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毛毛虫找食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9 10:39:55

帮毛毛虫找食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

2、尝试5以内的排序,并进行点子和食物的匹配。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帮助毛毛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人手一块垫子,贴成半圆形,并在后面对应摆放小篓子,里面是一张排序操作卡和1—5的点子卡;

2、展板上布置:毛毛虫图片;

3、毛毛虫图书,排序卡,大的食物和点子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帮毛毛虫找食物的兴趣

孩子们,有一条毛毛虫醒来了!它的肚子好饿好饿,好想吃东西呀,你们知道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借助已有经验回答,然后老师梳理给予拓展知识经验)

二、开启食物大礼包,感知5以内食物的数量

孩子们,瞧!老师呀给毛毛虫带来了一个食物大礼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吧。

1、出示苹果:这是什么?有几个?

2、出示黄梨:呀,这是黄梨呀,看看有几个?

3、出示青菜:这绿绿的是什么?数数有几棵?

4、出示叶子:瞧,这又是什么呀?这么多叶子有几片呢?伸出小手指一起来数一数?

5、出示葡萄:这圆圆的又是什么呢?有几颗葡萄?伸出小手指一起来数一数?

——毛毛虫可高兴了,瞧,有这么多的好吃东西。一个苹果、两个梨、三棵青菜、四片叶子、五颗葡萄。(按数量的顺序念,为孩子们下面的排序做准备)

三、根据食物的数量,尝试1—5的食物排序

为了让毛毛虫看得更加清楚,我们把这些食物卡片按数量的多少来排个队吧。

(出示贴有小红旗的排序底卡):瞧,老师带来了一张排序卡,有上下两层,我们把这些食物卡片在楼上排个队吧。

师:这些食物中哪个最少?最少的应该排在哪里?

师:那谁最多呀?它排在哪里?

师:还有三张片片怎么排呢?

师:孩子们,把后面长长的排序卡取出来,从小红旗开始,把你们的食物片片也来排个队吧。注意哦,从小红旗开始,最少的在前面,最多的在后面。

幼儿自主进行排序操作,老师随机观察引导(允许孩子们操作的错误)

师:孩子们,都排好了吗?你们是怎么排的?谁来告诉我呀。

师:先请操作对的孩子带着操作卡进行集体前的讲诉:一个苹果、两个梨、三棵青菜、四片叶子、五颗葡萄,谁也是这样排的?举起来给老师看看,真棒。

师:谢谢孩子们帮忙,老师也来完成它(在展板的操作卡上贴入剩余的三张卡片)

(请一个不正确的孩子)这张排对了吗?哪里排错了?然后操作改正。

看看边上的好朋友排对了吗?要是错了,一起帮个小忙吧。(再次给孩子们改正的机会,巩固5以内的排序)

四、尝试食物和点子的匹配,帮毛毛虫制定食谱计划

师:这么多的食物毛毛虫一天可吃不完,怎么办呢?(幼儿发散思索)

师:对呀,可以让毛毛虫分成几天来吃,现在我们就来帮毛毛虫制定一份食谱计划吧。(出示1—5的点卡)

一个圆点表示第一天,看看它跟哪张食物片片一样多?第一天它应该吃什么呢?(在幼儿的回应中将一个圆点对应贴入操作卡上)

师:那么第二天呢?毛毛虫该吃什么?我们把后面小篓子里的圆点拿出来,一一对应地贴到食物片片的下面,注意哦,圆点的数量要和食物一样多。

幼儿进行操作,老师随机观察指导。

先好的孩子可以先贴到展板上,送给毛毛虫。

五、分享食谱计划,体验帮助毛毛虫的乐趣

师:孩子们,我们给毛毛虫做了一份食谱计划,都做对了吗?一起来看看。(要是有错误,请幼儿上前操作改正)

师:孩子们真棒,不仅帮毛毛虫找到了好吃的食物,还给它们做了食谱计划,瞧,它呀可开心了,为了谢谢我们,还给我们送了一本毛毛虫的书呢,让我们一起回班级里看看吧。(活动自然结束)

拓展阅读

1、中班韵律活动小花花和

1、感受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能够初步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用身体语言来表现小花和的快乐。

3、在活动中积极创遍动作并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一)师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兴趣,理解动词“扭”。

1、师出示,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谁来做客了?我们一起向它问声好吧。

幼儿集体:好!

(评析: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运用亲切的问好方式将活动中的主人公就引了出来,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十分适合小班的孩子。)

2、师扭动助幼儿理解“扭”的意思。

师:还会跳舞呢,你们看!(师活动具并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扭呀,扭呀,扭呀扭)它是怎么跳的?

(评析:具的使用相当成功,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当老师说出扭的词语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接轨了,产生了一定的共鸣。)

3、师引导幼儿做动作,理解“扭”的意思。

师:你们愿意上来扭一扭吗?

幼儿A:这样的。(但是这个孩子上来之后显得十分腼腆,于是老师就用手助孩子扩大身体的左右摇摆动作)

(评析:有的能力强的孩子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扭了,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课,胆子还不够大,显得有些胆小,但是老师的夸张表现是十分有效的,在不影响幼儿本身动作的基础上,对动作进行了放大,幼儿看得比较清楚。)

4、理解扭的意思,创编不同的扭的动作。

师:还可以怎么扭?

幼儿A:也可以这样的。(一个幼儿用自己的身体画着圆)

幼儿B:……(这个孩子没有说话,但是举手了,老师想了一个动作并征求她的意见,在征得同意之后师和孩子一起在上面表演了)

幼儿C:……(这个孩子也积极举手了,但是上来以后,贴在老师身上不肯表演,满脸害羞的表情,师提议和她一起演,她同意了,于是两人一起合作表演了)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师大胆尝试了在小班刚入园的几周内就进行创编活动,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分给于了幼儿表现的空间,尽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现而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师及时给于助,没有让一个孩子错过机会。)

(二)幼儿熟悉旋律,助幼儿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

1.理解歌词内容,师有节奏朗诵歌词。

师:会扭到哪里去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有节奏朗诵:,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小花上。(下划线的地方语气强调加重)

2.师出示小花,引导幼儿朗诵歌词。

师:扭到什么上了?

幼儿:小花上。

师:原来扭到小花上了。(师出示小花边有节奏朗诵“一扭扭到小花上”)

师:我们也来说一说。

3.幼儿跟老师完整朗诵第一段歌词(幼儿跟旋律表演唱)

师:这个故事好玩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师边操作活动,边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师大胆尝试了在小班刚入园的几周内就进行创编活动,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分给于了幼儿表现的空间,尽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现而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师及时给于助,没有让一个孩子错过机会。)

(三)幼儿熟悉旋律,助幼儿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

1.师有节奏朗诵歌词,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

师:小花花也想扭了,你们看!(师边演示活动小花边有节奏朗诵第二段:小花花,小花花,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草地上。)

2.幼儿跟老师朗诵第二段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花花扭的故事。

(评析:在学习第二段歌词的时候,师所用的笔墨就少了很多,有了前面对于歌词结构的.掌握和旋律的熟悉,孩子们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很快就拿下了这个环节。)

(四)幼儿跟旋律演唱歌曲、创编动作。

1、师边演唱歌曲边表演。

师:老师要把这两个故事连起来唱一唱。

(评析:在师进行表演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忍不住了,也站起来跟着老师表演,老师没有阻止,用微笑接受了他们,之后参与的幼儿就更加多了。)

2、幼儿跟旋律表演唱。

师: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评析:十分顺理成章,师邀请其他的孩子一起来表演,一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没有参与,但是他十分认真在看,老师发现以后,及时拉着他一起参与了活动。)

3、幼儿戴上胸饰表演。

(1)师示范角色。

师:这是?(师指头饰上的图片)

师:戴上头饰以后,我就变成了小花花。

(2)师示范,幼儿认定。

师:这又是什么?

师:那我戴上头饰以后,就是?

幼儿:了。

(3)幼儿观察头饰,认定角色。

师: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也有一个头饰,看看是谁?

(4)同伴观察头饰,助认定角色。

师:你是谁?请你告诉他!(师逐一询问幼儿自己的角色,遇到有误的,请旁边的小朋友助他来认定角色)

(5)自我认定,履行角色。

A:自我认定:

师:请小花花到妈妈身边来。(师戴上小花花的头饰邀请所有的小花花到身边)

师:请到妈妈身边来。(师戴上的头饰邀请所有的到身边)

B:履行角色:

师:我们扭到哪里去?

幼儿:小花花上。

师:在哪里啊?他们都坐在小椅子上呢!等下我们一起去小花,看谁先到。

师:一扭扭到小花上。快。(师逐一检查幼儿的互动情况)

幼儿完整表演。

师:现在轮到我么小花花上来表演了,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扭到哪里啊?

幼儿:草地上。

师:草地在哪里啊?草地就在的脚下,我们扭到他们的脚边去好吗?

师:一扭扭到草地上。赶快!(师逐一检查幼儿的互动情况)

幼儿完整表演。

C:交换角色表演

师:你们想换一个表演吗?那么和你的好朋友换一下再表演一次。

我们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一玩吧?

2、最新一年级规律反思 一年级数学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图形,颜色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指示下一个物体。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推理能力及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1、具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张。

2、媒体应用:ppt课件活动过程:

1、放音乐师有规律跺脚,并给手势说请小朋友们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幼儿:拍头、肩、肚子。都拍了一样的次数。都是有规律的。

幼儿:愿意。

幼儿:有。

幼儿:记住了。

2、师出示课件每一关引导幼儿,进行到最后一关的时候,给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用学具创造规律,也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请几位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创造的规律。

3、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小朋友们,看谁来欢迎我们了呀?(出示课件魔仙女王图片)我们可以一起参加舞会啦!放音乐,幼儿全体起来跳舞。

4、小结: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不仅有图形、颜色、数量之间的规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什么规律,明天来了**大家!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3、最新一年级规律反思 一年级数学规律

1、集体活动。

师:今天老师来跟你们玩一个闯关游戏,每一关都有一个问题,你们想试试吗?

好,我们一起来第一关的问题。

(1)出示图片:

瞧,老师带来好多的小鸡,并给它们排好了对,你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那接下去应该排什么呢?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师总结:原来小鸡是按照1个2个1个2个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通过了第一关。

(2)那我们来接受第二关的挑战吧!

出示图片:2个苹果、2个梨2个苹果2个梨。

a、看看苹果和梨又是怎样排队的?

b、想想接下来应该怎样排队?

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苹果和梨是按什么规律来排队的?

师小结:原来苹果和梨是按2个2个这样规律来排队的。

你们真棒,又闯过了第二关。

(3)第三关,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进行单独闯关,你们有信心吗?

看,这是第三关的问题。

1个气球2个气球2个气球1个气球2个气球2个气球。

幼儿操作。

展示幼儿作业,并总结规律。

你是怎样给气球排队的?

师小结:原来气球是按1个2个2个1个2个2个的规律排队的。

你们闯过关了吗?(没有)我们一起来他,应该接下来排什么?

2、小组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排列规律的知识,自己设计规律。

4、最新一年级规律反思 一年级数学规律

版《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规律是新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材*的一个新变化。

1.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用不同的方法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用不同的方法规律。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场景图。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

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 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8个)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汉堡包(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杯三个地排列的可乐和冰激凌(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在出现每组物体后,请学生回答,师用动画验证,最后全屏显示上述物体,最后一个物体闪动)

师:真厉害!全让你们给猜中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下一个是什么给猜中的?

2. 揭题:像苹果青红青红有顺序地重复出现,汉堡包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地重复出来,可乐、冰激凌一个三个、一个三个地重复出现的就是一种规律。我们今天就要来规律。(板书课题)

二、以圣诞节为载体,深层次地感知规律,规律

师:昨天晚上是圣诞节,张老师参加了一个圣诞晚会,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

1. 多媒体出示图画:请你说说会场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摆放有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秘密在四人小组里悄悄交流一下。

2. 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3. 深入地问,如灯笼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回答一红一紫排列后,电脑依次在每一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为一组,并且电脑动画演示灯笼一红一紫逐个闪动。

点击查看更多帮毛毛虫找食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8h.cn/articles/33096.html

热门阅读

  1. 从职校的培养目标谈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论文
  2. 3白色情人节贺卡祝福语
  3. 正能量句子有哪些
  4. 送给最好的朋友生日的祝福短信
  5. 关于大学生村官实践报告范文
  6. 新课标人教版《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范文
  7.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8. 上学期学校的工作总结范文
  9. 难忘圣诞夜小学作文400字
  10.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本
  11. 创建文明卫生城、环保城、园林城征文稿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的新闻稿
  13. 2016年精选冬天祝福短信大全
  14. 汇编语言学习心得和体会
  15. 开学典礼上的教师的发言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