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5:06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优秀范文

上周三,校长在我班跟班听课一天。上午第二课是语文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课时。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课题,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我指谁?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最弱小的又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最弱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故事。

二、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2、身临其境朗读,读好人物对话。3、带着“?”读,边读边悟。

三、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语要注意其读音?哪些词语书写要注意什么?然后师生一起描红、临写,再师生互动评议,指导写字,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理解词语的意思。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插图理解“大雨如注”的意思。拓展词汇,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形容雨大的词语?

四、强化初读,达成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入情入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而后,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加以梳理概括,争取把书读薄,薄到一个段、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质疑、解疑。设置悬念。

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大胆质疑,师生互动解答部分疑问。对当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疏理,设置悬念,请听下回分解!

课后,听了校长的点评,我觉得这一节课在以下方面还需改进:

1、教师要留给学生时间让其充分地自读课文。

2、要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特别是标点符号的停顿)把握都不到位。还要重视个性化朗读,角色体验。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3、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写字和朗读水平,做好示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最近我正在思考如何上好课文第一课时?说实话,现在针对课文第一课时该讲什么?我也心里没底。请各位博友老师帮我指点指点。谢谢!

拓展阅读

1、五年级语《钓鱼的启示》案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仔细体会“”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习生字词。

(2)引导生通过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难点 : 联系上下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仔细体会“”的心理变化过程.

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美国的一位的建筑师,他为国广大读者所了解,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他写的一篇短,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一件什么事呢?这就们今天要习的一篇课。选入课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们一起把课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 师:“启示”什么意?课题目的意-- 二、初步了解课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容争辩”“*”“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内容也一定知道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 依依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生可能说

出来。在生真正说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对父亲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的情感。

1、自读中的“”的情感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变化? (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语句:啊!这样大的鱼!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条鲈鱼!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 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同?在课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三、课堂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时,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的成长?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们下一节课继续习。

四、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

2、五年级语《钓鱼的启示》案设计

1.认识20个生字,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领会到从受到严格的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

重难点

重点: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

难点:整体感知课内容。

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激趣

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习新课

1.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

重点指导描写“”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整体感知课内容

考:“”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分组合作习)

五、师总结

们整体感知了课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

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仔细体会“”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1.引导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生的语感。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具准备:电脑课件

一、导入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做出了件难的抉择,这件事也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吧,就让们一起细读本课。

二、研读第11自然段

1.请同们再看题目,哪个词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请打开书,课的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

三、研读第4──10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生边听录音边默读边想。

2.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二)习第4──9自然段。

1.请生画出描写作者言行的句子。

2.生汇报,指导朗读。

3.比赛读:你可以把“”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4.讨论: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5.你同意父亲叫“”把大鲈鱼放走吗?(生表态后,进行辩论比赛。)

(三)习第10自然段。

1.请同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0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有没有能说服对方、赢得这次辩论比赛的句子,明白的地方可画上一个问号。

2.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考重点句: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鱼指什么?

3.讨论:*人的“鱼”指的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怎样做的?

4.父亲怎样育“”,才使“”有所成就?(指导读父亲告诫“”的话。)

5.联系父亲的话,用“因为……所以……”说说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师点拨:找出映“”心理活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悟:这“鱼”就面临道德抉择的各种*。

7.听了父亲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联系课前搜集到的有些名人因为从受到严格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8.开展全班讨论:“道德只个简单的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总结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第二课时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

2、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习,还有什么懂得问题?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会什么?

二、答疑:

导:就从某的问题入手。这个问题懂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

1、那一条怎样的鱼?对充满了如此*?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板书)时说出来的吗?作者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导: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2、捕捞鲈鱼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放?留?父亲和对待这条*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板书)

①父亲一定要“”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讨论)

尽管作者“”舍得放弃这条极具*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育绝允许放纵感情,必须战胜*,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会有34年后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的财富。”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他们对每一件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的严格育?谁跟他的意见一样?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的心情怎样呢?

组合作读对话。②引读。③表演

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结:通过人物动作映人物心理。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

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止一次的遇到哪些*?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理解父亲,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事都可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总结:

1、本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会了什么?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们,希望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住哪些*?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3、同们还有疑问吗?

父亲

放鱼 容争辩 依依

启示 严格育 道德实践 有道德的

3、三年级语《“喜欢昆虫” 》案及

1.会10个字,认识4个字。理解“受难、收集、招待”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3.通过习课,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想。

引导生了解安妮怎样喜欢昆虫的。

激发生朗读的兴趣,启发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啊!当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时,就会有很多可爱的精灵活跃在大自然中!到底谁呢?瞧!它们来了!快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蝴蝶、蜻蜓、蜜蜂等)

2.师:它们都昆虫。你喜欢昆虫吗?为什么呢?快举手说一说吧。比一比,看谁的话说得通顺,用的词语美。

(出示“喜欢……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3.师:有一个叫安妮的姑娘,她和大家一样,特别喜欢昆虫,让们一起走进16课——“喜欢昆虫”

师:再读课题,仔细观察,与们以前过的课的课题相比,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同?

师:为什么有一个引号呢?因为这里直接引用了中的主人*妮的一句话作为课题,所以要用引号。这也课题出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为什么这一课要用安妮的这句话作为课题呢?这个问题留到习完课再来回答吧。

二.初读课

1、自读课,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师:现在老师将中的生字藏在生词里,你们还认识吗?来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读词语。(指名读,师生纠错,分组读,齐读。)

安妮蜕皮简直扁的白网灯蛾短的

一辈子爱护培养梦见招待客厅

②师: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读课的情况,看看句子否读得通顺。

(指名分段读课)

读后评一评。

三.再读课,整体感知课内容。

1、师:课中安妮说道:“喜欢昆虫。”那么她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勾画出重点词句。

2、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喜欢各种昆虫收集爱护招待

四、习1、2自然段。

(指导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感受安妮怎样喜欢昆虫的,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师:同们,现在们先来看看课的一、二两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安妮特别喜欢昆虫?

2、交流,读悟第一段。

①、出示课件:“如果你,你愿意被关在的玻璃瓶里吗?”

们,现在大家闭上眼想象一下,假如你一只昆虫,被关在一个的玻璃瓶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总之,这种被关在瓶子里的感觉很难受。那么,如果你,你愿意被关在的玻璃瓶里吗?(愿意。)

师:这些感觉们体会到了,安妮也体会到了。因此,每次看到孩把昆虫抓走,她都会这样问。

们也来问问那个关昆虫的孩!(请多名生读,师相机评价:如能换位考、质问、或劝告劝说)

师: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②出示课件:“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生命放走。”

师:同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的玻璃瓶里。)

师:受难什么意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师:在字典里,“受苦”的意“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师: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一个玩意儿,东西,虫子,而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第一节,法:

师:同们,刚才大家通过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方法自己懂了第一节,你们真了起!下面大家接着汇报,还采用这样的方法来习,好吗?

3、交流,读悟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有关语句。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管……只要……都……)

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再指名读,注意后面的省略号,说说她还会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师: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师:因为安妮喜欢它们,因为它漂亮,因为它勤劳,也因为它轻盈,而因为———它们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师生合作读。

4、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章写具体: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昆虫,她都喜欢。”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大的、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昆虫,她都喜欢。”

生发言后,师总结: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章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师:现在们来仿照第二自然段说上这样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一种爱好说清楚,说具体。

红真的很喜欢读书。童话、寓言、诗歌、说、散……只要_______,她都____________。

真的很喜欢体育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都____________。

有爱心的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

1、注意法的指导。紧扣 “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在训练语言字的同时,突出想品质的育,在习课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想。课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习。在第二课时3——5自然段时,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怎样做的?”展开习。首先,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习第三自然段,她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后采用组合作探究习方式习后面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会这一写法。课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习。整篇章都围绕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4、五年级语《钓鱼的启示》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仔细体会“”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与父亲钓鱼的启示中受到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容争辩、*、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考课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师归纳:“启示”什么意?课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什么?

再读课,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个简单的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5、三年级语《“喜欢昆虫” 》案及

材:

说课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16课《“喜欢昆虫”》的第一课时。在阅读这篇课时,被女孩对昆虫的爱深深吸引了。本身也十分喜欢动物的人,但一般人的喜爱程度无法与中的女孩安妮相提并论的。安妮喜欢昆虫到了什么程度呢?她把昆虫当成人类同等地位的生命,希望昆虫能自由自在地呼吸、飞翔、跳跃。

目标:

1、会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3、联系上下理解“受难”、“收集”的意。理解课内容,了解安妮怎样喜欢昆虫的,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想。

重点:

1、能用简洁的语描述课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上下理解“受难”、“收集”的意

难点:

品读章地1-2自然段,抓住中心句了解主要意,结合描写安妮具体行动的句子,感受她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心中对动物的爱护之情。

生分析:

孩子们天真无邪,都很有爱心,也很喜欢昆虫,但中的安妮那样热爱昆虫的还真找出来。想,生们也一定会喜欢这篇课,被安妮对昆虫的爱所吸引,通过这节课,希望生们能认识到安妮的善良、热爱生命、众生平等的良品质,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安妮那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话“喜欢昆虫”带动更多的孩子们投入到保护昆虫、保护动物的行列。

媒体:

第二自然段时,让同们欣赏各种昆虫的图片,大的蝴蝶、的瓢虫、长的竹节虫、发光的萤火虫、会飞的蜜蜂等等。这样就很容易的让生知道省略号的内容了,而且也让生感受到昆虫的千姿百态,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过程:

1、谈话导入。

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些什么呀?有一个女孩,叫安妮(板书:安妮)她喜欢的东西可和同一样,她说——“喜欢昆虫”(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仔细观察,与们以前过的课课题相比,有什么同?为什么有引号?看到安妮这么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生质疑。让们一起走进16课,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的。

2、初读课

(1)自读课,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卡片检查生字字音。

②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3、再读课,整体感知。

(1)课中安妮说道:“喜欢昆虫。”那么她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勾画出重点词句。

(2)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 喜欢 收集 爱护 招待

4、精读课,领悟体验。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安妮救助昆虫?指名读第1自然段,考:安妮怎样救助昆虫的?

(2)安妮说:“如果你……吗?”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一只昆虫,被关在一个的玻璃瓶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生说)。这些们都感觉到了,安妮更感觉到了,如果你安妮,你会怎样劝告关昆虫的男孩?(指名读出劝告语气)。会怎样质问关昆虫的孩?(读质问语气)。安妮还可能怎样问?(生气、责怪…)。

(3)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出示句子:“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生命放走。”

①同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的玻璃瓶里。)

②受难什么意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③在字典里,“受苦”的意“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④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一个玩意儿,东西,虫子,而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⑤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节,法:安妮喜欢昆虫,尊重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这些一个玩意,东西,虫子,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再次读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虫,们已感觉到安妮很喜爱昆虫,那她究竟喜欢哪些昆虫?还都喜欢?从哪一段知道的?

(2)默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围绕哪一句在写,划上波浪线,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划上横线。

(3)同桌交流。划好后与同桌交换意见,看你们想法否一致,能否说出画波浪线或横线的原因。

(4)全班交流。?看看这一段围绕哪一句在写?各种昆虫都喜欢从哪看出来?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龟图片并简介)的?长的?(竹节虫,介绍比铅笔还长),有毛的?没毛的?爬?钻?跳?飞?省略号表示什么?还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有眼、没眼、胖、瘦、花、黑、能发光、能叫、游、勤劳、懒惰、轻盈、笨挫……)总之一句话“只要……都……”。

(5)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因为安妮喜欢它们,因为它漂亮,因为它勤劳,也因为它轻盈,而因为———它们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师生合作读。

(6)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章写具体。

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昆虫,她都喜欢。”

②“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大的、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昆虫,她都喜欢。”

生发言后,师总结: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

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们也来写写自己的爱好吧,把爱好写具体。

(7)结:安妮真的喜欢昆虫,因为它勤劳,美丽,轻盈,而因为——它们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齐读第2自然段。

5、总结全

安妮对昆虫爱得如此真切,真让们感动。让们再来读读安妮发自内心的这句话:“喜欢昆虫”。下节课,们将了解安妮怎样收集、爱护、招待昆虫的。

策略:

1、阅读中让孩子多设身处地地想。

第1自然段时,也就安妮救助昆虫这部分,让孩子们转换自身角色,体会昆虫的受难,如果你一只昆虫,被关在玻璃瓶里,会什么感觉?生感同身受,联想到昆虫当时一定很难受,呼吸困难、运动困难……从而理解昆虫的“受难”,在安妮眼里,昆虫受到自由对待就如同受到灾难般严重,正说明安妮非常爱护这些生命吗?只有设身处地地想,阅读才能接近与中主人翁之间的距离,加深理解和体验。

2、在阅读中注意联系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第2自然段中谈到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大的、的、长的、短的、有毛的、没毛的……只要昆虫,她都喜欢。为了使生加深印象,启发生联系生活中们熟悉的一些动物来体会。比如,的自然联想到蚂蚁,长的想到蜈蚣,有毛的想到毛毛虫,钻的想到蚯蚓,飞的就更多了,蝴蝶、蜻蜒、蜜蜂……这么一来,这原本简单的一段字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了,而且生从中还会了解到们一般只喜欢美丽的蝴蝶,勤劳的蜜蜂之类,而安妮连毛毛虫,蜈蚣也喜欢,那才称得上“真的喜欢昆虫”。

3、在阅读中渗透了读中写。

仿写训练,觉得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在孩子们的作生涯中,三年级起步阶段,如同婴儿走路一样,需要人先扶着的。只要们在阅读中准确把握训练点,让生仿写,帮扶到位,效果很好的。课第2自然段明显采用“总分”构段方式,围绕中心句,把某方面写具体。由扶到放,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把爱好说具体”的练习,完成得很出色。

在这节课中注重引导生深入本,钻研本,在主动积极的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让生的阅读个性化能更有效的体现呢?还有待去研究和解决。

点击查看更多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优秀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4107.html

热门阅读

  1. 租赁合同第三方协议书
  2. 201年最新高中毕业祝福语
  3. 腊八经典诗句
  4. 有关月亮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5. 有关爱情无奈的句子
  6. 形容九月的优美句子
  7. 有关厨房的对联
  8. 2016年平安夜爆笑祝福语
  9. 简短自我评价的范文
  10. 儿童睡前故事《兔子背乌龟》
  11. 送给客户的5劳动节祝福语短信
  12. 关于立夏国旗下演讲稿
  13.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大全
  14. 关于国庆节给客户的祝福短信集锦
  15. 新学年教师工作年度计划报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