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优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1 00:04:19

匆匆的优质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二)难点

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相机点拨,以有感情的朗读促进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

2.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个用写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踪迹》。《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四)自由读课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要记住,一会准备交流。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讨论。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

(用一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第二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三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样具体讲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①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4.读第四段,解决问题。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时光,想到自己贪玩,浪费时光,想到今后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2.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写一篇读后感。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拓展阅读

1、小秀课例《分数加减法》精选

目标

使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方法,培养生比较类推,灵活算从能力

及训练

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方法

仪器

小黑板若干

内容和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略)

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生同练。

要求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方法,算结果的注意点。

1、变题导入

把+变为”x-=“比较有什么变化?

2、补充例题

(1)审题:这道题是几个分数相减?这三个分数的分母是否相同?能不能直接相减?必须先做什么?

(2)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出两种不同的算方法,共同订正。

板书: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x-=

=+x=+

=x=

(3)比较:这两种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么样?

(4)归纳:(略)

3、补充练习:3x-=2x+=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集体评讲。

四、巩固练习:p121第6题第一列

五、全课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课作:p122第7题

家作:p121第6题二、三列。

2、小秀课例《分数加减法》精选

1、使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好数的愿望和信心。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算。

一、复习导入:

(1)7/8的分数单位是xx。

(2)5/9里面有xx个1/9(3)4/7是4个xx。

(4)3个1/5是xx。

(5)1里面有xx个1/5,即是xx。

二、新课导入

师:同们,在三年级时,我们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尝试练习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写了什么样的算式?

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师:同们写的算式到底对不对呢?通过这节课的习,我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的。

四、习交流、探究新知

妈妈给明明过生日,分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问:你能用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如:爸爸吃了多少蛋糕的几分之几?)

问: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蛋糕的多少。)等于多少呢?

那同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生独立思考、探究。

生汇报(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强调:4/8可以写成多少?(1/2)

师: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1/5+2/5=5/9+2/9=2/7+4/7=1/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加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习同分母分数减法。(1)根据情景图出示问题,比多少

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3/5-1/5=7/9-5/9=6/7-2/7=2/3-1/3=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减法,你有什么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五、点拨归纳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课本106页做一做

生开火车回答

3、拓展练习(口答):1/12+xx=7/12xx-1/12=7/12

5/xx+3/xx=8/xx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到了什么?

八、作业

3、小秀课例《分数加减法》精选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思想。

3.培养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习的兴趣和热情。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具多媒体课件。

一、调动旧知,探究铺垫

1.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8 7 和8 9 和18

12 和24 8 和12 4 和9

交流时重点引导生说出两种特殊情况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填空。

交流时要让生说说依据什么填的,以引发生对分数基本性的回顾。

4/5和7/8

5/16和7/12

2/9和1/3

5/21和3/14

充分的知识基础是生探究性习的基础,因此复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基本性,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都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做准备。有了扎实的旧知识基础,探究新知的成功才会成为可能。

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的

谈话:(出示信息窗1)从情境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生的回答适时对生进行环保育,增强生的环保意识。

谈话: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问题?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填埋处理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2.回收处理与其他方法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3.堆放处理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对于像1、2这样的问题是关于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可及时让生口答解决,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对于像3这样的问题则引导生进行深入探究:这两个分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

通过生自主提出问题,涉及到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一个是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一个是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第三个是分子、分母各不相同。其中问题三是生不能直接运用旧知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一个新问题: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使生不知不觉涉及到本课的核心问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了生探究新知的主动性,产生习通分的必要性。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谈话:怎样比较这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呢?请同们动脑想一想,看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个新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法。

①汇报各种方法。

⑴化成小数来比较:3/70.43

2/5=0.4

0.43>0.4所以3/7>2/5

⑵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3/7=15/35

2/5=14/35所以3/7>2/5

⑶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3/7=6/14

2/5=6/15所以3/7>2/5

②引导生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生明确这三种思路,都能把新问题转化成已过的问题,并且保证了结果不变,同时体会三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灵活性。

③引导生观察第二种方法,揭示通分的概念。

谈话: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根据的是什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适时揭示概念公分母: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板书课题:通分)

2.红点2,用通分的方法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先让生独立解决。

②全班交流。引导生针对不同的公分母讨论: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更简单?

讨论之后使生明确: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最简单。

3.绿点问题,把3/10和4/15通分。

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生说说:你能说一说怎样通分吗?你认为通分的关键是什么?(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师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通过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这一实际问题,生自主进入探究通分阶段,师紧紧抓住公分母最小公倍数这些通分时的关键、难点,引导生理解通分的过程。最后通过通分的关键是什么?,引导生梳理通分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习过程的自主建构。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看你的眼睛亮不亮(找公分母)

1/6和4/93/8和7/242/7和5/11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后引导生体会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更简单。

2.自主练习3

(1)出示题目,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让生说出不对的错在哪里,应怎样改。

3.把下面的各组分数通分

4/5和7/8

5/16和7/12

2/9和1/3

5/21和3/14

4.比较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

3/4○5/7

7/11○15/22

3/8○5/12

4/7○2/3

5.一个普通的鸡蛋,蛋*量约占2/5,蛋青的量约占1/2,其余的是蛋壳。蛋黄和蛋青哪部分重一些?

练习时注重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时关注联系生活实际,让生再次体会所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分时应注意什么

在本课中,将通分知识的习嵌入解决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这一问题过程中,通过引导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方式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通过这种方式,最大收益不在于问题解决本身,而在于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科知识,形成对某些侧面的更深理解,以及发展生的个性化思维水平,提高自主习的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匆匆的优质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88h.cn/articles/2566.html

← 返回首页