生有情感朗读课文。
例如,黄继光用自己*部堵住枪眼时,他在想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请学生们在课文中描写黄继光的情况,考虑一下,和桌子交流。看看哪个同学说得最好。
(5)立足文本,在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拓展教材。
在当时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了无数**英雄。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世代和世代。他们用自己的血维护祖国的平静,维护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黄继光和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徽特级英雄。
二、成功之处。
(1)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程新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主探索、团队合作,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作用。
(2)用文本教育学生爱国主义,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代***用生命和血液交换的。
三、不足之处。
本课朗读指导少,教师讲解过多,占学生阅读时间。
四、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为只有真正理解文本的内容,才能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用语言读出文本中包含的感情和道理。
4、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1.调查本学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教材中通过画出整个校园的直观图来表现学生所收集的本学校的所有信息,为下面重新设计新校园打下了基础。比较信息是比较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新校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讨论学校应添设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动,教材展示了小组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材的讨论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根据学生自己或教师的日常需要,二是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教材中具体举了四个例子,如操场应该扩大、操场旁边应有一个厕所,应该给老师准备一个车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台等。当然,教材中提到的仅是一些范例,实际讨论不必限制在这些方面,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与设计。这个讨论交流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设计新校园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新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综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以及本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场地面积的大小,添设项目的形状和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对此进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台是否能够放得下的问题外,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如足球场上或操场上的铺草皮、羽毛球场、为低年级开设游戏区等问题。
4.“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本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设计新校园后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他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
5、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集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
2、会写“病、医”等7个字。
3、认识偏旁“大”字旁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三)情感目标: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直接看图片出示棉花图片,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呀?这一课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种子棉花姑娘的故事。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棉花姑娘》,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miánniánɡzhìyànbiéɡànránqíkēpiáobìtǔlɑyīqī
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瓢吐啦医七
xīnɡ
星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娘:音节:两拼音节,偏旁:女字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ě恶心
恶è恶人
wù可恶
ɡàn干活
干
ɡān干净
反义词
可恶——可爱
近义词
可恶——可恨惊奇——惊讶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大字旁“大”,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
五、我会读(课后朗读)
1、学生一起朗读。
2、开会车朗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棉——()治——()
燕————()颗——()
碧——()啦)——()
加偏旁
丙——()另——()
可——()生——()
反义词
可爱——()
七、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6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6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1个句号,一个感叹号)
(3)棉花姑娘怎么了?(生病了)
(4)叶子上长什么了?(蚜虫)
蚜虫:蚜虫是一种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农业害虫。种类很多,如棉蚜、烟蚜。通称腻虫。有的地区叫蜜虫。
(5)他盼望什么谁来呀?(他盼望医生来给他治病)
(6)第一段是讲故事的起因,后来发生什么故事了?我们继续读。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感叹号1个句号。)
(3)谁飞来了?(燕子)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燕子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燕子说的话。
(6)燕子会捉哪里的害虫?(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7)燕子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不可以)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感叹号1个句号。)
(3)谁飞来了?(啄木鸟)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啄木鸟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啄木鸟说的话。
(6)啄木鸟会捉哪里的害虫?(燕子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7)啄木鸟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不可以)
6、请一二三行学生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感叹号1个句号。)
(3)谁跳来了?(青蛙)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青蛙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青蛙说的话。
(6)青蛙会捉哪里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
(7)青蛙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不可以)
7、请四五六行学生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问号2个句号。)
(3)谁飞来了?(一群圆圆的小虫)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小虫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小虫说的话。
(6)七星瓢虫会捉哪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会捉棉花上的害虫)
(7)七星瓢虫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可以)
七星瓢虫:瓢虫的一种,因背部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少;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体长不足七毫米,呈卵圆形;背部拱起似半球,头黑色,顶端有两个淡黄色斑纹,前胸黑色,足黑色,密生细毛。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它是捕食蚜虫的好手,特别喜欢吃棉蚜、麦蚜、菜蚜、桃蚜。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所以农业科学家常常用它来治虫。
8、请学生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六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感叹号1个句号。)
(3)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好了)
(4)长出了什么样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
(5)吐出什么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6)棉花姑娘开心吗?(开心,她咧开嘴笑了)
(7)姑娘病治好了,她长呀,瞧,她现在的样子多么漂亮啊!能说说她长大成熟的样子吗?
9、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说。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来谁也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
棉花姑娘青蛙——捉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棉花上的害虫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六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读读说说
(1)朗读句子
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2)体会ABAB式词语意思。
(3)补充句子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_
七、考考你(连线搭配词语)
燕子棉花上的害虫
啄木鸟田里的害虫青蛙
七星瓢虫空中飞的害虫
青蛙树干里的害虫
八、课文升华
1、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益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例如:壁虎,蜻蜓,猫头鹰,蝙蝠
2、看图写一写:图上都有谁?请你仔细观察,发挥你的想象力,写出来吧。
九、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十、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